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溅雪:敦煌、雪域高原纪行(十一)

 

青藏高原(网络图片)


─旅行的真谛除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行所未行和食所未食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所未思。─

据拉萨旅游主管部门对外声称:为保证游人的安全、健康和保护布达拉宫内珍贵文物,将布达拉宫日接待游客的数量限制在2300人/日之内,以布达拉宫内参观的游人的密度和行走速度来估计,肯定要大大超过2300人/日的限额。我们不仿来作一个大概的估祘:在布达拉宫13万平米的建筑面积之中,向游人开放参观的面积只按10%计算也有1.3万多平米、开放展出面积中游人的宻度按每10平米一人祘(实际上宫内游人的密度要远远大于这一数字),那么宫内平均任何时候都有一千三百多人在参观、每批游人在宫内参观的平均时间按规定的上限2小时祘、布达拉宫每天开放的时间为上午9时─下午16时最后一批游人进内参观,最后这批游人要到下午18时才参观完,所以每天参观的实际时间为9个小时,那么9小时内共有4.5批人参观,全天总计为:1300人/批×4.5批=5850人,这是按最保守的统计平均方法的估计,实际上每天参观布达拉宫的人数远不止这么多。

从布达拉宫参观完出來后,顺着之字形的石板斜坡路一路往下走就觉得十分轻松了,到了宫下的空地里用手机与王小姐他们一行联系,得知他们也刚参观完了,我们很快便汇合到一起,我们一路从布达拉宫沿北京路往邮政宾馆漫步,王小姐把我们送到邮政宾馆后便告辞了,走前她对我们说:明日旅游的项目是去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纳木措”游览,路途较远订在早上6点半出发,鉴于国人不能与外籍人士同团、同车的规定,我和大外甥他们必须分开走,大外甥父子和王小姐将同乘一辆王小姐公司的越野车前往纳木措,而我只能与其他国内游人一起乘王小姐公司的旅游大巴一起前往纳木措,王小姐把旅游大巴上导游李小姐的手机号码告诉了我,说明早李导游会与我联系登车事宜。回到宾馆房间已感到十分疲倦,泡了一杯茶躺在床上边看电视边休息,不久王先生打来电话请我们一起到一家有名的餐厅晚餐,并说他的一位姑父刚从浙江飞抵拉萨,请我们一起为他这位姑父接风洗尘。傍晚六点多,王先生一行已在宾馆大堂等候我们,然后大家一起乘车到王先生预订的餐厅就餐,除了那三位四川基建老板没有来之外,还是昨天一起吃晚餐的那些人,只增加了王先生的姑父,王先生的这位姑父年纪将近五十岁,也是一位商人,第一次到西藏,王先生问他初到西藏感觉如何?有无高原反应?他当时说感觉很好,没有什么不适的反应。晚餐谈话的内容大都与布达拉宫、大昭寺及王先生他们的公司有关。那天的西藏日报上正好登载了王先王他们公司投标的那块他们擬建豪华宾馆、酒店的地皮,他们公司中标的消息,王先生、他的内兄、姨妹都十分高兴,我们也举杯为他们祝贺,席间大外甥又把他那番吃饭是个涉及哲学、神学和科学的问题的宏论大发了一番,这番宏论我早己领教过多次,已经习以为常,但对头一次听到这番宏论的王先生他们,这番宏论还是令他们感到新奇,其他的谈话无非是由大外甥介绍王先生女儿在美国留学的情况,及大外甥在美国如何照顾王先生女儿等等,每当至此王先生都要举杯感谢大外甥对他女儿的关照,王先生的内兄也举杯对大外甥表示,他女儿今后赴美留学还望大外甥多多关照,大外甥当然是连声应允。

晚餐后王先生知道我们明天要早行,就对我们说:“今晚就不安排什么活动了,早点休息”,他把我们送到宾馆就告辞了。我们见时间还早,明早又来不及吃早餐,便在街上转了一圈,一方面欣赏拉萨的夜景,顺便也买些点心和饮料以作明日的早餐和饮水。现在的拉萨晚上与内地城市无异,也是一片灯火辉煌的景象。买好食品饮料回到宾馆,洗漱完,把手机闹钟调到早上六点后就早早上床休息。

这晚由于登布达拉宫比较累,另外来了一天多,对当地的环境比刚来时也习惯了一些,所以不象昨晚那样久久不能入睡,而是刚趟下不久便已酣然入梦。次日早上六点闹钟刚响就起床洗漱,大外甥父子也按时起来了,我们每人服了一支黄君给我们准备的那种抗高原反应的口服液,因为听导游说此去纳木措地势比拉萨达要高一千四、五百米,途经的念青唐古拉山的纳根山口海拔高达5190米,据说那里的风很大,气温也很低,我在衬衫里面加了一件棉毛衫,又在隨身背包里放了一件羊毛背心和一件羊毛衫,并要大外甥父子也把带来的厚衣服都带上。

六点半钟我们准时到大堂等候,一会儿王小姐公司的越野车就到了,王小姐告诉我接我的旅游大巴马上就到,他们先走一步。十分钟后我接到大巴上导游李小姐的电话说车己到宾馆门口,我揹上背包出门上了大巴,旅游车在拉萨市区又接了几位游客后,车上己座无虚席,车离开拉萨市区,沿青藏公路一路北行,此时导游李小姐(卅来岁)作了自我升绍,她乃广西人氏在拉萨从事导游工作己有五年多,每年五月初至十月底在西藏从事导游工作,十一月初到次年四月底在安微、江苏、浙江一带做导游,她坦言此行按旅游公司的规定要参观两、三个购物点,这是公司给她规定的任务,她恳请各位旅客配合到这两、三个购物点去参观购物,即使不购任何东西,她也表示衷心感谢,如蒙各位在这些购物点购买自己喜爱的商品,她和大巴的司机都会十分感谢,并请游客将自己的购物付款单交给她,因为她和司机二人将从公司分得付款单上金额的8%作为对她和司机的奖励,她坦言她和司机在旅游公司的基本工资都很低,从游客购物上所分得的8%才是他和司机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她这么一说,一向对旅游购物很反感的游客(包括我在内)对旅游购物的反感顿时烟销云散,游客们纷纷对李小姐和司机表示了理解与同情,也表示只要不影响主要景点的参观游览,我们都乐意到规定的购物点参观,如有自己中意、价格又合适的的商品也会乐意购买。

我惊异于导游李小姐的坦诚、善于与游客勾通,且洞悉游客对带半强制性的旅游购物抱有反感的心态,以她的坦诚和她巧妙的与游客勾通的方式,一下子就消除了全车游客对旅游购物的反感,一下子就拉近了她与全车游客心理上的距离,迎得了全车游客的同情与理解。由此看出坦诚与沟通在人际关系甚至事业成败中的巨大作用。

大巴车快速北行,公路两旁不是山地就是草原都带着草绿色,这是一种充满生气的柔和色彩,草原上偶尔也能见到白色的绵羊和或黑或白或黑白相间披一身飘怱长毛的牦牛,很少见到村落和游牧帐篷,充分显现出了西藏地域的广阔和人烟的稀少,车开出一个多小时后在公路的西边出现了一排雄伟壮观的大雪山李小姐介绍其中最高的那一座雪山便是念青唐古拉山海拔7111米的主峰,我朝它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延綿不绝的高大雪山之中,在远处、在天空瞬息万变的或浓或淡或灰白色的云雾之中,依稀可见一座高大的被白雪覆盖的雪山神秘的身影,昂然傲立在念青唐古拉山的群山峻岭之中,我想这大概就是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吧!车到当雄稍事停留,李小姐告诉大家在这里停15分钟,可以下车活动一下筋骨或去卫生间方便,也可以到商店购买食品或矿泉水。由于我事先早己备足了食品和瓶装水,便下车活动了一下,感觉这里比拉萨要冷,连忙在衬衫外加了一件羊毛背心。15分钟后继续上路,大约开了将近三个小时后,前面的公路上出现了一座牌坊,车在牌坊旁的停车场停下,在等李小姐去牌坊旁的“纳木措旅游售票处”购买门票的空闲时间,游容们纷纷下车活动身体,只见牌坊两侧,一侧是停车场,一侧有一道两米多高用石灰浆涮白了的墙,墙体上用铁红漆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世界之最─纳木措”,这几个字的下方有一排英文字“The Highest Lake in The World─Namtso”。(直译就是:“世界最高的湖─纳末措”) 。售票处窗口上也有一块红底黄字的招牌,上面写有;纳木措─念青唐古拉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字样,下面也有相同意思的英文字,牌坊是典型的藏式风格,在它的后面,还立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兰天白云和蔚兰色的湖面的背景上写着“欢迎您来旅游现光。距纳木措札西半岛52公里”。我感到奇怪的是所有的广告、指示牌上居然看不到一个藏文,当局不是对国内国外大肄宣传他们在西藏努力保护和发展西藏的传统文化吗?怎么竟把藏文都“忘”掉了?

待李小姐购好门票后,大巴车又一路迂回往上开行,大约又开了卄多公里,到达一处山口,这便是念青唐古拉山著名的海拔5190米的纳根山口,这里有个检查站停了几部标有“公安”字样的警车,大巴停下来导游李小姐到检查站办理了例行的登记手续,并告诉我们可以下车拍照,这里因位置高可以拍到不少远眺纳木措和念青唐古拉山群峰的美景,我刚拿起相机一下车,便被迎面刮来的一阵強烈的冷风吹得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颤,身上立刻冒起鸡皮疙瘩,我连忙退回车内从背包里取出羊毛衫穿上。经此“全副武装”之后才下车,站在纳根山口迎着迎面吹来的凛冽寒风,举目远眺卄来公里外(纳根山口下到纳本措札西半岛湖边的公路蜿蜓曲折约有30公里) 山脚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措(海拔4718米),在群山环抱下的一大片淡绿色的草原中部躺着一长片蔚兰色的水域,这就是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面积达1940平方公里藏民心目中的圣湖“纳木措”。大概由于地势高、距离远的缘故,它看上去似乎并没有这么大,在它的东南面便是终年积雪不化的念青唐古拉山海拔7111米的主峰,湖的周围是一大片宽阔的高原草地。纳根山口的石堆上用绳索拉滿了五颜六色的经幡,其密度之大连整座石堆都被这些五颜六色的经幡所覆盖。此外在凡是较高的地方,如电杆甚至变压器杆上都用绳索拉滿了各种颜色的经幡,这些经幡在猎猎寒风吹动之下噼啪作响,听到这种声音更让人平添了几分寒意,我心想夏天的纳根山口气候条件尚且如此恶劣,冬天那就更是我们南方人无法承受的了。

上车后便慢慢往纳木措湖边开去,因沿途弯急坡陡,所以隨处都立有“限速30公里/h”的警示牌。路的两侧都是丘陵和草原,不时也能遇到牛羊群,但鲜见散落在草原上的藏族民居,也许是该地辟为旅游区后,当局为便于管理,把原住藏民迁出了该地区吧!

大约经过了40分钟左右旅游大巴终于开到了一个大型停车场,这里早己停滿了上百辆各种不同的车辆,停车后李小姐告诉我们记好车牌号码和停车位置,还要我们记住她的手机号码,让我们自由参观游览,一个半小时后再集合上车返回。一下车就见数以十计的小店铺出售各种旅游纪念品、食品、西藏特产……等,与我们在八廓街所见差不多,价格也相近,为保持景区环境还有一排收费厕所,每人每次一元。停车场距扎西半岛纳木措湖边还有约1.5公里路程,我见一旁有许多装饰华丽的马匹出租,一打听才知道要到一个专门的门面去买骑马票,游人不能与有马的藏民直接打交道,原来是为了防止当地出租马的藏民彼此之间恶性竟争,导致租金下降影响藏民收入而採取的措施,不知是藏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还是当局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的一个类似旅游马出租公司的机构。鉴于当局对所有民间组织都抱有一贯的恐懼和反对态度,我估计后者的可能性较大,这样不仅可以把这种经济组织牢牢地掌控在当局手里以防止其走向政治化,还可以安排一批官员从中榨取一些藏民的血汗钱,我由一位我向她询问租马事宜的藏族女士带领我到了游客骑马的售票处,花了卄元钱买好票后,一位工作人员将我带到一位牵着一匹马在那里等候的11─12岁藏族小男孩那里,对我说:“你就骑他的马吧!”这位藏族小男孩表现出高兴的样子,我看那里的马都是被称之为“川马”的那种个头很小、善于爬山、在云贵川等地山区常见的小马,马鞍及马头上的装饰都很漂亮,我是平生头一次骑马自然感到新奇,他教我手扶在马鞍的扶手上,左脚踏在马镫上,右脚用力往地上一蹬,就势一跨便骑上去了,由于此马较矮小,我如法炮制很轻松便骑上去了。

刚走不远,这位小藏童便对我说:“我给您照张像吧!留作纪念”我连忙说好,就将相机交给他,他帮我照后就对我说:“您骑在马上不好照,而且又照不到自己,您要在什么地方照就由我来替您照吧!”我见他照像手法很娴熟,大概是经常替骑他的马的游人照像的缘故,所以也没有多想便答应了。

我骑在马上慢慢朝湖边走去,遇到好的镜头便叫小藏童给我拍照。从停车场走到距湖边大约还有一半路程的样子,怱见纳木措西南角上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上缭绕的云雾已经散去,明媚的阳光照在白雪皚皚的主峰上,主峰反射出耀眼的白色光辉,我连忙叫赶马的藏童把像机拿给我拍下了这帧珍贵的照片。当我骑马到达湖边举目四顾,这才感觉到纳木措的壮阔与浩渺,由于风很大,翠兰色的湖面上泛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一路上和湖边上都有许多游客,路的右侧是一排陡峭的石山,一直伸延到湖边,山脚下有不少山洞,据当地藏人说那些山洞住有不少在山洞里修行的苦行僧,他们长年在那些山洞里修行,旅游季节靠游人的布施维持生活,旅游淡季游人稀少时便靠当地藏民布施为生。

纳木措为咸水湖,湖内多特有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由于藏民视鱼为神物不食鱼,使湖内鱼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由于其水源主要来自四周雪山融化的雪水,水温很低,我曾在湖水里洗手以试探其水温,尽管时值夏季又是晴天仍感到一种刺骨的寒冷。

在纳木措及其周围高寒地区如此严酷的自然条件之下,除了湖里的细鳞鱼、无鳞鱼、岸上草原上的野草、苔藓、夏季飞来的候鸟和夏季从外地赶来放牧的牛羊之外,恐怕没有其他动植物能终年在这里生存繁衍。然而与停车场附近在此谋生的老年藏民交谈方知,原来纳木措地区尽管气候条件恶劣,但不乏水草,所以这周围还有狗熊、野牛、野驴、岩羊、狐狸、獐、麝、旱獭和鼠类出没。此外这里还出产珍贵的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中药材。我一方面惊叹于这些动物生存能力如此之顽强,另一方面也想起在敦煌时黄君说过的“水是生命之源”确是至理名言,有水就有草有苔藓和其他植物;有植物就有昆虫,有昆虫就有鼠类、鸟类;有鼠类鸟类就有爬行类和较大型的动物野牛、野羊、野骆驼、野驴;有了这此大型食草动物就有了食肉动物,野狼、熊、雪豹。因为有了水就会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食物链,形成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生态系统。

当我在湖边骑在马上漫步又下马观赏了一番或近或远的湖光山色、拍了许多照片之后,一看时间离规定集合登车的时间只剩下半小时了,就骑与往回走,到停车场下马时,小藏童提出要我再付他拾块钱,说是帮我照像的劳务费,我感到有点意外,但转念一想他这次赶马隨我到湖边游览,不知从售票的收入里能分到多少?他小小年纪书也没有读,就出来谋生也不容易,就拿了拾块钱给他,他很高兴,我想这应该是属他个人的“外水”不须上交的吧!和小藏童告别后,我按照记忆中停车的大概位置和车牌号码很快就找到了我们剩坐的大巴,导游李小姐早已在车门外等候,同车的游客也陸续返回到车上,约定的时刻到了,李小姐上车清点人数时发现只有一位坐在我旁边位子上的女士还没有来,李小姐连忙用手机与她联系,不料这位女士为湖边的美景所倾倒仍在湖边浏连忘返,经李小姐告知全车的游客都在等她一个人,她才答应马上赶来,结果我们一车人在车上白白等了她卄多分钟她才气喘噓嘘地赶到车上,因为她没有骑马,湖边到停车场虽只有1.5公里、坡度又不大,但都是松散的沙石走起来很费力,又是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高原,走快一点便会呼吸急促,该女士上车后马上召来车上游客们的一片抱怨,李小组大概已不是第一次遇到类似情况,连忙笑着对该女士说:“您耽误了大家这么多时间应该受罚,大家说该不该罚?”车上的游客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叫到:“该罚!”李小姐又说:“罚她为我们唱一首歌好不好?”大家一片欢呼连连拍手说:“好!”这位女士一边为耽误大家的时间表示谦意,一边表示愿意受罚,为大家唱了一首流行歌,引来大家一片掌声,一场本来可能演化成一场激烈的互相争吵的矛盾,便这样被李小姐巧妙地化解为搏得全车游客一片掌声和欢呼声的“文艺表演”,一下子让全车游客把对那位耽误大家时间的女士的不滿和指责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一种欢快的氛围又充滿了全车和整个旅途。李小姐化解这类矛盾手法之高明老道不得不令人佩服。

2010年8月30日补记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一真溅雪:敦煌、雪域高原纪行(十一)

 

青藏高原(网络图片)


─旅行的真谛除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行所未行和食所未食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所未思。─

据拉萨旅游主管部门对外声称:为保证游人的安全、健康和保护布达拉宫内珍贵文物,将布达拉宫日接待游客的数量限制在2300人/日之内,以布达拉宫内参观的游人的密度和行走速度来估计,肯定要大大超过2300人/日的限额。我们不仿来作一个大概的估祘:在布达拉宫13万平米的建筑面积之中,向游人开放参观的面积只按10%计算也有1.3万多平米、开放展出面积中游人的宻度按每10平米一人祘(实际上宫内游人的密度要远远大于这一数字),那么宫内平均任何时候都有一千三百多人在参观、每批游人在宫内参观的平均时间按规定的上限2小时祘、布达拉宫每天开放的时间为上午9时─下午16时最后一批游人进内参观,最后这批游人要到下午18时才参观完,所以每天参观的实际时间为9个小时,那么9小时内共有4.5批人参观,全天总计为:1300人/批×4.5批=5850人,这是按最保守的统计平均方法的估计,实际上每天参观布达拉宫的人数远不止这么多。

从布达拉宫参观完出來后,顺着之字形的石板斜坡路一路往下走就觉得十分轻松了,到了宫下的空地里用手机与王小姐他们一行联系,得知他们也刚参观完了,我们很快便汇合到一起,我们一路从布达拉宫沿北京路往邮政宾馆漫步,王小姐把我们送到邮政宾馆后便告辞了,走前她对我们说:明日旅游的项目是去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纳木措”游览,路途较远订在早上6点半出发,鉴于国人不能与外籍人士同团、同车的规定,我和大外甥他们必须分开走,大外甥父子和王小姐将同乘一辆王小姐公司的越野车前往纳木措,而我只能与其他国内游人一起乘王小姐公司的旅游大巴一起前往纳木措,王小姐把旅游大巴上导游李小姐的手机号码告诉了我,说明早李导游会与我联系登车事宜。回到宾馆房间已感到十分疲倦,泡了一杯茶躺在床上边看电视边休息,不久王先生打来电话请我们一起到一家有名的餐厅晚餐,并说他的一位姑父刚从浙江飞抵拉萨,请我们一起为他这位姑父接风洗尘。傍晚六点多,王先生一行已在宾馆大堂等候我们,然后大家一起乘车到王先生预订的餐厅就餐,除了那三位四川基建老板没有来之外,还是昨天一起吃晚餐的那些人,只增加了王先生的姑父,王先生的这位姑父年纪将近五十岁,也是一位商人,第一次到西藏,王先生问他初到西藏感觉如何?有无高原反应?他当时说感觉很好,没有什么不适的反应。晚餐谈话的内容大都与布达拉宫、大昭寺及王先生他们的公司有关。那天的西藏日报上正好登载了王先王他们公司投标的那块他们擬建豪华宾馆、酒店的地皮,他们公司中标的消息,王先生、他的内兄、姨妹都十分高兴,我们也举杯为他们祝贺,席间大外甥又把他那番吃饭是个涉及哲学、神学和科学的问题的宏论大发了一番,这番宏论我早己领教过多次,已经习以为常,但对头一次听到这番宏论的王先生他们,这番宏论还是令他们感到新奇,其他的谈话无非是由大外甥介绍王先生女儿在美国留学的情况,及大外甥在美国如何照顾王先生女儿等等,每当至此王先生都要举杯感谢大外甥对他女儿的关照,王先生的内兄也举杯对大外甥表示,他女儿今后赴美留学还望大外甥多多关照,大外甥当然是连声应允。

晚餐后王先生知道我们明天要早行,就对我们说:“今晚就不安排什么活动了,早点休息”,他把我们送到宾馆就告辞了。我们见时间还早,明早又来不及吃早餐,便在街上转了一圈,一方面欣赏拉萨的夜景,顺便也买些点心和饮料以作明日的早餐和饮水。现在的拉萨晚上与内地城市无异,也是一片灯火辉煌的景象。买好食品饮料回到宾馆,洗漱完,把手机闹钟调到早上六点后就早早上床休息。

这晚由于登布达拉宫比较累,另外来了一天多,对当地的环境比刚来时也习惯了一些,所以不象昨晚那样久久不能入睡,而是刚趟下不久便已酣然入梦。次日早上六点闹钟刚响就起床洗漱,大外甥父子也按时起来了,我们每人服了一支黄君给我们准备的那种抗高原反应的口服液,因为听导游说此去纳木措地势比拉萨达要高一千四、五百米,途经的念青唐古拉山的纳根山口海拔高达5190米,据说那里的风很大,气温也很低,我在衬衫里面加了一件棉毛衫,又在隨身背包里放了一件羊毛背心和一件羊毛衫,并要大外甥父子也把带来的厚衣服都带上。

六点半钟我们准时到大堂等候,一会儿王小姐公司的越野车就到了,王小姐告诉我接我的旅游大巴马上就到,他们先走一步。十分钟后我接到大巴上导游李小姐的电话说车己到宾馆门口,我揹上背包出门上了大巴,旅游车在拉萨市区又接了几位游客后,车上己座无虚席,车离开拉萨市区,沿青藏公路一路北行,此时导游李小姐(卅来岁)作了自我升绍,她乃广西人氏在拉萨从事导游工作己有五年多,每年五月初至十月底在西藏从事导游工作,十一月初到次年四月底在安微、江苏、浙江一带做导游,她坦言此行按旅游公司的规定要参观两、三个购物点,这是公司给她规定的任务,她恳请各位旅客配合到这两、三个购物点去参观购物,即使不购任何东西,她也表示衷心感谢,如蒙各位在这些购物点购买自己喜爱的商品,她和大巴的司机都会十分感谢,并请游客将自己的购物付款单交给她,因为她和司机二人将从公司分得付款单上金额的8%作为对她和司机的奖励,她坦言她和司机在旅游公司的基本工资都很低,从游客购物上所分得的8%才是他和司机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她这么一说,一向对旅游购物很反感的游客(包括我在内)对旅游购物的反感顿时烟销云散,游客们纷纷对李小姐和司机表示了理解与同情,也表示只要不影响主要景点的参观游览,我们都乐意到规定的购物点参观,如有自己中意、价格又合适的的商品也会乐意购买。

我惊异于导游李小姐的坦诚、善于与游客勾通,且洞悉游客对带半强制性的旅游购物抱有反感的心态,以她的坦诚和她巧妙的与游客勾通的方式,一下子就消除了全车游客对旅游购物的反感,一下子就拉近了她与全车游客心理上的距离,迎得了全车游客的同情与理解。由此看出坦诚与沟通在人际关系甚至事业成败中的巨大作用。

大巴车快速北行,公路两旁不是山地就是草原都带着草绿色,这是一种充满生气的柔和色彩,草原上偶尔也能见到白色的绵羊和或黑或白或黑白相间披一身飘怱长毛的牦牛,很少见到村落和游牧帐篷,充分显现出了西藏地域的广阔和人烟的稀少,车开出一个多小时后在公路的西边出现了一排雄伟壮观的大雪山李小姐介绍其中最高的那一座雪山便是念青唐古拉山海拔7111米的主峰,我朝它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延綿不绝的高大雪山之中,在远处、在天空瞬息万变的或浓或淡或灰白色的云雾之中,依稀可见一座高大的被白雪覆盖的雪山神秘的身影,昂然傲立在念青唐古拉山的群山峻岭之中,我想这大概就是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吧!车到当雄稍事停留,李小姐告诉大家在这里停15分钟,可以下车活动一下筋骨或去卫生间方便,也可以到商店购买食品或矿泉水。由于我事先早己备足了食品和瓶装水,便下车活动了一下,感觉这里比拉萨要冷,连忙在衬衫外加了一件羊毛背心。15分钟后继续上路,大约开了将近三个小时后,前面的公路上出现了一座牌坊,车在牌坊旁的停车场停下,在等李小姐去牌坊旁的“纳木措旅游售票处”购买门票的空闲时间,游容们纷纷下车活动身体,只见牌坊两侧,一侧是停车场,一侧有一道两米多高用石灰浆涮白了的墙,墙体上用铁红漆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世界之最─纳木措”,这几个字的下方有一排英文字“The Highest Lake in The World─Namtso”。(直译就是:“世界最高的湖─纳末措”) 。售票处窗口上也有一块红底黄字的招牌,上面写有;纳木措─念青唐古拉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字样,下面也有相同意思的英文字,牌坊是典型的藏式风格,在它的后面,还立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兰天白云和蔚兰色的湖面的背景上写着“欢迎您来旅游现光。距纳木措札西半岛52公里”。我感到奇怪的是所有的广告、指示牌上居然看不到一个藏文,当局不是对国内国外大肄宣传他们在西藏努力保护和发展西藏的传统文化吗?怎么竟把藏文都“忘”掉了?

待李小姐购好门票后,大巴车又一路迂回往上开行,大约又开了卄多公里,到达一处山口,这便是念青唐古拉山著名的海拔5190米的纳根山口,这里有个检查站停了几部标有“公安”字样的警车,大巴停下来导游李小姐到检查站办理了例行的登记手续,并告诉我们可以下车拍照,这里因位置高可以拍到不少远眺纳木措和念青唐古拉山群峰的美景,我刚拿起相机一下车,便被迎面刮来的一阵強烈的冷风吹得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颤,身上立刻冒起鸡皮疙瘩,我连忙退回车内从背包里取出羊毛衫穿上。经此“全副武装”之后才下车,站在纳根山口迎着迎面吹来的凛冽寒风,举目远眺卄来公里外(纳根山口下到纳本措札西半岛湖边的公路蜿蜓曲折约有30公里) 山脚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措(海拔4718米),在群山环抱下的一大片淡绿色的草原中部躺着一长片蔚兰色的水域,这就是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面积达1940平方公里藏民心目中的圣湖“纳木措”。大概由于地势高、距离远的缘故,它看上去似乎并没有这么大,在它的东南面便是终年积雪不化的念青唐古拉山海拔7111米的主峰,湖的周围是一大片宽阔的高原草地。纳根山口的石堆上用绳索拉滿了五颜六色的经幡,其密度之大连整座石堆都被这些五颜六色的经幡所覆盖。此外在凡是较高的地方,如电杆甚至变压器杆上都用绳索拉滿了各种颜色的经幡,这些经幡在猎猎寒风吹动之下噼啪作响,听到这种声音更让人平添了几分寒意,我心想夏天的纳根山口气候条件尚且如此恶劣,冬天那就更是我们南方人无法承受的了。

上车后便慢慢往纳木措湖边开去,因沿途弯急坡陡,所以隨处都立有“限速30公里/h”的警示牌。路的两侧都是丘陵和草原,不时也能遇到牛羊群,但鲜见散落在草原上的藏族民居,也许是该地辟为旅游区后,当局为便于管理,把原住藏民迁出了该地区吧!

大约经过了40分钟左右旅游大巴终于开到了一个大型停车场,这里早己停滿了上百辆各种不同的车辆,停车后李小姐告诉我们记好车牌号码和停车位置,还要我们记住她的手机号码,让我们自由参观游览,一个半小时后再集合上车返回。一下车就见数以十计的小店铺出售各种旅游纪念品、食品、西藏特产……等,与我们在八廓街所见差不多,价格也相近,为保持景区环境还有一排收费厕所,每人每次一元。停车场距扎西半岛纳木措湖边还有约1.5公里路程,我见一旁有许多装饰华丽的马匹出租,一打听才知道要到一个专门的门面去买骑马票,游人不能与有马的藏民直接打交道,原来是为了防止当地出租马的藏民彼此之间恶性竟争,导致租金下降影响藏民收入而採取的措施,不知是藏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还是当局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的一个类似旅游马出租公司的机构。鉴于当局对所有民间组织都抱有一贯的恐懼和反对态度,我估计后者的可能性较大,这样不仅可以把这种经济组织牢牢地掌控在当局手里以防止其走向政治化,还可以安排一批官员从中榨取一些藏民的血汗钱,我由一位我向她询问租马事宜的藏族女士带领我到了游客骑马的售票处,花了卄元钱买好票后,一位工作人员将我带到一位牵着一匹马在那里等候的11─12岁藏族小男孩那里,对我说:“你就骑他的马吧!”这位藏族小男孩表现出高兴的样子,我看那里的马都是被称之为“川马”的那种个头很小、善于爬山、在云贵川等地山区常见的小马,马鞍及马头上的装饰都很漂亮,我是平生头一次骑马自然感到新奇,他教我手扶在马鞍的扶手上,左脚踏在马镫上,右脚用力往地上一蹬,就势一跨便骑上去了,由于此马较矮小,我如法炮制很轻松便骑上去了。

刚走不远,这位小藏童便对我说:“我给您照张像吧!留作纪念”我连忙说好,就将相机交给他,他帮我照后就对我说:“您骑在马上不好照,而且又照不到自己,您要在什么地方照就由我来替您照吧!”我见他照像手法很娴熟,大概是经常替骑他的马的游人照像的缘故,所以也没有多想便答应了。

我骑在马上慢慢朝湖边走去,遇到好的镜头便叫小藏童给我拍照。从停车场走到距湖边大约还有一半路程的样子,怱见纳木措西南角上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上缭绕的云雾已经散去,明媚的阳光照在白雪皚皚的主峰上,主峰反射出耀眼的白色光辉,我连忙叫赶马的藏童把像机拿给我拍下了这帧珍贵的照片。当我骑马到达湖边举目四顾,这才感觉到纳木措的壮阔与浩渺,由于风很大,翠兰色的湖面上泛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一路上和湖边上都有许多游客,路的右侧是一排陡峭的石山,一直伸延到湖边,山脚下有不少山洞,据当地藏人说那些山洞住有不少在山洞里修行的苦行僧,他们长年在那些山洞里修行,旅游季节靠游人的布施维持生活,旅游淡季游人稀少时便靠当地藏民布施为生。

纳木措为咸水湖,湖内多特有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由于藏民视鱼为神物不食鱼,使湖内鱼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由于其水源主要来自四周雪山融化的雪水,水温很低,我曾在湖水里洗手以试探其水温,尽管时值夏季又是晴天仍感到一种刺骨的寒冷。

在纳木措及其周围高寒地区如此严酷的自然条件之下,除了湖里的细鳞鱼、无鳞鱼、岸上草原上的野草、苔藓、夏季飞来的候鸟和夏季从外地赶来放牧的牛羊之外,恐怕没有其他动植物能终年在这里生存繁衍。然而与停车场附近在此谋生的老年藏民交谈方知,原来纳木措地区尽管气候条件恶劣,但不乏水草,所以这周围还有狗熊、野牛、野驴、岩羊、狐狸、獐、麝、旱獭和鼠类出没。此外这里还出产珍贵的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中药材。我一方面惊叹于这些动物生存能力如此之顽强,另一方面也想起在敦煌时黄君说过的“水是生命之源”确是至理名言,有水就有草有苔藓和其他植物;有植物就有昆虫,有昆虫就有鼠类、鸟类;有鼠类鸟类就有爬行类和较大型的动物野牛、野羊、野骆驼、野驴;有了这此大型食草动物就有了食肉动物,野狼、熊、雪豹。因为有了水就会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食物链,形成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生态系统。

当我在湖边骑在马上漫步又下马观赏了一番或近或远的湖光山色、拍了许多照片之后,一看时间离规定集合登车的时间只剩下半小时了,就骑与往回走,到停车场下马时,小藏童提出要我再付他拾块钱,说是帮我照像的劳务费,我感到有点意外,但转念一想他这次赶马隨我到湖边游览,不知从售票的收入里能分到多少?他小小年纪书也没有读,就出来谋生也不容易,就拿了拾块钱给他,他很高兴,我想这应该是属他个人的“外水”不须上交的吧!和小藏童告别后,我按照记忆中停车的大概位置和车牌号码很快就找到了我们剩坐的大巴,导游李小姐早已在车门外等候,同车的游客也陸续返回到车上,约定的时刻到了,李小姐上车清点人数时发现只有一位坐在我旁边位子上的女士还没有来,李小姐连忙用手机与她联系,不料这位女士为湖边的美景所倾倒仍在湖边浏连忘返,经李小姐告知全车的游客都在等她一个人,她才答应马上赶来,结果我们一车人在车上白白等了她卄多分钟她才气喘噓嘘地赶到车上,因为她没有骑马,湖边到停车场虽只有1.5公里、坡度又不大,但都是松散的沙石走起来很费力,又是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高原,走快一点便会呼吸急促,该女士上车后马上召来车上游客们的一片抱怨,李小组大概已不是第一次遇到类似情况,连忙笑着对该女士说:“您耽误了大家这么多时间应该受罚,大家说该不该罚?”车上的游客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叫到:“该罚!”李小姐又说:“罚她为我们唱一首歌好不好?”大家一片欢呼连连拍手说:“好!”这位女士一边为耽误大家的时间表示谦意,一边表示愿意受罚,为大家唱了一首流行歌,引来大家一片掌声,一场本来可能演化成一场激烈的互相争吵的矛盾,便这样被李小姐巧妙地化解为搏得全车游客一片掌声和欢呼声的“文艺表演”,一下子让全车游客把对那位耽误大家时间的女士的不滿和指责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一种欢快的氛围又充滿了全车和整个旅途。李小姐化解这类矛盾手法之高明老道不得不令人佩服。

2010年8月30日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