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掩盖真相与伤痛的纪念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掩盖真相与伤痛的纪念
 
汶川映秀某中学废墟上建起的汶川大地震纪念碑。摄于2018年5月12日 Reuters/路透社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2008年5月12日下午,一场里氏7.9及的强烈地震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其中至少5千人是还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十年后的今天,多少失去亲人、尤其是失去孩子的家庭尚未走出伤痛,而中国的官方媒体新华社在这个惨痛的纪念日集中报道的是政府在灾区重建中取得的成就,完全看不到当年那场世界末日般的惨痛记录。官方媒体面对民间对救灾实情、捐款取向、灾区倒台校舍是否有豆腐渣工程等种种质疑更是置若罔闻。而成都秋雨圣约教会悼念遇难者的祈祷活动也遭到有关当局禁止。

廖亦武和他的《地震疯人院》

十年之后,那次灾难究竟有多少人丧生也没有明确的数字。目前流亡德国的作家廖亦武当年正在四川,他在震后第一时间就赶往灾区各地采访、记录,并将这些记录收录在《地震疯人院》一书中。他接受本台电话采访时描述当时的情形:

廖亦武:“我当时出了一本书:《地震疯人院》。我(在灾区)前前后后跑了近一年。对当时的情景当然印象深刻。”

法广:十年之后再回想,给您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廖亦武:“最深印象……第一,那一年我在刘晓波主办的《民主中国》上连载(《地震疯人院》),还没连载完,刘晓波就被抓了。这给我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当时四川的地震氛围还很浓,很多人还住在灾区里。我们也还都在跑。”

“还有一个深刻印象是我曾经采访了一位灾民。采访她的时候,她的女儿刚刚被从一个地震废墟里挖出来。在这之前,政府对她说她的女儿死了,找到不到。她坚持认为她的女儿就埋在那些废墟里。政府不理会她,让她去火葬场去找。她前后找了二十多家火葬场,都没有找到。有一天,废墟上面出现大片苍蝇,就像地毯一样,一大片。村民强烈要求再去挖那片废墟,结果发现两个抱在一起的女孩儿,都成骨头架子了。那个母亲从女儿的腰带上认出了自己的女儿,因为是她亲手给女儿季上的。采访的时候,自始至终,她一直在哭,喊“我的女儿啊……”,就一直哭,直到晕过去,苦了有几十分钟。我的录音机从一开始就开着,一盘磁带两面录满了她的哭声,没什么其他内容。第二年我再去采访她,这位已经四十来岁的妇女又怀孕了,我再让她讲讲女儿的事情,她就不愿说了,完全是政府说的那一套:要开始新的生活……我当时就想,人的记忆其实忘得很快。有些东西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说不定当事人本身此后也不再愿意提起。“

法广:您在这本《地震疯人院》里提到您去灾区走访的过程中,有时候感觉像是进入了敌战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廖亦武:“我第一时间赶到那里时,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反应。我进去(灾区)之后,那些地区就完全成为禁区了,因为里面死人太多了。比如在映秀,有一个万人坑,尸体一具一具地向里扔。那里就完全不让(外人)进了。政府把(这次地震)定为“汶川地震”完全是胡说八道,是在吸引(转移)人们的注意力。重灾区应该是都江堰、映秀、北川等这些属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区。所以,这些对世界舆论完全是一种误导。汶川那边没有像这些地区大面积地死人。“

“而且,现在我们知道的官方公布的数字说六万多人。但按照大家的估计,起码有十几万人,哪只六万多。(官方)根本没有做认真的统计。有些人就直接刨个坑,扔在里面埋了。有些废墟,映秀那边有些废墟连刨都没有刨,根本就无从统计。政府也不做这方面的工作,就草草给出一个数字。我看到甚至有些纪念这次地震的文章还有人认同这个数字,说有六万多人死亡。当时哪怕是看电视 当时,政府每天都在公布数字 ,就根据这些公布的数字,死亡人数也不止六万多,当时好像说是八万多……但是民间普遍认为,有十二万到十五万人在这场地震中死亡。”

法广:(汶川)官方现在将5月12日定为“感恩日”。您当时在灾区采访、调查的时候,近一年的时间里是否看到哪些人和事可以和“感恩”挂上钩?

廖亦武:“没有什么可以和“感恩”挂上钩。完全是莫名其妙。我对此也不感兴趣。感恩?感恩谁呢?难道要感恩习近平么?”

“重新看看我那本《地震疯人院》,我倒是觉得这种惨痛的纪录就是再过十年拿出来读,也仍然还有意义。”

民间纪念活动遭到禁止与打压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中国政府对民间的纪念活动也噤若寒蝉。成都秋雨圣约教会原本计划在12日为死难者祈祷,但该教会主任牧师王怡在11日晚间即被警方带走,不知去向。他的妻子也被困在家中,而教会近百教友12日上午也在前往教会时或被警方带走,或被困在家中,不得外出。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掩盖真相与伤痛的纪念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掩盖真相与伤痛的纪念
 
汶川映秀某中学废墟上建起的汶川大地震纪念碑。摄于2018年5月12日 Reuters/路透社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2008年5月12日下午,一场里氏7.9及的强烈地震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其中至少5千人是还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十年后的今天,多少失去亲人、尤其是失去孩子的家庭尚未走出伤痛,而中国的官方媒体新华社在这个惨痛的纪念日集中报道的是政府在灾区重建中取得的成就,完全看不到当年那场世界末日般的惨痛记录。官方媒体面对民间对救灾实情、捐款取向、灾区倒台校舍是否有豆腐渣工程等种种质疑更是置若罔闻。而成都秋雨圣约教会悼念遇难者的祈祷活动也遭到有关当局禁止。

廖亦武和他的《地震疯人院》

十年之后,那次灾难究竟有多少人丧生也没有明确的数字。目前流亡德国的作家廖亦武当年正在四川,他在震后第一时间就赶往灾区各地采访、记录,并将这些记录收录在《地震疯人院》一书中。他接受本台电话采访时描述当时的情形:

廖亦武:“我当时出了一本书:《地震疯人院》。我(在灾区)前前后后跑了近一年。对当时的情景当然印象深刻。”

法广:十年之后再回想,给您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廖亦武:“最深印象……第一,那一年我在刘晓波主办的《民主中国》上连载(《地震疯人院》),还没连载完,刘晓波就被抓了。这给我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当时四川的地震氛围还很浓,很多人还住在灾区里。我们也还都在跑。”

“还有一个深刻印象是我曾经采访了一位灾民。采访她的时候,她的女儿刚刚被从一个地震废墟里挖出来。在这之前,政府对她说她的女儿死了,找到不到。她坚持认为她的女儿就埋在那些废墟里。政府不理会她,让她去火葬场去找。她前后找了二十多家火葬场,都没有找到。有一天,废墟上面出现大片苍蝇,就像地毯一样,一大片。村民强烈要求再去挖那片废墟,结果发现两个抱在一起的女孩儿,都成骨头架子了。那个母亲从女儿的腰带上认出了自己的女儿,因为是她亲手给女儿季上的。采访的时候,自始至终,她一直在哭,喊“我的女儿啊……”,就一直哭,直到晕过去,苦了有几十分钟。我的录音机从一开始就开着,一盘磁带两面录满了她的哭声,没什么其他内容。第二年我再去采访她,这位已经四十来岁的妇女又怀孕了,我再让她讲讲女儿的事情,她就不愿说了,完全是政府说的那一套:要开始新的生活……我当时就想,人的记忆其实忘得很快。有些东西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说不定当事人本身此后也不再愿意提起。“

法广:您在这本《地震疯人院》里提到您去灾区走访的过程中,有时候感觉像是进入了敌战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廖亦武:“我第一时间赶到那里时,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反应。我进去(灾区)之后,那些地区就完全成为禁区了,因为里面死人太多了。比如在映秀,有一个万人坑,尸体一具一具地向里扔。那里就完全不让(外人)进了。政府把(这次地震)定为“汶川地震”完全是胡说八道,是在吸引(转移)人们的注意力。重灾区应该是都江堰、映秀、北川等这些属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区。所以,这些对世界舆论完全是一种误导。汶川那边没有像这些地区大面积地死人。“

“而且,现在我们知道的官方公布的数字说六万多人。但按照大家的估计,起码有十几万人,哪只六万多。(官方)根本没有做认真的统计。有些人就直接刨个坑,扔在里面埋了。有些废墟,映秀那边有些废墟连刨都没有刨,根本就无从统计。政府也不做这方面的工作,就草草给出一个数字。我看到甚至有些纪念这次地震的文章还有人认同这个数字,说有六万多人死亡。当时哪怕是看电视 当时,政府每天都在公布数字 ,就根据这些公布的数字,死亡人数也不止六万多,当时好像说是八万多……但是民间普遍认为,有十二万到十五万人在这场地震中死亡。”

法广:(汶川)官方现在将5月12日定为“感恩日”。您当时在灾区采访、调查的时候,近一年的时间里是否看到哪些人和事可以和“感恩”挂上钩?

廖亦武:“没有什么可以和“感恩”挂上钩。完全是莫名其妙。我对此也不感兴趣。感恩?感恩谁呢?难道要感恩习近平么?”

“重新看看我那本《地震疯人院》,我倒是觉得这种惨痛的纪录就是再过十年拿出来读,也仍然还有意义。”

民间纪念活动遭到禁止与打压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中国政府对民间的纪念活动也噤若寒蝉。成都秋雨圣约教会原本计划在12日为死难者祈祷,但该教会主任牧师王怡在11日晚间即被警方带走,不知去向。他的妻子也被困在家中,而教会近百教友12日上午也在前往教会时或被警方带走,或被困在家中,不得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