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宗教仪式的一个作用是灵魂的训练:以潜移默化的办法来改造信徒的信仰阐释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它们不动声色地纳入组织的统一规范之中,从而大大提高成员思想和行为的均质化程度。这类似于军营中为士兵设置的各种训练科目,其目的是改造士兵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它们不动声色地纳入掌握军权者的规范之中。
 
1.2 宗教作为组织
理念和理论只是空中楼阁,它们要在个人的认知空间之中扎根、成长、占据高位之后才能化为现实世界中的威力。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宗教组织。宗教组织的主要功能包括教育功能、归属功能和扩张功能。
(1) 教育功能
宗教的教义是宏大而自相融洽的认知体系,在横向足以解释世界的全貌,在纵向足以解释世界的起源、去向和归宿。人类之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智慧来独立建造起这样的认知体系。宗教的教育功能填补了这个巨大的空白,让普通人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对大千世界的一个统一的解释体系。而这种功能要靠宗教的组织性来实现。
宗教组织有强大的资源。与在商品市场上不同,信徒与他的宗教组织为金钱讨价还价是一种羞耻。信徒的慷慨导致了宗教组织的雄厚财力。组织中通常有专职的理论家、教师、个人修行者。佛教和基督教中都有培养理论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佛学院、神学院。这样的结果是每个信徒都有机会得到关于教义的系统的教育。并且,对于许多宗教而言,接受这样的系统教育是所有正式成员应尽的义务。
宗教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目的不同。宗教教育是封闭式的:教育的结论已经被设定;教育的目的是见证这些结论。科学教育是开放式的:细节、实证和逻辑的地位高于现有的结论;后者可以随时被修改。
人的精神价值通常可以归结为三类:真、善、美。从这个角度来看,宗教不仅是知识体系 – 涉及世界之真,而且是道德体系 – 涉及世界之善和美。因此,除了理论教育,艺术教育也被广泛使用于宗教的教育活动。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基督教音乐。在巴洛克时期,教堂音乐几乎可以说是欧洲唯一的音乐形式。巴赫的音乐至今仍然有能力在许多非基督徒中激起神圣、美好、善良的情感。
视觉艺术是另外一种艺术教育的形式。基督教的雄伟堂皇的教堂、宗教题材的绘画和雕塑、佛教的庄严精美的佛寺和佛像都起到在信徒心中激起宗教情感、帮助他们与神圣秩序沟通的作用。
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将教义代代相传,以保证宗教的长久生命力。再完善美好的教义,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承机制,也只能是一世而斩。
 
(2)归属功能
宗教组织一方面促成个人与他心目中的神圣秩序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促成信徒之间的交流。有同样价值观的人之间比价值观南辕北辙的人之间有多得多的共同语言,也就更容易结成亲近的关系,所以同一个宗教的信徒们通常有更亲近的交往,这满足了信徒感情依托的需要,也大大减轻了他面对重大人生挑战时的心理负担。以基督教为例,信徒们把神比作父亲,而把教中的同道称为兄弟姐妹,如此就构成完美的家庭。这对信徒的心理健康助益匪浅。
宗教组织中通常都有各种仪式,比如佛教的受戒礼、早晚课;基督教的洗礼、主日崇拜、圣餐等。这些仪式的一个作用是灵魂的训练:以潜移默化的办法来改造信徒的信仰阐释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它们不动声色地纳入组织的统一规范之中,从而大大提高成员思想和行为的均质化程度。这类似于军营中为士兵设置的各种训练科目,其目的是改造士兵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它们不动声色地纳入掌握军权者的规范之中。【7】
与宗教中的领袖和英雄人物有关的地方和实物等经常具有神圣的地位,比如佛教中的释迦牟尼舍利子、中土佛教的四大名山、基督教中的圣城耶路撒冷和圣徒骸骨等。这些是宗教组织的一部分,是信徒与组织之间的另一个重要交流渠道。
 
(3)扩张功能
一个宗教的长期生存和繁荣壮大依赖于其吸纳新鲜血液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几个来源:
(1)乐善好施的人类情感倾向。古语说:达则兼善天下。如同一个慈善家愿意把自己的钱布施给穷人,一个对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有高度自豪感和优越感的人也有把自己的信仰分享给他人的强烈欲望。基督教的传教士们是这方面的突出例子。
(2)榜样的力量。如果信徒们达到了一种平安、快乐、互相之间有情感支持、或许也在物质上富足的生活方式,这会对组织之外的好奇者产生吸引力。另一方面,许多人未能发展出独立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因此在下意识之中期待着附着于一个强大的外界力量身上。两个因素都导致宗教组织的壮大。
(3)宗教组织的物质资源。比如,基督教会的强大的物质资源可以帮助传教士们了解传教目的地的潜在需要、给他们以足够的当地语言文化训练,然后给他们的传教活动提供充分的经济支持。宗教组织印行的经书在他们的圈子之外广为散发,也对不断吸纳新的信徒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宗教组织的各种教育方式,如音乐、视觉艺术等也有助于增加旁观者对宗教的亲近感。
 
1.3 宗教作为信徒的生活方式
宗教教义不仅是信徒认识世界的框架和地基,也是他们的行为指南。与一本小说或一本地理书对读者的作用不同,宗教直接对信徒的生活作出指示、也对信徒的每个行为作出道德审判。
宗教对信徒的生活方式有几个方面的影响:
 
(1)将信徒的价值观重新排序
对于多数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或宗教信仰不够虔诚的人,自己是行动的主体,生活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物质或精神需要。对于虔诚的信徒们,自己不再是自己的终极主宰,而是完全顺服于一个更高的秩序;它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也更长久。他们生活的最高目的不再是自己的生存、发达,而是完成教义所赋予的使命。比如,基督徒的使命是将福音传播给更多的人,佛教徒的使命是使自己和他人超脱轮回之苦。
基督徒经常称自己为“肢体”和 “器皿”,其意思都是:自己是一个更大的使命的一部分、是一个神圣秩序的工具。这些心态都可以称为交出自己。
在确立了一个更宏大、更美好的目的之后,信徒仍然有无数的俗世切身问题需要解决:他仍然需要生存,也仍然需要每天面对自己的恐惧、贪婪、软弱、疾病、不幸、衰老、死亡。宗教就此通常给信徒以两个渠道的帮助。首先是许诺一个美好的未来。信徒相信,自己的自律、修行、自我纯化、遵循神的意旨的生活会换来未来的美好世界,如基督教中的天国和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其次是帮助信徒增强对应当下挑战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基督教认为人当下的苦难是神对他们的试炼。这说法的理论根据是《圣经》,但同时也符合心理学的道理:人在与所有的严峻挑战打交道时,他唯一有改进空间的武器就是他自己。这两个帮助会大大增加信徒应对现世挑战的精神力量。
 
(2)为信徒树立英雄和崇拜对象
宗教的领袖和英雄们既是信徒的行动榜样,也是他们的崇拜对象和心理依赖。两者的不同是:英雄更具道德楷模的色彩,给信徒的是一种感情上的激励;领袖则更有智慧、权柄和魅力,更适合作为信徒的心理依赖。比如,在《圣经》中,因坚持信仰被石头砸死的司提反是英雄,而耶稣则是领袖人物。
对于有独立判断力和价值观的人,他们主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现实条件来作出自己的生活选择,所以领袖和英雄对他们的影响较小。生活经历尚浅的年轻人和缺乏独立判断力的人则要依赖于模仿来为他们的生活开辟道路,所以领袖、英雄和偶像对他们的影响巨大。
信徒们通常都有一个或多个崇拜对象。他们有人的身份、人的情感,却行出了非常人可为之行,于是在身后披上了炫目的光环。这方面的例子如佛教中的释迦牟尼和各个流派的宗师和高僧们,以及基督教中的耶稣、诸先知、诸圣徒。信徒与其崇拜对象的关系如同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后者给前者以心理上的支持,是前者的做人做事的榜样。
 
(3)为信徒提供交流的对象
信徒心中的神圣秩序,如基督徒的神、佛教徒的释迦牟尼佛,有人的情感,可以作为交流的对象。交流的方式包括祷告和忏悔等,信徒以此解脱心头的重负、减轻对自己以往过失的负罪感、得到前行的启示。从这个角度来看,神圣秩序与朋友和长辈在信徒那里起到的作用相似。
但信徒心中的神圣秩序作为交流对象与普通朋友也有重要的不同。比如,信徒在他的神圣秩序面前(如基督徒在神的面前)没有任何保留、没有任何隐私。他们之间不是平等的关系。
 
(4)在信徒心中激发出独特的情感
詹姆士认为,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宗教作为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有其更具体的内涵,所以,说每个人都有宗教是过于笼统的说法。宗教的这种具体的内涵就是:宗教的信徒在面对他心目中的神圣秩序时,他的心中升起一种独特的情感:庄严 (solumnity)。【5】如果把这种情感与世界观中宗教色彩比较淡薄的人面对宇宙和人生的终极问题时更经常表现出的情绪 - 轻蔑、傲慢、玩世不恭、漠不关心、或充满苦毒 – 作比较,这种对比会更加强烈。
与这种情感有关的一个事实是:信徒心目中的神圣秩序通常是不可见的:基督教中的神没有形象;佛教认为佛不在寺院中,而是在自己的心中。所以信徒在面对自己心目中的神圣秩序时,是有形面对无形、有限面对无限,如同康德面对浩瀚的星空,由此而生出庄严的情绪。
出于同样的原因,没有基督徒可以宣称自己在世时已经获得了神的永生的许诺,也没有佛教徒可以宣称自己在世时已经成佛。
这种情形好像是孩子在一位有权威、慈爱、又能看穿自己所有心思的长辈面前,他无处可以遁形,而必须完全诚实、完全袒露自己、以无比的诚意来聆听长辈的话。他心悦诚服地承认自己的渺小,做好了准备来接受教诲。不管这教诲是顺应还是违逆自己的心意,他都完全接受。这种庄严情绪的一个最著名的例子是耶稣受难前的祷告:“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1.4 权力在宗教中的角色
宗教经典中的教义是抽象的。信徒们必须对它们作出具体的阐释才能理解自己看到的日常现象、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这种阐释部分来自宗教领袖、牧师、高僧的阐释,部分源于自己的过往经历。
由于每个信徒的经历各不相同,他们对教义的阐释不可能完全一致,对生活中具体事项的主张更不可能一致。其结果是在一个宗教组织中,必然会经常有多个互相竞争的意愿同时存在。
韦伯对权力的定义是:一个人或群体在多个不同的人或群体的意愿中使自己的意愿得以行使的能力。因为有组织的地方就必然会有多个意愿,那么根据这个定义,有组织的地方也就会必然会有权力的存在。
宗教组织的最壮观的例子是拥有十几亿成员的天主教会。新教的每个教会之中、佛教的每个流派之中也都存在着清晰的权力结构。
宗教组织的权力包括物质资源的权力和理念的权力。两种权力经常是互相支援的。比如,宗教组织的上游者既有对下游者的物质资源的控制权,在提拔下游者时也会优先考虑那些对教义的阐释符合自己心意的。这样就形成阐释权的淘汰机制,其长期效果是宗教领袖对教义的阐释版本成了整个组织的唯一合法阐释版本,而普通信徒自己对教义的独特阐释被压制。在这种情形中,理念的权力因物质资源的权力而确立。而上游者一旦获得了理念的权力,他们的物质资源的权力就更牢不可破。在这两种权力中,理念的权力是主导,物质资源的权力是辅助。
对于宗教组织内的一个信徒,组织对教义的阐释可能会与他自己的阐释产生冲突,也可能与自己的良知、生活常识、文化传统产生冲突。由于许多普通信徒对自己的阐释本来并没有信心,再加上来自于组织的物质资源权力的压制,他们就会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独特阐释。
坚持自己的独特阐释的信徒就成为异端。
由于宗教教义的排他性,组织内的主流信徒们很容易认为自己的阐释便是终极阐释、是唯一的真理,那么异端就理当被惩处。这是“五月花号”和后来众多门派的欧洲基督徒出走北美的原因。
一个宗教作为一个强大的组织,与外部的力量也存在权力斗争。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宗教与无神论者和一个宗教之内的不同流派之间的权力斗争的例子。
 
1.5 宗教对信徒的意义
当代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宗教都已经存在至少一千多年,其生命力长盛不衰的原因是它们满足了信徒的许多基本需要。这里试列举其中的一些:
(1)安全感。比如,基督教中的神有无穷的权柄,且爱世人;信徒可以通过祷告来与神交流;这些都让信徒感到自己是一个善意的宇宙秩序的一部分。这给他以基本的安全感。另外,神对所有信徒施加的道德规范也使得社区内其他信徒的社会行为合于通行的伦理。用诺伦扎扬的话来说,“被审视的人是好人 (watched people are nice people)”,意思是一个人在感到自己被审视时就会注意自己的言行。【6】这从外部给了信徒以安全感。
(2)认知需要,包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认知。宗教教义把世界之中的万事万物归纳为一个自相融洽且简单明了的理论框架,这解答了信徒的困惑、给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清晰的线索。与主要着眼于生存的世俗世界不同,宗教促使信徒面对人生中的一些更根本、更形而上的问题。这帮助信徒了解自己性格之中的弱点,给他们以精神力量来对付实际生活之中的挑战。
(3)放下自我。教义促使信徒们把自己与广大的世界融合,把信徒的生活重心从自己的生存和福祉转移到去完成一个更大的使命。他们从一滴水变成沧海的一部分,从而能以有限的能力和有限的寿命来面对无限的世界。这帮助信徒克服对人生路上各种困难的恐惧、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让他们能聚集起勇气,做出普通人不敢想象的事业。这方面的例子浩如烟海,如基督教中的耶稣的门徒们、后世的圣徒们、近代从发达国家去蛮荒之地传播基督福音的许多传教士,以及佛教中只身步行万里去印度取经的玄奘。这种把个人安危和福祉置之度外的精神不仅存在于英雄们的身上,也不同程度存在于普通信徒的身上。
(4)归属需要。有同样信仰的信徒们组成社交团体,使他们能互相交流、互相支持。宗教组织的社交功能与社交俱乐部的不同在于,在宗教组织之中,组织对个人生活的介入程度深得多,成员的从众压力也大得多。世俗的社交俱乐部的成员则更容易保持自己的精神独立。
这里列举的都是教徒的精神需要。宗教起到的这些作用之中,绝大部分是科学无法起到的。这是科学无法取代宗教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