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慈寺茶聚:流沙河闲谈闲扯闲聊闲话闲侃闲评

 

2007-3-13

今日大慈寺茶聚,成都天气转晴。

闲谈两会

有人谈到两会上的一些新闻,诸如许多影视明星作为两会代表,其中有一个演员还代表700多万农民兄弟,居然没有到会;诸如兩会上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工代表等等。流沙河先听后感叹道:1948年,国民党第一次行宪国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没有一个是演员。演员你去演好戏就行了,怎么能让一个演员去从政呢?曾伯炎先生插言道:今天的兩会就是一场演出嘛,内容热闹,标题还是民主。另一位老者言:现在各市、州、县都在修广场,而且每个广场都还要找人写一篇《赋》。有代表提案要求设国史馆修史,流沙河先生讲:现在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好史料和档案。

闲扯中原文化

有人请教流沙河先生有关中原文化事,沙老讲:古人说“河出图,洛出书”,并非仅指黄河才出带图案的石头,黄河与洛水交界,也出带图纹的石头,这叫“互文”,是古人为了行文方便。中原文化发源于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的地方,这段黄河从河曲、河津、华山到风陵渡。尧和舜都在那一帶建都。而古巴蜀的三星堆文明最早应在3800年左右,金沙遗址更晚,不超过3400年。

 

闲聊宗教传播


 

沙老讲道:四圣祠教堂不是法国人修建的,是英、美、加拿大等国的神职人员修的,我见过一张20年代成都市的航拍照片,恰巧就是在今天二医院、天涯石、四圣祠街一带。1896年,成都爆发了有名的“成都教案”,就是发生在那里。现在的美术印刷厂,过去是教会办的华英书局,书局对门有一小教堂,建筑是一小方尖砖塔,旁有一小门通医院,当年洋人就是从那门逃到陕西街成仁医院的。我下次要将这张航拍照片请他翻拍给我。有人问沙老:当年洋人为什么不远万里来中国传教,而且还冒很大的风险?沙老答道:他们并非仅在中国传教,他们也去非洲、南美洲等蛮荒之地。这是一种文化扩张,宗教也是一种文化。过去我们叫“文化侵略”。我们不也在搞文化扩张嘛,我们不也在世界各国传播儒家思想,不都想去海外办他许多的孔子国学院吗?佛教也是如此,汉代以前中国哪有佛教呢?唐代以前哪有阎王?哪有无常呢?哪有忘川呢?哪有孟婆呢?这是古印度的婆罗门教传到中国,而他们老祖宗都在古埃及。

闲话楠木

 

87岁的廖大爷,一生喜楠木,自修一小园于青城山下取名“楠木园”,这次成都评选“市树”,许多专家推荐银杏树。廖大爷独爱楠木,但成都没有多少楠木了。对此流沙河先生讲道:从五十年代起,成都的楠木就开始大量死亡。杜甫草堂里的楠木也是边栽边死,死了又栽。你看到许多今天才这点大小。原因是城市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第二城市的各种污染太大,加之楠木抵抗病害较弱,不适于城市生活。廖大爷当过木匠,我当过解匠,都知道银杏不能用来修屋打家具,只有一个用处,就是拿来做乒乓球拍子,因为它材质轻。对木材来说,并非越硬就越好,青杠特别是紫青杠硬得很。也不能做家具,因为它的纹是绞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要扭起。五十年代农村房前屋后種安树,长很快,农民拿来做房梁、柱子等。楠木还要分等级,最好的叫桢楠,又叫金丝楠,纹理特好,又叫“文木”,其他叫“散木”,吴敬梓的书房就叫“文木山房”。第二种叫普通楠木,做家具、地板、牌匾最好。第三種叫皮楠(音)最次。乌木多为楠木,这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现代社会不可能再产生乌木,如今人类都把大自然“征服”了!你想,远古时代,那古木生于江边,它自由的生长,长得高了或遇泥石流,倒了,好几千年,自然所成乌木。现在江边还可能有这么大的自由生长的古树吗?现代人还会让你慢慢地倒下吗?紫檀现在进口的那些类似紫檀的木料,价格出入很大。可古代,檀木是作为一种军备物资,古人造战车,非要用檀木不可,才经得起日晒雨淋,檀木做的车轴都不变形。在春秋战国时代,“伐檀”就相当于现在的炼钢,用于国防,就有如现在钛钢、锰钢、钨钢,对国家是何等的重要啊。《诗经.伐檀》中有就是描写这一场景:“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

闲侃自行车价格

我在1956年买了一辆英国“莱里”牌自行车,花了我42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那年成都一共进了20辆这种自行车,有19辆卖给了省公安厅,只有一辆被省文联的孟庆苛(音)买了,不久他又原价转让给我。这种车很轻快,带有荷兰磨擦灯,前夹带锁,坐凳是皮革的,有两个大弹璜,衣架子渡克罗米,很亮。那时,我年轻气盛,又骑那么好的车,结果招来不少嫉恨。我当时出了一本书,那是青年出版社编的一本短篇小说集,选我大约有7、8篇文章,得稿酬500元。我还记得当年的一些贵重商品价格:“莱里”自行车最好,420元,如不带磨擦灯就380元;英国“三枪”牌自行车350元;“飞利普”牌自行车180元,瓦斯针、罗马手表也是180元;英纳格手表120元;罗莱克斯(劳力士)表800元。戈壁州(音)先生那年花费了两个800元:一是买了一只劳力士;另一个是买了一座小独院。当时人们收入都不高,比如吴茂华,她还小,她家7口人,父母70多元一个月,要养活全家,也就够了。当时我調查了一些普通老百姓家庭,他们收入更低,一户普通百姓家往往平均下来生活费很低,一月大约仅人民币3元左右。现在什么都在涨,都在百倍以上,我发现只有米价涨得最少,如果说今天还有一点社会主义色彩的话,我看只有这粮价了。

闲评害民工程

毛泽东时代,国门是关闭的,吃饭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那时把干部都赶到田间地头,去搞农业生产。做农村工作,是又吃力又不来钱。那时管农民是发不了大财的,现在重心转移,都去搞招商引资,去搞工程,去卖土地,他们何乐而不为?有些明明是害民工程、恶意建设,他们也明明白白地清楚,自己在作恶,故意而为之,他们是睁起眼睛往崖下跳啊!不这样,他们的亲戚老婊哪有横财发?自己又怎么捞到利益呢?不过他们跳下去绊不倒,吃亏的是老百姓啊!金堂有一个大型项目几次都来请我去,我都拒绝了,我知道那是害人的工程。这些工程是制造“异议分子”,哪里是帝国主义颠覆?完全是自掘坟墓!古人云“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今日大慈寺茶聚:流沙河闲谈闲扯闲聊闲话闲侃闲评

 

2007-3-13

今日大慈寺茶聚,成都天气转晴。

闲谈两会

有人谈到两会上的一些新闻,诸如许多影视明星作为两会代表,其中有一个演员还代表700多万农民兄弟,居然没有到会;诸如兩会上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工代表等等。流沙河先听后感叹道:1948年,国民党第一次行宪国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没有一个是演员。演员你去演好戏就行了,怎么能让一个演员去从政呢?曾伯炎先生插言道:今天的兩会就是一场演出嘛,内容热闹,标题还是民主。另一位老者言:现在各市、州、县都在修广场,而且每个广场都还要找人写一篇《赋》。有代表提案要求设国史馆修史,流沙河先生讲:现在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好史料和档案。

闲扯中原文化

有人请教流沙河先生有关中原文化事,沙老讲:古人说“河出图,洛出书”,并非仅指黄河才出带图案的石头,黄河与洛水交界,也出带图纹的石头,这叫“互文”,是古人为了行文方便。中原文化发源于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的地方,这段黄河从河曲、河津、华山到风陵渡。尧和舜都在那一帶建都。而古巴蜀的三星堆文明最早应在3800年左右,金沙遗址更晚,不超过3400年。

 

闲聊宗教传播


 

沙老讲道:四圣祠教堂不是法国人修建的,是英、美、加拿大等国的神职人员修的,我见过一张20年代成都市的航拍照片,恰巧就是在今天二医院、天涯石、四圣祠街一带。1896年,成都爆发了有名的“成都教案”,就是发生在那里。现在的美术印刷厂,过去是教会办的华英书局,书局对门有一小教堂,建筑是一小方尖砖塔,旁有一小门通医院,当年洋人就是从那门逃到陕西街成仁医院的。我下次要将这张航拍照片请他翻拍给我。有人问沙老:当年洋人为什么不远万里来中国传教,而且还冒很大的风险?沙老答道:他们并非仅在中国传教,他们也去非洲、南美洲等蛮荒之地。这是一种文化扩张,宗教也是一种文化。过去我们叫“文化侵略”。我们不也在搞文化扩张嘛,我们不也在世界各国传播儒家思想,不都想去海外办他许多的孔子国学院吗?佛教也是如此,汉代以前中国哪有佛教呢?唐代以前哪有阎王?哪有无常呢?哪有忘川呢?哪有孟婆呢?这是古印度的婆罗门教传到中国,而他们老祖宗都在古埃及。

闲话楠木

 

87岁的廖大爷,一生喜楠木,自修一小园于青城山下取名“楠木园”,这次成都评选“市树”,许多专家推荐银杏树。廖大爷独爱楠木,但成都没有多少楠木了。对此流沙河先生讲道:从五十年代起,成都的楠木就开始大量死亡。杜甫草堂里的楠木也是边栽边死,死了又栽。你看到许多今天才这点大小。原因是城市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第二城市的各种污染太大,加之楠木抵抗病害较弱,不适于城市生活。廖大爷当过木匠,我当过解匠,都知道银杏不能用来修屋打家具,只有一个用处,就是拿来做乒乓球拍子,因为它材质轻。对木材来说,并非越硬就越好,青杠特别是紫青杠硬得很。也不能做家具,因为它的纹是绞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要扭起。五十年代农村房前屋后種安树,长很快,农民拿来做房梁、柱子等。楠木还要分等级,最好的叫桢楠,又叫金丝楠,纹理特好,又叫“文木”,其他叫“散木”,吴敬梓的书房就叫“文木山房”。第二种叫普通楠木,做家具、地板、牌匾最好。第三種叫皮楠(音)最次。乌木多为楠木,这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现代社会不可能再产生乌木,如今人类都把大自然“征服”了!你想,远古时代,那古木生于江边,它自由的生长,长得高了或遇泥石流,倒了,好几千年,自然所成乌木。现在江边还可能有这么大的自由生长的古树吗?现代人还会让你慢慢地倒下吗?紫檀现在进口的那些类似紫檀的木料,价格出入很大。可古代,檀木是作为一种军备物资,古人造战车,非要用檀木不可,才经得起日晒雨淋,檀木做的车轴都不变形。在春秋战国时代,“伐檀”就相当于现在的炼钢,用于国防,就有如现在钛钢、锰钢、钨钢,对国家是何等的重要啊。《诗经.伐檀》中有就是描写这一场景:“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

闲侃自行车价格

我在1956年买了一辆英国“莱里”牌自行车,花了我42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那年成都一共进了20辆这种自行车,有19辆卖给了省公安厅,只有一辆被省文联的孟庆苛(音)买了,不久他又原价转让给我。这种车很轻快,带有荷兰磨擦灯,前夹带锁,坐凳是皮革的,有两个大弹璜,衣架子渡克罗米,很亮。那时,我年轻气盛,又骑那么好的车,结果招来不少嫉恨。我当时出了一本书,那是青年出版社编的一本短篇小说集,选我大约有7、8篇文章,得稿酬500元。我还记得当年的一些贵重商品价格:“莱里”自行车最好,420元,如不带磨擦灯就380元;英国“三枪”牌自行车350元;“飞利普”牌自行车180元,瓦斯针、罗马手表也是180元;英纳格手表120元;罗莱克斯(劳力士)表800元。戈壁州(音)先生那年花费了两个800元:一是买了一只劳力士;另一个是买了一座小独院。当时人们收入都不高,比如吴茂华,她还小,她家7口人,父母70多元一个月,要养活全家,也就够了。当时我調查了一些普通老百姓家庭,他们收入更低,一户普通百姓家往往平均下来生活费很低,一月大约仅人民币3元左右。现在什么都在涨,都在百倍以上,我发现只有米价涨得最少,如果说今天还有一点社会主义色彩的话,我看只有这粮价了。

闲评害民工程

毛泽东时代,国门是关闭的,吃饭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那时把干部都赶到田间地头,去搞农业生产。做农村工作,是又吃力又不来钱。那时管农民是发不了大财的,现在重心转移,都去搞招商引资,去搞工程,去卖土地,他们何乐而不为?有些明明是害民工程、恶意建设,他们也明明白白地清楚,自己在作恶,故意而为之,他们是睁起眼睛往崖下跳啊!不这样,他们的亲戚老婊哪有横财发?自己又怎么捞到利益呢?不过他们跳下去绊不倒,吃亏的是老百姓啊!金堂有一个大型项目几次都来请我去,我都拒绝了,我知道那是害人的工程。这些工程是制造“异议分子”,哪里是帝国主义颠覆?完全是自掘坟墓!古人云“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