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文集》出版,回首80年代改革路

被官方封为伟人的中国共产党退休或已故领导人,通常会得到出版他们文集的隆重待遇。一般来说,除了偶然有一些学者、或受命阅读的党员们,很少有人去读那些讲话和文章的厚厚合订本。

 

但是,1989年被赶下台的赵紫阳被剥夺了这一荣誉。那年,赵紫阳权势强大的顶头上司邓小平支持了保守派,他们曾指责赵紫阳让学生的示威抗议失去了控制。赵紫阳于2005年去世,死时仍是被官方遗弃的人,处于被软禁的状态,即使在现在,党媒也很少提他的名字,他的讲话和文章在中国很难找到,因为他倒台后,大陆禁止发行他的相关作品。

 

但现在,赵紫阳以前同事的一个匿名小组与赵的家人合作,出了一部四卷的《赵紫阳文集》,搜集整理了80年代以来赵紫阳的讲话和文章。他在那段时间里曾帮助引导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反对他逐步让政治自由化的想法的保守派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冲突。

 

虽然汇编者没有将赵紫阳在1989年动荡期间发表的历史性演讲收录进来,但中国大陆的读者仍很难看到这部文集。文集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香港是一座自治城市,不在中共审查员的直接管辖之下。

 

“起步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改变了数以亿计中国人的命运,应该说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人与家庭都和赵紫阳有关,”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甘琦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众所周知,可靠的一手文献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香港出版商在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北京的压力的威胁,尤其是在五名书商失踪、在内地遭拘押之后。但甘琦表示,她不会对出版赵紫阳的文集感到不安,她希望这些著作可以帮助人们理解那个重塑中国的时代。编辑们表示,其中超过90%的内容之前不曾公开发表过。

 

“作为一家立场中立的学术出版机构,中大出版社的工作一切如常,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出版有高质量的学术书籍,”甘琦说。

 

尽管如此,甘琦表示,这些匿名的中国汇编者还是删掉了赵紫阳在1989年所做的重要讲话。当时,武装力量在邓小平授意之下对占据天安门广场的学生抗议者实施清场,随后赵紫阳被迫下台。军队在63进入北京,有许多说法称他们杀死了数以百计的人,并在64日凌晨占领了广场。

 

赵紫阳最后一次以中共领导人身份亮相是在519。那次现身声名远扬。当时,他来到天安门广场,悲伤而含蓄地向抗议者表示,他来得“太晚了”。那次演讲及其他一些讲话并没有收入《赵紫阳文集》。

 

甘琦表示,文集的汇编者有意避开了赵紫阳在天安门抗议活动前后发表的讲话,因为这个问题“太复杂”。她称,出版这套文集的主要目的是“总结改革开放的起步十年的经验教训”。

 

最初阅读这些文字时,我并没有发现任何爆炸性的内幕信息。赵紫阳私下记录自己在位时期事件的回忆录已于2009年出版(尽管在中国大陆依然被禁)。

 

不过,《赵紫阳文集》会增加一些微妙的细节,有助于理解他的那个时代。它们形象地展现出中国领导层面临的一个即使在今天依然存在的挥之不去的问题:如何让经济自由化与支撑共产党政权的意识形态保持一致。

 

80年代,这两大主题之间的冲突变得日益尖锐。1980年,赵紫阳升任国务院总理。这一提拔基于他在西南省份四川取得的成功,在那里他放松了对农业和工业的控制。1987年,他接替胡耀邦,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者因压制异见人士和学生抗议者不利而被邓小平解职。

 

赵紫阳以中共领导人的身份发表的讲话显示出,他试图一边安抚意识形态上的保守派,一边保持经济调整的势头。那些保守派因自由派观念传播和异见的增多而心生警惕。自始至终,赵紫阳还必须让在背后关注着一切的中共元老满意,尤其是邓小平。

 

1987年初开始,邓小平开启了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运动,这种矛盾变得愈发尖锐。“资产阶级自由化”在这里指的是自由派观念和异议。赵紫阳竭力在开展这项运动的同时保持一道防火墙,确保它不会扩大到经济领域,以致扭转市场改革的方向。

 

“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坚决地斗争,同时必须十分注意政策界限,”赵紫阳在19871月发表的演讲中提到。这份讲稿收录在《赵紫阳文集》中。“其实,不改革,也必然会助长资产阶级自由化。”

 

在回忆录中,赵紫阳描述了他慢慢才艰难地意识到,成功的经济改革也需要对中国的政治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让公众更大程度地参与,加强官员问责。他从来都不是一名完全的民主人士,但他逐渐开始认为,中国自上而下的政府制度需要适应时代的变迁。

 

这套文集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些文件要数赵紫阳自198710月开始绘制的政治改革蓝图。在这份计划及与之同时发表的讲话中,赵紫阳提出共产党可以在引入改革的同时依然掌控局面。这些改革可以让党放松日常的政府行政管理,给民众和企业界更多自主权,让他们对自己的事务有发言权。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改革计划中写道。“当然,事前考虑再周全,也难免出点问题。”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赵紫阳文集》出版,回首80年代改革路

被官方封为伟人的中国共产党退休或已故领导人,通常会得到出版他们文集的隆重待遇。一般来说,除了偶然有一些学者、或受命阅读的党员们,很少有人去读那些讲话和文章的厚厚合订本。

 

但是,1989年被赶下台的赵紫阳被剥夺了这一荣誉。那年,赵紫阳权势强大的顶头上司邓小平支持了保守派,他们曾指责赵紫阳让学生的示威抗议失去了控制。赵紫阳于2005年去世,死时仍是被官方遗弃的人,处于被软禁的状态,即使在现在,党媒也很少提他的名字,他的讲话和文章在中国很难找到,因为他倒台后,大陆禁止发行他的相关作品。

 

但现在,赵紫阳以前同事的一个匿名小组与赵的家人合作,出了一部四卷的《赵紫阳文集》,搜集整理了80年代以来赵紫阳的讲话和文章。他在那段时间里曾帮助引导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反对他逐步让政治自由化的想法的保守派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冲突。

 

虽然汇编者没有将赵紫阳在1989年动荡期间发表的历史性演讲收录进来,但中国大陆的读者仍很难看到这部文集。文集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香港是一座自治城市,不在中共审查员的直接管辖之下。

 

“起步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改变了数以亿计中国人的命运,应该说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人与家庭都和赵紫阳有关,”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甘琦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众所周知,可靠的一手文献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香港出版商在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北京的压力的威胁,尤其是在五名书商失踪、在内地遭拘押之后。但甘琦表示,她不会对出版赵紫阳的文集感到不安,她希望这些著作可以帮助人们理解那个重塑中国的时代。编辑们表示,其中超过90%的内容之前不曾公开发表过。

 

“作为一家立场中立的学术出版机构,中大出版社的工作一切如常,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出版有高质量的学术书籍,”甘琦说。

 

尽管如此,甘琦表示,这些匿名的中国汇编者还是删掉了赵紫阳在1989年所做的重要讲话。当时,武装力量在邓小平授意之下对占据天安门广场的学生抗议者实施清场,随后赵紫阳被迫下台。军队在63进入北京,有许多说法称他们杀死了数以百计的人,并在64日凌晨占领了广场。

 

赵紫阳最后一次以中共领导人身份亮相是在519。那次现身声名远扬。当时,他来到天安门广场,悲伤而含蓄地向抗议者表示,他来得“太晚了”。那次演讲及其他一些讲话并没有收入《赵紫阳文集》。

 

甘琦表示,文集的汇编者有意避开了赵紫阳在天安门抗议活动前后发表的讲话,因为这个问题“太复杂”。她称,出版这套文集的主要目的是“总结改革开放的起步十年的经验教训”。

 

最初阅读这些文字时,我并没有发现任何爆炸性的内幕信息。赵紫阳私下记录自己在位时期事件的回忆录已于2009年出版(尽管在中国大陆依然被禁)。

 

不过,《赵紫阳文集》会增加一些微妙的细节,有助于理解他的那个时代。它们形象地展现出中国领导层面临的一个即使在今天依然存在的挥之不去的问题:如何让经济自由化与支撑共产党政权的意识形态保持一致。

 

80年代,这两大主题之间的冲突变得日益尖锐。1980年,赵紫阳升任国务院总理。这一提拔基于他在西南省份四川取得的成功,在那里他放松了对农业和工业的控制。1987年,他接替胡耀邦,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者因压制异见人士和学生抗议者不利而被邓小平解职。

 

赵紫阳以中共领导人的身份发表的讲话显示出,他试图一边安抚意识形态上的保守派,一边保持经济调整的势头。那些保守派因自由派观念传播和异见的增多而心生警惕。自始至终,赵紫阳还必须让在背后关注着一切的中共元老满意,尤其是邓小平。

 

1987年初开始,邓小平开启了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运动,这种矛盾变得愈发尖锐。“资产阶级自由化”在这里指的是自由派观念和异议。赵紫阳竭力在开展这项运动的同时保持一道防火墙,确保它不会扩大到经济领域,以致扭转市场改革的方向。

 

“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坚决地斗争,同时必须十分注意政策界限,”赵紫阳在19871月发表的演讲中提到。这份讲稿收录在《赵紫阳文集》中。“其实,不改革,也必然会助长资产阶级自由化。”

 

在回忆录中,赵紫阳描述了他慢慢才艰难地意识到,成功的经济改革也需要对中国的政治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让公众更大程度地参与,加强官员问责。他从来都不是一名完全的民主人士,但他逐渐开始认为,中国自上而下的政府制度需要适应时代的变迁。

 

这套文集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些文件要数赵紫阳自198710月开始绘制的政治改革蓝图。在这份计划及与之同时发表的讲话中,赵紫阳提出共产党可以在引入改革的同时依然掌控局面。这些改革可以让党放松日常的政府行政管理,给民众和企业界更多自主权,让他们对自己的事务有发言权。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改革计划中写道。“当然,事前考虑再周全,也难免出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