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个中国近日遭受近年罕见的风雪吹袭,老百姓生活雪上加霜的是,十三个省市因为缺煤及电网被霜雪压毁,要限量供电。不过,除了天灾,所谓缺煤及停电,其实更多是人祸,也是国务院及中央级大国企利益冲突下,互相博弈、厮杀的结果。
新华社引述国家电力调度中心指出,截至一月二十日,全国煤炭库存量为1773吨,按目前耗用量,仅够维持七天左右,这是历史最低水平。报道引述煤炭运销协会匿名人士说,\"以前山西的煤就可以基本保证电煤需求,现在处于煤炭安全生产整改期间,山西的煤炭产量大量下滑,供应山西本地发电都有困难。\"
国家电网不具名负责人也表示,停电的原因,除了缺煤,跟恶劣天气也有关系,华中华东不少电网就因为结冰而坍塌。\"各地用电量激增,甚至超过夏天的负荷。\"
不过,这些都只是今年冬天缺电或停电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电力供需矛盾,潜藏于两大势力的\"利益\"冲突之下,这两股势力正是以国务院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中央级大型国有企业。
表面上,两者是从属关系,中央级国企是中共附庸,对中央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儿;而且,两者利益应该完全一致,不应存在利益冲突的空间。不过,人体四肢尚有不受大脑指挥的时候,更何况今天的国企,早已不是计划经济年代的国企,特别是大型企业,绝大部分已改成股份制有限公司,且多已上市,国家则是绝对控股的大股东。电力、煤炭、电网、铁道运输等大型国企,就是这种类型,即使没有上市,也要自负盈亏。
这种上市国企,除了要配合中央及国务院的经济政策,负起部分社会及管治责任,更重要的是创造盈利。它们这种追求利润的内在冲动,跟其它民营企业没有分别。在正常情况下,社会责任和追求利润不存在任何冲突,国企自然对中央言听计从,全力配合中央的政策;但是,当遇到特殊情况,特别是中央政策会损害它们利益时,国企就会采取阳奉阴违等方式,暗中抵抗中央的行政命令。
从去年底开始,国务院不断发出干预涨价的行政命令,一月十四日更明确规定,\"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以及地方管理的供电、供气、供水、供暖、城市公交、地铁票价等公用事业价格和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近期一律不提高\".这个\"禁涨令\"主要想保障老百姓的生活,以免他们在高通胀下百上加斤。对中央及国务院而言,这个也是他们保住政权、维持民望的重要手段,也是它的利益所在。
但与此同时,这个\"禁涨令\"也严重损害大部分国企的利益,且绝大部分是垄断性大型国企,因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能源、运输等战略性行业,都是由中央级国企控制。\"禁涨\"本来只需一张内部通告,甚至通过各级党政机关传达中央精神,已能做到,效果或许更好;但中央要让老百姓\"看到\"他们控制物价的努力,才大张其鼓的发出全国通知,以赢取掌声和喝采。
对大型国企来说,他们理应服从这纸禁涨令,否则其董事长、总经理等乌纱不保。不过,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置企业的利润不顾,因而有很大诱因去自导自演的制造供应短缺的假象,以此要挟及对抗中央的禁涨令。过去两年不断出现的汽油短缺,如出一辙:国际油价上涨,但发改委只让国内油价每月涨价一次,令国内与国内油价出现很大落差;而且,由于预期下月的油价继续升高,两大石油巨头于是暂停供油,不仅可减少损失,还可向发改委施压,让油价在下个月有更大的加幅。
同理,由于煤和电的成本不断上涨,煤炭及电力系统的国企却不能涨价,为免亏蚀扩大或盈利减少,他们必会减少煤电供应,也不在乎老百姓生活受到甚么冲击,甚至老百姓怨言愈大,他们的加价筹码就愈多。这正是目前中国经济及民生最吊诡之处!
但无论如何,中国老百姓都是最大的受害者,加价嘛,他们的生活更困顿;不加嘛,又会出现供应短缺!这正是半吊子市场经济的恶果。
本文作者为香港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