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不远”诱发权力寻租

 


最新出版的《廉政瞭望》杂志发表文章,披露中国官员流动路径以及频繁调动的内在原因。指出在一些地(市),流行“官到处级止,人到50休”之说。文章强调,中国官员流动频繁不利地方科学发展,容易诱发官员浮躁心态,制造权力寻租空间。


年龄压力产生“加速度”


文章指出,中共中央早在1999年就制定了《党政官员交流工作暂行规定》;在后来发布的《深化官员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重申要“推进党政官员交流工作”;2006年8月又正式发布《党政官员交流工作规定》,这样一个有利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符合现代政治理念的制度设计。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给地方组织部门施加了压力,客观上促使其加快年轻官员提拔的速度。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23岁大学毕业进入党政机关的公务员,按常规一步不拉从办事员升到正处少说也得到40岁,这在大机关也是少数,基层自然更少。如果要培养40岁左右的厅级官员甚至省级官员,必然要加快提拔速度。


提拔与流动两者间这种若隐若现的正比关系,挑动了一些官员流动的神经;而一些地方年龄一刀切的政策,更是大大激发官员流动的冲动。在一些地(市),流行“官到处级止,人到50休”之说。因此官员每在进入“临界年龄”之时,都有“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的紧迫感,抓紧时间跑官、要官。


流动中的现实历史法则


从现实看,一些本身立意良好的制度规定,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成为推动快速流动之因。同时,一些地方官员调整存在“推磨转圈”式的“游戏规则”,“官员一般必须从小县干到大县,从穷县干到富县,从离中心城市远的县干到近的县。”这种平级流动即便只是作为一种短暂过渡,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官员的流动频繁。


通常,向上流动是官员的必然追求;但在很多的时候,一些官员虽然表现优异、政绩突出,但一时之间未必有足够的上级职位空缺提供。这个时候上级部门便通过平级但是更具实惠的岗位调整,作为一种奖励和慰藉。譬如从穷县到富县、从小区到大区、从清水衙门到实权部门。这是造成官员流动的又一个原因。


制度缺陷造就流动空间


按照有关法律、章程的规定,县以上党委、政府每届任期五年,乡镇党委、政府每届任期三年。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中心主任任建明说:“其实,官员流动过快的问题,随着任期制的真正实行就彻底解决了。但事实上,中国官员实行的是无明确任期的非终身制。”


中央党校教授梁妍慧说:“到底什么是‘有必要’,党章中没有明确。规定太过原则,没有实施细则,在实际操作中,偶然就成为必然,随意也被当作正常。”


缺少权威有效的组织实施体系,也是任期制在现实中执行难的原因。任期制没有被作为官员制度改革的硬任务下达,没有自上而下的约束力,因而成了各地的“自选动作”,实施与否、如何实施主要取决于领导层的主观意见。而在现有的领导思维和领导方式下,任期制“流产”是意料中事。


从理论上说,选任制官员应该对选举人负责,在确定的任期内履行自己的职责;特殊情况下的职务流动,也应该由选举人决定,至少应征求或听取选举人的意见。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官员的职务变动完全操纵在上级部门手中。


不利地方科学发展


有人说,现在的地方官员是“任重道不远”。为什么这么说?一个地方一把手的任务是非常之重的,领导着几十上百万人搞建设奔小康,然而,给他的时间却非常之短。特别是县(市、区)一级,一两年就换一茬人,情况还没摸透,就又调走了。


基层很多官员民众对一任领导一个思路、一届班子换个目标的做法非常反感。他们说,一个地方的发展好比前行的列车,如果经常转向和刹车的话,何谈科学发展?每任领导都想树形象、出政绩,却往往造成劳民伤财,无所适从:不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而是“贻误时机,反复折腾”;不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是“前任政绩,后任包袱”。在地方主官走马灯式的调整中,一地经济发展和一方民众福祉,便成为了个人升迁的“垫脚石”。


诱发官员浮躁心态


一把手流动过快,会造成当地官员队伍的不稳定。由于每个一把手的政治素质不一,工作思路有别,性情好恶各异,其识人、用人的标准当然也就各有“尺码”了。一把手换了,中层官员一般也要动一动;中层官员动了,也往往会引起一个单位内部人员的变动和调整。因此,地方一把手的变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官员队伍中产生一个“换岗症候群”。


专家指出,随意无序的官员流动,破坏了正常的职务晋升规则,强化了“权从上来”“官位官授”的人治意识,下属把个人前程命运寄托在上级身上,客观上形成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官员都在想,只要领导高兴,说不定哪天就提拔了。于是把大部分心思精力放在揣摩上级意图、讨领导欢心上,而不是踏踏实实去干工作、办实事。


文章最后指出,没有可预知的确定任期,只求即时显效,多搞能引起上级领导注意的短期行为、政绩工程,几乎是最符合官员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民众反映许多地方官一上任,琢磨的就是怎么尽快出政绩、造舆论、树典型,为升迁积蓄资本。或者,一任官员一张蓝图也是这个道理。因为若不另起炉灶,而是一张蓝图画到底,又岂能显出自己的水平和政绩来。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任重道不远”诱发权力寻租

 


最新出版的《廉政瞭望》杂志发表文章,披露中国官员流动路径以及频繁调动的内在原因。指出在一些地(市),流行“官到处级止,人到50休”之说。文章强调,中国官员流动频繁不利地方科学发展,容易诱发官员浮躁心态,制造权力寻租空间。


年龄压力产生“加速度”


文章指出,中共中央早在1999年就制定了《党政官员交流工作暂行规定》;在后来发布的《深化官员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重申要“推进党政官员交流工作”;2006年8月又正式发布《党政官员交流工作规定》,这样一个有利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符合现代政治理念的制度设计。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给地方组织部门施加了压力,客观上促使其加快年轻官员提拔的速度。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23岁大学毕业进入党政机关的公务员,按常规一步不拉从办事员升到正处少说也得到40岁,这在大机关也是少数,基层自然更少。如果要培养40岁左右的厅级官员甚至省级官员,必然要加快提拔速度。


提拔与流动两者间这种若隐若现的正比关系,挑动了一些官员流动的神经;而一些地方年龄一刀切的政策,更是大大激发官员流动的冲动。在一些地(市),流行“官到处级止,人到50休”之说。因此官员每在进入“临界年龄”之时,都有“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的紧迫感,抓紧时间跑官、要官。


流动中的现实历史法则


从现实看,一些本身立意良好的制度规定,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成为推动快速流动之因。同时,一些地方官员调整存在“推磨转圈”式的“游戏规则”,“官员一般必须从小县干到大县,从穷县干到富县,从离中心城市远的县干到近的县。”这种平级流动即便只是作为一种短暂过渡,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官员的流动频繁。


通常,向上流动是官员的必然追求;但在很多的时候,一些官员虽然表现优异、政绩突出,但一时之间未必有足够的上级职位空缺提供。这个时候上级部门便通过平级但是更具实惠的岗位调整,作为一种奖励和慰藉。譬如从穷县到富县、从小区到大区、从清水衙门到实权部门。这是造成官员流动的又一个原因。


制度缺陷造就流动空间


按照有关法律、章程的规定,县以上党委、政府每届任期五年,乡镇党委、政府每届任期三年。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中心主任任建明说:“其实,官员流动过快的问题,随着任期制的真正实行就彻底解决了。但事实上,中国官员实行的是无明确任期的非终身制。”


中央党校教授梁妍慧说:“到底什么是‘有必要’,党章中没有明确。规定太过原则,没有实施细则,在实际操作中,偶然就成为必然,随意也被当作正常。”


缺少权威有效的组织实施体系,也是任期制在现实中执行难的原因。任期制没有被作为官员制度改革的硬任务下达,没有自上而下的约束力,因而成了各地的“自选动作”,实施与否、如何实施主要取决于领导层的主观意见。而在现有的领导思维和领导方式下,任期制“流产”是意料中事。


从理论上说,选任制官员应该对选举人负责,在确定的任期内履行自己的职责;特殊情况下的职务流动,也应该由选举人决定,至少应征求或听取选举人的意见。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官员的职务变动完全操纵在上级部门手中。


不利地方科学发展


有人说,现在的地方官员是“任重道不远”。为什么这么说?一个地方一把手的任务是非常之重的,领导着几十上百万人搞建设奔小康,然而,给他的时间却非常之短。特别是县(市、区)一级,一两年就换一茬人,情况还没摸透,就又调走了。


基层很多官员民众对一任领导一个思路、一届班子换个目标的做法非常反感。他们说,一个地方的发展好比前行的列车,如果经常转向和刹车的话,何谈科学发展?每任领导都想树形象、出政绩,却往往造成劳民伤财,无所适从:不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而是“贻误时机,反复折腾”;不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是“前任政绩,后任包袱”。在地方主官走马灯式的调整中,一地经济发展和一方民众福祉,便成为了个人升迁的“垫脚石”。


诱发官员浮躁心态


一把手流动过快,会造成当地官员队伍的不稳定。由于每个一把手的政治素质不一,工作思路有别,性情好恶各异,其识人、用人的标准当然也就各有“尺码”了。一把手换了,中层官员一般也要动一动;中层官员动了,也往往会引起一个单位内部人员的变动和调整。因此,地方一把手的变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官员队伍中产生一个“换岗症候群”。


专家指出,随意无序的官员流动,破坏了正常的职务晋升规则,强化了“权从上来”“官位官授”的人治意识,下属把个人前程命运寄托在上级身上,客观上形成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官员都在想,只要领导高兴,说不定哪天就提拔了。于是把大部分心思精力放在揣摩上级意图、讨领导欢心上,而不是踏踏实实去干工作、办实事。


文章最后指出,没有可预知的确定任期,只求即时显效,多搞能引起上级领导注意的短期行为、政绩工程,几乎是最符合官员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民众反映许多地方官一上任,琢磨的就是怎么尽快出政绩、造舆论、树典型,为升迁积蓄资本。或者,一任官员一张蓝图也是这个道理。因为若不另起炉灶,而是一张蓝图画到底,又岂能显出自己的水平和政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