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从明太祖思想说起--东海客厅论偏统



【思想】明太祖思想颇为丰富。其一生颇受儒佛道三家影响,但又不信仰任何一家,而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其君本思想和民粹倾向,其删孟和赞元的行为,其殃归首乱、福在殿兴之类观点,都是他独立思考的结果。明太祖思想后来颇得一些阳明后学的推崇。关于殃归首乱、福在殿兴,其说如下:“秦之陈胜吴广,汉之黄巾,隋之杨玄感,僧向海明,唐之王仙芝,宋之王则等辈,皆系造言倡乱首者,比天福民,斯等之辈,若烟消火灭矣。何故?盖天之道好还,凡为首倡乱者,致干戈横作,物命损伤者既多,比其成事也,天不与首乱者,殃归首乱,福在殿兴。”(《大诰》)

【崇佛】在开国皇帝中,元世祖和明太祖的品德差堪仿佛,很多方面不谋而合。两人皆非儒家而能尊孔尊儒,并以儒立国,同时又都特别崇敬佛教。不同在于,元世祖崇的是藏传佛教,奉喇嘛为帝师,明太祖崇的则是汉地佛教。据《明实录》等史料,洪武十四年,明朝全国人口近六千万,各类僧人就有几十万,比例之高,史所罕见。元明作为偏统,政治各有大偏。关此,东海在《中华历史精神》书稿中有阐述,兹不详论。

【赞元】对待元朝,明太祖甚为厚道。在进军大都时,他要求军队:“元之宗戚,咸俾保全。”对俘获的元朝贵族皆予尊礼,封以高爵。推翻元朝后,见到大臣们的“捷奏”有贬低元帝之词,明太祖大为不满说:“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

【三教】明太祖思想的核心是三教合一论。但三教合一并非其发明,自汉至清,主张和实践三教合一的皇帝挺多,可谓源远流长。明确倡导三教合一者,或是宋孝宗。孝宗皇帝制《原道辩》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这其实是一种杂家思想,根据基本立足点不同,可分为佛门杂家、道门杂家和儒门杂家。也有没有立足点而对三教一视同仁的杂家。著《三教平心论》的刘谧就是这样的杂家。他说:“尝观中国之有三教也,自伏羲氏画八卦,而儒教始于此;自老子著道德经,而道教始于此;自汉明帝梦金人,而佛教始于此。此中国有三教之序也。大抵儒以正设教,道以尊设教,佛以大设教。观其好生恶杀则同一仁也,视人犹己则同一公也,征忿窒欲禁过防非则同一操修也,雷霆众聩日月群盲则同一风化也。由粗迹而论,则天下之理不过善恶二涂,而三教之意无非欲人之归于善耳。故孝宗皇帝制原道辩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诚知心也身也世也,不容有一之不治,则三教岂容有一之不立。无尽居士作护法论曰:儒疗皮肤,道疗血脉,佛疗骨髓。诚知皮肤也血脉也骨髓也,不容有一之不疗也,如是则三教岂容有一之不行焉。”

【三教】明太祖三教政策是,以儒为主,佛道为辅,与东海一统三辅论貌似差不多,其实大不同。东海以佛道为辅,是对两家特别尊重,前提是保证儒家文化的纯粹,不允许两家思想杂入,更不允许两家参与政治事务。两者不同根源于三教观不同。朱元璋的三教观是,三教一道,教虽三分,其道则一。东海的三教观是,三教三道,儒家中道,大中至正;佛道正道,正而不中。

 

【反腐】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就亲自发动、全程领导了历史上力度最大、历时最久、手腕最狠、刑罚最酷、杀人最多的反腐败运动。常有学者说朱元璋反腐是越反越腐,其实不符合史实。明初吏治清明,持续百有余年。东海2004年《关于反腐问题给胡锦涛主席的建言》中就指出:“君主专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百年后,明朝官场依然腐败成风。但朱皇帝针对贪官的恐怖主义毕竟颇有效果,明初吏治颇为清明。《明史》《循吏传》曰:‘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涣然丕变矣。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

【明朝】常闻有人感叹,崖山之后无中国,中国精神随着南宋的灭亡而衰灭了。殊不知,儒家在上,中国就在,中国精神就在。明朝就是中国精神颇为丰盛的时代。《朱颐钊:我喜欢明朝人,是欣赏他们的傻气》一文介绍了明朝朝野间洋溢的傻气,那就是中国精神的激荡奔放。何谓中国精神?此文可见一斑。

【褒贬】论及明朝,最易褒贬失当。明朝以儒立国和治国,毫无疑问是儒政、儒朝和中华。同时,明朝政治偏离王道原则较大,问题比较严重,最大问题是有君本主义和民粹主义倾向。明朝从开国到灭亡,所有政治性大问题,都根源于这两种相反相成的倾向。而这两种倾向又植根于明太祖思想。故对明朝,既不能贬之为蛮夷化或极权化,又不能将其与汉唐宋相提并论。

【民粹】民粹主义与极权主义,本来相反。但两者各让一步,民粹主义让出主权,极权主义让出部分治权及教权,就可以圆满结合。极权主义对人民说,主权归我,其它一切权力都可以给你们;民粹主义对君主说,主权归你,其它方面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最好把司法权教育权都交给我们。

【三朝】元明清三朝,问题都很大。元朝是蒙古主义倾向,明朝是君本主义加民粹主义倾向,清是民族主义加君本主义倾向。之所以强调倾向,是因为儒家在上,君本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文化、道德和制度制约。君本主义即古典极权主义,监狱化;民粹主义意味着民主、平等扩大化,无序自由,丛林化;民族主义即民族本位,内侵本族民权,外树异族为敌。这三种东西如果没有制约,任何一种东西都具有致命性。

【专制】儒家有专制无极权,其家天下君主制属于开明专制。开明专制也会出现暴君暴政,但与极权主义暴君暴政性质大不同。儒家王朝暴君如桀纣,暴政如幽厉,都是个体性的,君主撤旧换新,政治即可改良。极权主义的残暴则具有意识形态和制度形态的支持,仅换君主,作用有限,必须改文、改制同时进行才行。

【偏统】传“崖山之后无中国”之说出自日本人之口,旨在以日本代表中国,为侵华造势。事实如何未能考证,但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中国即中华,可分为正统和偏统。尧舜禹夏商周汉唐宋皆正统,元明清为偏统。说崖山之后无正统,可以;说崖山之后无中国,不可以。偏统虽然品质低于正统,也是中国。中国的基本特征是实行礼制,以儒立国和治国,以儒学为第一学科。

【偏统】元明清三朝各有各的严重问题,又各有各的中华性。元明清后朝革前朝之命,无碍其同为中华,就像夏商周的情况一样。元明清和夏商周,都是后朝革前朝之命。但它们所革的都是政统,依旧尊崇和延续道统。只要道统在上,就是儒家王朝和中华文明。

【朱毛】明太祖有一定的君本化、民粹化倾向,蟊氏则是极端君本主义和民粹主义,故两者的政治行为颇多相似性。然而,明太祖尊孔尊儒,以儒立国;蟊氏反孔反儒,以马立国。故两者大同中有大异,有本质性的不同,意识形态、制度模式、道德标准皆大不同。明太祖的政治品德和历史地位虽然不高,但远远高于蟊氏。前者可打六十分,后者只能打负六十分。明太祖和蟊氏是正邪之别,明王朝和马邦是善恶之别,此不可不辨也。

【蟊氏】最崇拜蟊氏和最痛恨蟊氏的,都是蟊时代的人。对于蟊氏,又有两种特别的现象:一是开始崇拜、后来痛恨者众,一是表面崇拜、内心痛恨者众。虽然个人崇拜搞得热火朝天且持之已久,其亲信妻子被逮,朝野波澜不惊,甚至普天同庆。邓君一挥手,文武众臣大悲大愤大倒苦水,去蟊化势如破竹。若非邓君有所保留,蟊像推倒久矣。

【蟊氏】蟊氏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五反分子,将反人伦、反人权、反人性、反人道、反人类之反常运动推向了历史最高潮。不仅正人君子中国人,只要是人,四端之心未失,不可能不厌弃憎恨蟊氏。真正崇拜信仰蟊氏者,必然非人化,轻则牛马化,愚蠢不堪;重则豺狼化,凶恶成性。只要沦为毛左,无论精英民众,命运无不深度恶化,下场往往悲惨凄凉,或近报自身,或远报子孙。若非有很大的阴德或祖德,难以例外也。

【五代】南宋以后,政治都在走下坡路,一代不如一代。元朝民族主义倾向,远不如宋之正;明朝君主主义色彩,又不如元之宽;清朝集元明二朝恶习之大成,是有史以来最差的儒家王朝。但清朝最差也有底线。民国反孔反儒,突破中华底线;马邦反儒尊马,突破人道底线和一切底线。

【击蒙】宋朝和宋儒反元,明朝和明儒反清,当然是正确的,必要的。置身于马邦,面对着比异族可怕十万倍的恶性异端,饱受着异端的奴役,却把批判的矛头集中于元清,勇不可挡地充当着反元志士反清志士,不是神经病是什么。想充当三帮分子,马帮都嫌弃太低劣。

【答客】或问:“宋明清儒家发展到极致,为啥总是一败涂地?”答:各个儒家王朝的晚期,无不严重偏离乃至背离王道的原则和精神,沦为一家一姓小朝廷,最后自绝于儒家,即自绝于天道和天下,败亡就是必然的。儒家王朝的败亡,意味着其政治品德的堕落和礼乐制度的崩坏。不仅儒家王朝会礼崩乐坏,民主制度也会因为领导层的堕落而品质败坏的。

【遗民】元明递代,元朝的忠臣烈士和遗民甚多,但不能以此否定明朝的天道合法性。同样道理,明清递代,明朝的忠臣烈士和遗民不少,也不能以此否定清朝。宋元明清,依次替代。在改朝换代过程中,前朝君臣为前朝尽忠殉身,值得尊重,事实上元明清对宋元明的忠臣烈士也是高度致敬的。前朝君臣效忠前朝,新朝君臣尽力新朝,并行不悖。至于一般国民,更无效忠前朝或做前朝遗民的责任。相反,民才是根本,人民的生命和利益才是根本标准。民本是王道政治原则,也是唯仁史观的要点之一。

【礼制】中国的基本制度经过三次大变,小变则不计其数。三代不同礼,汉唐宋元明清,更不同礼。我们要回归不是哪朝哪代的礼制模式,而是中道真理、王道大义和礼制精神。这就是反本,目的是为了开出适合现代和未来的新礼制来。只要具备礼制精神,就可以开出融上古禅让制、传统君主制、西方民主制的精华为一体的新礼制来。

【中华】以儒立国,就是华夏,中则为华,不中则夏。以儒立国,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指导道德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指导教育、经济、科技、军事等等一系列工作。道统高于政统,此之谓也。政治实践比较符合道统标准,就是中华正统;有所偏离,就是中华偏统。元明清都属于偏统。

【王道】只要承认中华文明的早熟和持久,就不能不承认中道文化的优秀。因为中华文明即王道文明,其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就是中道文化。清朝开始科技文明、制度文明逐渐落后于西方,是清朝严重偏离中道文化和王道原则的结果。这种偏离其实始于元朝。宋朝灭亡,正统中华就断绝了,元明清都是偏统,一代不如一代。民国打倒清朝,连中道文化一起打倒,遂一切不可收拾。我们现在要重建中华,不是政治复古,而是要返中道之本,开王道之新。

【东海律】古典王道尽管尊重言论权,但对言论权的维护往往不够到位。明清偏统,更加忽略言论权,而养成制造言论罪、文字狱的恶习。这种下流做法不允许再延续了。今后当将言论罪、文字狱悬为政治厉禁,并为言论权提供刚性保护。官员的言论问题纪律解决,民众的言论问题言论解决或民法解决,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刑法解决。新王道当依礼保证,让思想言论市场成为法外之地。

2022-6-9余东海集于青秀山下独乐斋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余东海:从明太祖思想说起--东海客厅论偏统



【思想】明太祖思想颇为丰富。其一生颇受儒佛道三家影响,但又不信仰任何一家,而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其君本思想和民粹倾向,其删孟和赞元的行为,其殃归首乱、福在殿兴之类观点,都是他独立思考的结果。明太祖思想后来颇得一些阳明后学的推崇。关于殃归首乱、福在殿兴,其说如下:“秦之陈胜吴广,汉之黄巾,隋之杨玄感,僧向海明,唐之王仙芝,宋之王则等辈,皆系造言倡乱首者,比天福民,斯等之辈,若烟消火灭矣。何故?盖天之道好还,凡为首倡乱者,致干戈横作,物命损伤者既多,比其成事也,天不与首乱者,殃归首乱,福在殿兴。”(《大诰》)

【崇佛】在开国皇帝中,元世祖和明太祖的品德差堪仿佛,很多方面不谋而合。两人皆非儒家而能尊孔尊儒,并以儒立国,同时又都特别崇敬佛教。不同在于,元世祖崇的是藏传佛教,奉喇嘛为帝师,明太祖崇的则是汉地佛教。据《明实录》等史料,洪武十四年,明朝全国人口近六千万,各类僧人就有几十万,比例之高,史所罕见。元明作为偏统,政治各有大偏。关此,东海在《中华历史精神》书稿中有阐述,兹不详论。

【赞元】对待元朝,明太祖甚为厚道。在进军大都时,他要求军队:“元之宗戚,咸俾保全。”对俘获的元朝贵族皆予尊礼,封以高爵。推翻元朝后,见到大臣们的“捷奏”有贬低元帝之词,明太祖大为不满说:“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

【三教】明太祖思想的核心是三教合一论。但三教合一并非其发明,自汉至清,主张和实践三教合一的皇帝挺多,可谓源远流长。明确倡导三教合一者,或是宋孝宗。孝宗皇帝制《原道辩》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这其实是一种杂家思想,根据基本立足点不同,可分为佛门杂家、道门杂家和儒门杂家。也有没有立足点而对三教一视同仁的杂家。著《三教平心论》的刘谧就是这样的杂家。他说:“尝观中国之有三教也,自伏羲氏画八卦,而儒教始于此;自老子著道德经,而道教始于此;自汉明帝梦金人,而佛教始于此。此中国有三教之序也。大抵儒以正设教,道以尊设教,佛以大设教。观其好生恶杀则同一仁也,视人犹己则同一公也,征忿窒欲禁过防非则同一操修也,雷霆众聩日月群盲则同一风化也。由粗迹而论,则天下之理不过善恶二涂,而三教之意无非欲人之归于善耳。故孝宗皇帝制原道辩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诚知心也身也世也,不容有一之不治,则三教岂容有一之不立。无尽居士作护法论曰:儒疗皮肤,道疗血脉,佛疗骨髓。诚知皮肤也血脉也骨髓也,不容有一之不疗也,如是则三教岂容有一之不行焉。”

【三教】明太祖三教政策是,以儒为主,佛道为辅,与东海一统三辅论貌似差不多,其实大不同。东海以佛道为辅,是对两家特别尊重,前提是保证儒家文化的纯粹,不允许两家思想杂入,更不允许两家参与政治事务。两者不同根源于三教观不同。朱元璋的三教观是,三教一道,教虽三分,其道则一。东海的三教观是,三教三道,儒家中道,大中至正;佛道正道,正而不中。

 

【反腐】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就亲自发动、全程领导了历史上力度最大、历时最久、手腕最狠、刑罚最酷、杀人最多的反腐败运动。常有学者说朱元璋反腐是越反越腐,其实不符合史实。明初吏治清明,持续百有余年。东海2004年《关于反腐问题给胡锦涛主席的建言》中就指出:“君主专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百年后,明朝官场依然腐败成风。但朱皇帝针对贪官的恐怖主义毕竟颇有效果,明初吏治颇为清明。《明史》《循吏传》曰:‘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涣然丕变矣。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

【明朝】常闻有人感叹,崖山之后无中国,中国精神随着南宋的灭亡而衰灭了。殊不知,儒家在上,中国就在,中国精神就在。明朝就是中国精神颇为丰盛的时代。《朱颐钊:我喜欢明朝人,是欣赏他们的傻气》一文介绍了明朝朝野间洋溢的傻气,那就是中国精神的激荡奔放。何谓中国精神?此文可见一斑。

【褒贬】论及明朝,最易褒贬失当。明朝以儒立国和治国,毫无疑问是儒政、儒朝和中华。同时,明朝政治偏离王道原则较大,问题比较严重,最大问题是有君本主义和民粹主义倾向。明朝从开国到灭亡,所有政治性大问题,都根源于这两种相反相成的倾向。而这两种倾向又植根于明太祖思想。故对明朝,既不能贬之为蛮夷化或极权化,又不能将其与汉唐宋相提并论。

【民粹】民粹主义与极权主义,本来相反。但两者各让一步,民粹主义让出主权,极权主义让出部分治权及教权,就可以圆满结合。极权主义对人民说,主权归我,其它一切权力都可以给你们;民粹主义对君主说,主权归你,其它方面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最好把司法权教育权都交给我们。

【三朝】元明清三朝,问题都很大。元朝是蒙古主义倾向,明朝是君本主义加民粹主义倾向,清是民族主义加君本主义倾向。之所以强调倾向,是因为儒家在上,君本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文化、道德和制度制约。君本主义即古典极权主义,监狱化;民粹主义意味着民主、平等扩大化,无序自由,丛林化;民族主义即民族本位,内侵本族民权,外树异族为敌。这三种东西如果没有制约,任何一种东西都具有致命性。

【专制】儒家有专制无极权,其家天下君主制属于开明专制。开明专制也会出现暴君暴政,但与极权主义暴君暴政性质大不同。儒家王朝暴君如桀纣,暴政如幽厉,都是个体性的,君主撤旧换新,政治即可改良。极权主义的残暴则具有意识形态和制度形态的支持,仅换君主,作用有限,必须改文、改制同时进行才行。

【偏统】传“崖山之后无中国”之说出自日本人之口,旨在以日本代表中国,为侵华造势。事实如何未能考证,但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中国即中华,可分为正统和偏统。尧舜禹夏商周汉唐宋皆正统,元明清为偏统。说崖山之后无正统,可以;说崖山之后无中国,不可以。偏统虽然品质低于正统,也是中国。中国的基本特征是实行礼制,以儒立国和治国,以儒学为第一学科。

【偏统】元明清三朝各有各的严重问题,又各有各的中华性。元明清后朝革前朝之命,无碍其同为中华,就像夏商周的情况一样。元明清和夏商周,都是后朝革前朝之命。但它们所革的都是政统,依旧尊崇和延续道统。只要道统在上,就是儒家王朝和中华文明。

【朱毛】明太祖有一定的君本化、民粹化倾向,蟊氏则是极端君本主义和民粹主义,故两者的政治行为颇多相似性。然而,明太祖尊孔尊儒,以儒立国;蟊氏反孔反儒,以马立国。故两者大同中有大异,有本质性的不同,意识形态、制度模式、道德标准皆大不同。明太祖的政治品德和历史地位虽然不高,但远远高于蟊氏。前者可打六十分,后者只能打负六十分。明太祖和蟊氏是正邪之别,明王朝和马邦是善恶之别,此不可不辨也。

【蟊氏】最崇拜蟊氏和最痛恨蟊氏的,都是蟊时代的人。对于蟊氏,又有两种特别的现象:一是开始崇拜、后来痛恨者众,一是表面崇拜、内心痛恨者众。虽然个人崇拜搞得热火朝天且持之已久,其亲信妻子被逮,朝野波澜不惊,甚至普天同庆。邓君一挥手,文武众臣大悲大愤大倒苦水,去蟊化势如破竹。若非邓君有所保留,蟊像推倒久矣。

【蟊氏】蟊氏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五反分子,将反人伦、反人权、反人性、反人道、反人类之反常运动推向了历史最高潮。不仅正人君子中国人,只要是人,四端之心未失,不可能不厌弃憎恨蟊氏。真正崇拜信仰蟊氏者,必然非人化,轻则牛马化,愚蠢不堪;重则豺狼化,凶恶成性。只要沦为毛左,无论精英民众,命运无不深度恶化,下场往往悲惨凄凉,或近报自身,或远报子孙。若非有很大的阴德或祖德,难以例外也。

【五代】南宋以后,政治都在走下坡路,一代不如一代。元朝民族主义倾向,远不如宋之正;明朝君主主义色彩,又不如元之宽;清朝集元明二朝恶习之大成,是有史以来最差的儒家王朝。但清朝最差也有底线。民国反孔反儒,突破中华底线;马邦反儒尊马,突破人道底线和一切底线。

【击蒙】宋朝和宋儒反元,明朝和明儒反清,当然是正确的,必要的。置身于马邦,面对着比异族可怕十万倍的恶性异端,饱受着异端的奴役,却把批判的矛头集中于元清,勇不可挡地充当着反元志士反清志士,不是神经病是什么。想充当三帮分子,马帮都嫌弃太低劣。

【答客】或问:“宋明清儒家发展到极致,为啥总是一败涂地?”答:各个儒家王朝的晚期,无不严重偏离乃至背离王道的原则和精神,沦为一家一姓小朝廷,最后自绝于儒家,即自绝于天道和天下,败亡就是必然的。儒家王朝的败亡,意味着其政治品德的堕落和礼乐制度的崩坏。不仅儒家王朝会礼崩乐坏,民主制度也会因为领导层的堕落而品质败坏的。

【遗民】元明递代,元朝的忠臣烈士和遗民甚多,但不能以此否定明朝的天道合法性。同样道理,明清递代,明朝的忠臣烈士和遗民不少,也不能以此否定清朝。宋元明清,依次替代。在改朝换代过程中,前朝君臣为前朝尽忠殉身,值得尊重,事实上元明清对宋元明的忠臣烈士也是高度致敬的。前朝君臣效忠前朝,新朝君臣尽力新朝,并行不悖。至于一般国民,更无效忠前朝或做前朝遗民的责任。相反,民才是根本,人民的生命和利益才是根本标准。民本是王道政治原则,也是唯仁史观的要点之一。

【礼制】中国的基本制度经过三次大变,小变则不计其数。三代不同礼,汉唐宋元明清,更不同礼。我们要回归不是哪朝哪代的礼制模式,而是中道真理、王道大义和礼制精神。这就是反本,目的是为了开出适合现代和未来的新礼制来。只要具备礼制精神,就可以开出融上古禅让制、传统君主制、西方民主制的精华为一体的新礼制来。

【中华】以儒立国,就是华夏,中则为华,不中则夏。以儒立国,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指导道德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指导教育、经济、科技、军事等等一系列工作。道统高于政统,此之谓也。政治实践比较符合道统标准,就是中华正统;有所偏离,就是中华偏统。元明清都属于偏统。

【王道】只要承认中华文明的早熟和持久,就不能不承认中道文化的优秀。因为中华文明即王道文明,其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就是中道文化。清朝开始科技文明、制度文明逐渐落后于西方,是清朝严重偏离中道文化和王道原则的结果。这种偏离其实始于元朝。宋朝灭亡,正统中华就断绝了,元明清都是偏统,一代不如一代。民国打倒清朝,连中道文化一起打倒,遂一切不可收拾。我们现在要重建中华,不是政治复古,而是要返中道之本,开王道之新。

【东海律】古典王道尽管尊重言论权,但对言论权的维护往往不够到位。明清偏统,更加忽略言论权,而养成制造言论罪、文字狱的恶习。这种下流做法不允许再延续了。今后当将言论罪、文字狱悬为政治厉禁,并为言论权提供刚性保护。官员的言论问题纪律解决,民众的言论问题言论解决或民法解决,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刑法解决。新王道当依礼保证,让思想言论市场成为法外之地。

2022-6-9余东海集于青秀山下独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