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新:客語能力認證的政策網絡分析

 

 

范振新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政治經濟碩士班研究生

 

 

政策背景

 

為加強客語使用能力,鼓勵全民學習,提高客語之服務品質,並落實客家文化傳承任務,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民國94年3月4日訂定《客家委員會推行客語能力認證作業要點》,據以辦理客語能力認證。參與者不限國籍、族別均可參加。客語能力認證分五種腔調,包含四縣、海陸、大埔、饒平、紹安,考生在報名時可選擇腔調類別。報名費用為新台幣250元,且政府為鼓勵學子參與認證,推行19歲以下免報名費措施。認證包含聽說讀寫四種測驗類型,不同級別有各自之總分與及格分數。現行實施之客語認證級別有兩種,分別為「初級認證」與「中級暨中高級認證」(詳細說明如下表)。認證辦理方式為每年對外招標,採每年一標的方式,由得標學校承辦,近幾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承辦。



(資料來源:認證報名簡章)

 

政策網絡

 

「政策網絡」是指政府機關與各種不同的政策社群對於某政策特定議題,所形成的不同政策領域間的互動關係。Kickert、Klijn 與 Koppenjan 認為政策網絡乃是互賴行動者之間或多或少穩定的社會關係型態,以形成政策問題或政策計畫。學者羅迪斯(Rhodes)及馬屈(Marsh)認為政策網絡是針對特定政策領域內公私部門的複雜互動的研究,必須針對個案進行研究。而後羅迪斯又進一步提出五種類型:政策社群(policy community)、專業網絡(professional network)、府際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生產者網絡(producer network)以及議題網絡(issue network)。

臺灣朝向多元民主的社會發展,政策推動牽扯多元行動者的利益,各個行動者對特定的政策表達關切和參與也將影響政策走向。客語認證政策的推動,現階段最主要的行動者有五個,中央客委會、承辦單位、各地方政府、試區學校(考場)與考生,依據執行狀況較偏向「羅迪斯模型」,良好的政策推行需要中央客委會帶領、地方政府的協助、承辦單位的試務經驗、試區學校的考場配合,最重要的是民眾的報名參與,以上缺一不可。在羅迪斯五種模型網絡模型中,應是屬於「政策社群」,這是具有高度穩定性與高度限制性成員的網絡。接下來將分別對幾個行動者就參與客語認證,進行政策網絡概要分析:



(資料來源:筆者繪製)

 

  1. 客委會


客語認證為客委會重點政策之一,由於認證可產生多面向數據,可以說此項政策為檢驗客委會推動客語復振的關鍵指標。然而根據客委會官網的客語認證報名人數資料可發現,參與認證人數與過去調查之客家人口比例差距懸殊。過去亦有報導曾指出,參與客語認證人數不太踴躍的主要原因是「誘因不足」。如何吸引民眾共同參與此一政策,做出相關應應辦法,是客委會責無旁貸的任務。有研究者指出,該如何使客語能力認證發揮最大功效,擁有完善之配套措施或相關領域之就業市場,是影響參與者意願的重要因素。

  1. 承辦單位


由於目前採用一年一標的方式進行,依據2003年《國家語言發展計畫效益評估報告》指出,此作法缺乏經驗的累積與傳承,導致次年接續辦理的單位需花費很多時間去摸索學習,也由於經驗不足,難免在試務工作上出現瑕疵,又因承辦單位不同,業務推展方式不盡相同,易造成考生困擾,再者,承辦單位未必有把握下年度能得標,故在試務工作上,往往以階段性目標為導向,無法以永續經營的理念來規劃,所以相關試務工作的經驗傳承產生問題,尤其是在人力方面,無法留住優秀的承辦人才。

所幸近年承辦單位皆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得標案,而上述單位亦同步承接教育部及原住民族委員會之「閩南語認證」及「原住民族語認證」,若承辦單位能整合臺灣所有本土語言認證之試務經驗,橫向交流與資源共享,相信可以對「臺灣本土語言認證」做更全面完整之規劃。

  1. 地方政府


查看客語認證官方網站之「獎勵措施」,可以發現全臺各地方政府已逐漸重視客語認證,陸續推出相應的獎勵辦法。認證推行不該完全交由中央,應摒棄傳統「由上而下」的政策執行思維,轉而建立平等互動的網絡觀念,藉由中央與地方的配合,發揮地方對在地的熟悉與了解,提供相關研習課程或協助報名。而位於客家重點發展區之地方政府更應主動帶頭參與,以符合《客語為通行語實施辦法》之規定。

  1. 試區學校


語言認證之考場由全臺各地方試區學校協助,試務經驗的多寡對認證能否順利進行影響深遠,其中包含學校對試務流程的熟悉與試務人員的經驗,以及校園電腦硬體設備與考試系統的穩定性,都需要承辦單位與各試區學校進行事前的確認與充足的教育訓練。最後,若能在全臺各縣市均能找到長期合作且熟悉的試場,相信對於認證的推行能產生良性循環,甚至未來發展成各地方本土語言復振之重要據點,提供民眾進行相關課程或研習活動。

  1. 考生


在客語能力認證網絡關係中,民眾(考生)參與是最為重要的。透過參加與準備客語認證的過程,增加接觸客家語言文化的機會,進而加深客家民眾之族群認同,非客家族群亦可從中體認多元文化並存的普世價值。此外,通過認證者也可發揮自身影響力,共同為客語傳承發聲,集結大家的行動,每個人都是復振客語的重要推手。

 

 

未來發展建議

 

客語能力認證是復振客家語言的重要指標之一;自開辦客語能力認證以來,歷經舊制試題跨新制試題,認證的轉型是為了使客語認證信度、效度提升,擁有更高的參考價值,除了可成為國家考試用人單位選材之基準,在分級層面,也更加明確的劃分各能力指標之考生,未來,在相關客家政策的推動上,能使法源依據更具說服力。就完善客語能力認證政策上,筆者有以下淺見:

  • 儘速成立客語研究發展專責單位


語言能力認證不單單只是一種考試,從語料保存的角度來看,客語能力認證為提供應試資料,客委會邀集一群語言學者、客語研究者及客家各方耆老,條列客語常用的詞彙及例句,編印教材及錄製音檔。這是世界上有史以來對客語最大規模的整理工作,尤其對在客語中較為弱勢的詔安腔和饒平腔更是寶貴之資產,對於客家的研究發展具有極大的貢獻。又《客家基本法》於2018年1月31日修正通過,其中第11點更明確表示「政府應捐助設立財團法人客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辦理客語研究發展、認證與推廣」,如同原住民族語認證即是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的主要業務之一,其他包含族語教育推廣、族語研究發展等業務。由此可見,設立認證專職單位有其必要性。

  • 落實認證制度化


就現行客語中級暨中高級認證新制題型實施滿三年的基礎上,客語能力認證要想朝制度化發展,客委會應再次確認客語認證各級別辦理之目的,以目前客語認證分為初級、中級、中高級來說,很明顯地缺少最高或專業級別,對比原住民族語認證與閩南語認證,兩者皆已完成高級階段的規劃並實施測驗,但客語認證就現階段來說還未看見,故相關單位應加緊腳步,儘速規劃並實施更高級別測驗。

  • 結合國家考試,認證委員跨部會邀請


原住民族委員會自90年起至109年,每年實施1次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施行後,自110年起,報名原住民特考者,應取得原民會核發的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初級以上合格證書。另教育部公費留學及師資公費生入學等考試,報考者皆須取得原住民族語能力認證中級合格證書,此一作法反映出族語認證不但能檢視語言文化傳承的成果,合格證書也能同時保障族人的升學、就業及工作等權益,連帶提升109年度報考族語人數創歷史新高。且為利有需求者應考,自今(110)年起實施兩次測驗,特於上半年增辦「初級、中級」測驗,以維護原住民族就業及升學權益。

由此可見,結合國家考試除了可帶動參與認證之報名人數,更有機會吸引非該語言別者學習此一語言,藉此提高語言活力及能見度。建議客語認證委員之成員可跨部會邀請,與教育部及原民會維持穩定互賴關係及良性的互動、並進行資源分配協商機制,此舉,行政部門將可以減少相關資訊蒐集的成本並獲得更多的協助,共同商討未來客語能力認證之更多可能性與發展。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范振新:客語能力認證的政策網絡分析

 

 

范振新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政治經濟碩士班研究生

 

 

政策背景

 

為加強客語使用能力,鼓勵全民學習,提高客語之服務品質,並落實客家文化傳承任務,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民國94年3月4日訂定《客家委員會推行客語能力認證作業要點》,據以辦理客語能力認證。參與者不限國籍、族別均可參加。客語能力認證分五種腔調,包含四縣、海陸、大埔、饒平、紹安,考生在報名時可選擇腔調類別。報名費用為新台幣250元,且政府為鼓勵學子參與認證,推行19歲以下免報名費措施。認證包含聽說讀寫四種測驗類型,不同級別有各自之總分與及格分數。現行實施之客語認證級別有兩種,分別為「初級認證」與「中級暨中高級認證」(詳細說明如下表)。認證辦理方式為每年對外招標,採每年一標的方式,由得標學校承辦,近幾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承辦。



(資料來源:認證報名簡章)

 

政策網絡

 

「政策網絡」是指政府機關與各種不同的政策社群對於某政策特定議題,所形成的不同政策領域間的互動關係。Kickert、Klijn 與 Koppenjan 認為政策網絡乃是互賴行動者之間或多或少穩定的社會關係型態,以形成政策問題或政策計畫。學者羅迪斯(Rhodes)及馬屈(Marsh)認為政策網絡是針對特定政策領域內公私部門的複雜互動的研究,必須針對個案進行研究。而後羅迪斯又進一步提出五種類型:政策社群(policy community)、專業網絡(professional network)、府際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生產者網絡(producer network)以及議題網絡(issue network)。

臺灣朝向多元民主的社會發展,政策推動牽扯多元行動者的利益,各個行動者對特定的政策表達關切和參與也將影響政策走向。客語認證政策的推動,現階段最主要的行動者有五個,中央客委會、承辦單位、各地方政府、試區學校(考場)與考生,依據執行狀況較偏向「羅迪斯模型」,良好的政策推行需要中央客委會帶領、地方政府的協助、承辦單位的試務經驗、試區學校的考場配合,最重要的是民眾的報名參與,以上缺一不可。在羅迪斯五種模型網絡模型中,應是屬於「政策社群」,這是具有高度穩定性與高度限制性成員的網絡。接下來將分別對幾個行動者就參與客語認證,進行政策網絡概要分析:



(資料來源:筆者繪製)

 

  1. 客委會


客語認證為客委會重點政策之一,由於認證可產生多面向數據,可以說此項政策為檢驗客委會推動客語復振的關鍵指標。然而根據客委會官網的客語認證報名人數資料可發現,參與認證人數與過去調查之客家人口比例差距懸殊。過去亦有報導曾指出,參與客語認證人數不太踴躍的主要原因是「誘因不足」。如何吸引民眾共同參與此一政策,做出相關應應辦法,是客委會責無旁貸的任務。有研究者指出,該如何使客語能力認證發揮最大功效,擁有完善之配套措施或相關領域之就業市場,是影響參與者意願的重要因素。

  1. 承辦單位


由於目前採用一年一標的方式進行,依據2003年《國家語言發展計畫效益評估報告》指出,此作法缺乏經驗的累積與傳承,導致次年接續辦理的單位需花費很多時間去摸索學習,也由於經驗不足,難免在試務工作上出現瑕疵,又因承辦單位不同,業務推展方式不盡相同,易造成考生困擾,再者,承辦單位未必有把握下年度能得標,故在試務工作上,往往以階段性目標為導向,無法以永續經營的理念來規劃,所以相關試務工作的經驗傳承產生問題,尤其是在人力方面,無法留住優秀的承辦人才。

所幸近年承辦單位皆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得標案,而上述單位亦同步承接教育部及原住民族委員會之「閩南語認證」及「原住民族語認證」,若承辦單位能整合臺灣所有本土語言認證之試務經驗,橫向交流與資源共享,相信可以對「臺灣本土語言認證」做更全面完整之規劃。

  1. 地方政府


查看客語認證官方網站之「獎勵措施」,可以發現全臺各地方政府已逐漸重視客語認證,陸續推出相應的獎勵辦法。認證推行不該完全交由中央,應摒棄傳統「由上而下」的政策執行思維,轉而建立平等互動的網絡觀念,藉由中央與地方的配合,發揮地方對在地的熟悉與了解,提供相關研習課程或協助報名。而位於客家重點發展區之地方政府更應主動帶頭參與,以符合《客語為通行語實施辦法》之規定。

  1. 試區學校


語言認證之考場由全臺各地方試區學校協助,試務經驗的多寡對認證能否順利進行影響深遠,其中包含學校對試務流程的熟悉與試務人員的經驗,以及校園電腦硬體設備與考試系統的穩定性,都需要承辦單位與各試區學校進行事前的確認與充足的教育訓練。最後,若能在全臺各縣市均能找到長期合作且熟悉的試場,相信對於認證的推行能產生良性循環,甚至未來發展成各地方本土語言復振之重要據點,提供民眾進行相關課程或研習活動。

  1. 考生


在客語能力認證網絡關係中,民眾(考生)參與是最為重要的。透過參加與準備客語認證的過程,增加接觸客家語言文化的機會,進而加深客家民眾之族群認同,非客家族群亦可從中體認多元文化並存的普世價值。此外,通過認證者也可發揮自身影響力,共同為客語傳承發聲,集結大家的行動,每個人都是復振客語的重要推手。

 

 

未來發展建議

 

客語能力認證是復振客家語言的重要指標之一;自開辦客語能力認證以來,歷經舊制試題跨新制試題,認證的轉型是為了使客語認證信度、效度提升,擁有更高的參考價值,除了可成為國家考試用人單位選材之基準,在分級層面,也更加明確的劃分各能力指標之考生,未來,在相關客家政策的推動上,能使法源依據更具說服力。就完善客語能力認證政策上,筆者有以下淺見:

  • 儘速成立客語研究發展專責單位


語言能力認證不單單只是一種考試,從語料保存的角度來看,客語能力認證為提供應試資料,客委會邀集一群語言學者、客語研究者及客家各方耆老,條列客語常用的詞彙及例句,編印教材及錄製音檔。這是世界上有史以來對客語最大規模的整理工作,尤其對在客語中較為弱勢的詔安腔和饒平腔更是寶貴之資產,對於客家的研究發展具有極大的貢獻。又《客家基本法》於2018年1月31日修正通過,其中第11點更明確表示「政府應捐助設立財團法人客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辦理客語研究發展、認證與推廣」,如同原住民族語認證即是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的主要業務之一,其他包含族語教育推廣、族語研究發展等業務。由此可見,設立認證專職單位有其必要性。

  • 落實認證制度化


就現行客語中級暨中高級認證新制題型實施滿三年的基礎上,客語能力認證要想朝制度化發展,客委會應再次確認客語認證各級別辦理之目的,以目前客語認證分為初級、中級、中高級來說,很明顯地缺少最高或專業級別,對比原住民族語認證與閩南語認證,兩者皆已完成高級階段的規劃並實施測驗,但客語認證就現階段來說還未看見,故相關單位應加緊腳步,儘速規劃並實施更高級別測驗。

  • 結合國家考試,認證委員跨部會邀請


原住民族委員會自90年起至109年,每年實施1次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施行後,自110年起,報名原住民特考者,應取得原民會核發的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初級以上合格證書。另教育部公費留學及師資公費生入學等考試,報考者皆須取得原住民族語能力認證中級合格證書,此一作法反映出族語認證不但能檢視語言文化傳承的成果,合格證書也能同時保障族人的升學、就業及工作等權益,連帶提升109年度報考族語人數創歷史新高。且為利有需求者應考,自今(110)年起實施兩次測驗,特於上半年增辦「初級、中級」測驗,以維護原住民族就業及升學權益。

由此可見,結合國家考試除了可帶動參與認證之報名人數,更有機會吸引非該語言別者學習此一語言,藉此提高語言活力及能見度。建議客語認證委員之成員可跨部會邀請,與教育部及原民會維持穩定互賴關係及良性的互動、並進行資源分配協商機制,此舉,行政部門將可以減少相關資訊蒐集的成本並獲得更多的協助,共同商討未來客語能力認證之更多可能性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