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从邵阳到香港

 
·香港人把自己的反抗植入了李旺阳及「六四」等事件中,藉此获得本地意义。


---------------------------------------------------------------------------


许知远,二零零零年毕业於北京大学,现为《生活》杂志的联合出版人,也是《金融时报》中文网的专栏作家。他最近的一本书《极权的诱惑》由台湾八旗文化出版。


在游行队伍中,李旺阳的形象随处可见,他被印在T恤上、画在展版上、在人们挥舞的小旗上、在报纸广告上。他的面孔焦灼、愤怒、却又满是无奈,正像是蒙克版画《呐喊》——他感到巨大的痛苦,却不知该向谁诉说。


人们说,现代世界已联结在一起。但隔阂似乎也在加深,这么多信息涌到你眼前,你不可能全然了解与接受,於是人们更固执的局限在已知领域。审查似乎无效,却仍在起作用,人们有了如此多的已知选择,为何会费力去寻找未知之事?


到了香港,我才听说李旺阳。这个在中国被遮蔽的名字,在香港无人不知,人们在游行中喊叫他的名字,以他的名义徵集诗歌,在楼房的玻璃窗上张贴为他喊冤的标语。一个常年处於监禁的湖南邵阳市玻璃厂工人,几乎获得了刘晓波、艾未未、陈光诚式的象徵意义。


很有可能,他比这些更知名的异议者更直接地刺激到香港的神经。当香港有线新闻在六月二日播出了有关李旺阳的採访时,一些香港人被他的遭遇的残酷性惊呆了。在过去的二十三年里,作为一名民运分子,除去牢狱之灾与殴打,他还曾被囚於棺材式囚牢,在阔一米、长两米、高一点六米的空间里,他只能或坐或卧,没有灯光和被褥,只有一个取饭洞、一个排泄洞,这样的囚禁最短一个月,最长三个月,而他被关了不少於二十次。他的身体几乎被摧毁,患有严重心脏病、甲状腺亢进、左眼失明、颈椎及腰椎病、双耳接近失聪,身高由一点八二米萎缩至一点七三米。香港记者也发现,他仍保持着惊人的生命力,他不仅没有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还说出了「宁可杀头,也不回头」这样的铿锵语句。但在採访播出四天后,传来了他死亡的消息,邵阳的警方认定他是自杀。


这随即在香港引发了一波情感的巨浪。一个外来者很难理解这个城市对於「六四」事件、民运分子的特别感情。当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门悲剧发生时,香港距离回归中国不过八年。这城市的大部分居民,是因为逃避中国的动荡与残酷而至此的,而今他们发现自己暂时获得的安全、繁荣与自由又可能被葬送——他们该怎么相信一个对自己人民开枪的政府?对於很多香港人来说,这是一个政治觉醒的时刻,他们不能再忽略中国的存在,他们的命运与中国困境紧密相关。


二十三年来,六月四日夜晚的维多利亚公园总聚满了悼念天安门悲剧的人群,令人惊叹的是,它从未中断过。人群的规模时大时小,它与记忆的深浅和社会焦虑程度直接相关。在九十年代初,悲剧记忆仍旧鲜明,对自身前途充满不安,人们群情激荡,而在九十年代末,记忆开始淡化,回归则比想像的更平静,聚集的人群则开始减少。


记忆会淡化,也会变形,在新的环境下,以新的面貌出现。过去几年中,随着中国大陆和香港融合的加速,一种新的焦虑感也随之而来,香港担心自己被一个崛起的中国所吞噬,丧失了独特性。同时,中国的政治体制并未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而更开放,它反而收紧了控制。香港内部矛盾也不断涌现,它与深层的政治与经济结构相关,也是香港回归正常化的不可避免的过程。政治热情、本土精神、身份的寻求、社会运动、反抗意识,这些正常社会的需求在殖民体系中、在一个移民社会中,都被长久地压抑,如今同时释放出来,并且相互激发。而在多重的问题中,中国佔据着核心地位。它要寻求控制,而香港渴望自决,在这对抗中,人们也下意识把多重矛盾简化成与中国的矛盾。


於是,这些高度象徵性的事件与人物,不管是「六四」,还是艾未未与李旺阳,都在香港获得了崭新的意义——香港人把自己的反抗植入了这些人物与事件中,「六四」纪念获得本地意义。


纪念的蜡烛也正传到新一代人手中。这一代人没看过从珠江飘来的武斗至死的屍体,没直接感受过天安门的冲击,李旺阳式的故事则成为了他们了解中国黑暗面的捷径。它象徵了中国的残酷从未衰减,香港再不能置身其外。我在《苹果日报》的头版上,看到四位香港青年人的集体行动,他们试图前往邵阳悼念,结果被当地的公安扣押。


从邵阳到香港,一种新的命运共同体似乎正在诞生。倘若你想继续在香港享有自由,获得渴望已久的民主,你就无法回避中国内部的挣扎与困境。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许知远:从邵阳到香港

 
·香港人把自己的反抗植入了李旺阳及「六四」等事件中,藉此获得本地意义。


---------------------------------------------------------------------------


许知远,二零零零年毕业於北京大学,现为《生活》杂志的联合出版人,也是《金融时报》中文网的专栏作家。他最近的一本书《极权的诱惑》由台湾八旗文化出版。


在游行队伍中,李旺阳的形象随处可见,他被印在T恤上、画在展版上、在人们挥舞的小旗上、在报纸广告上。他的面孔焦灼、愤怒、却又满是无奈,正像是蒙克版画《呐喊》——他感到巨大的痛苦,却不知该向谁诉说。


人们说,现代世界已联结在一起。但隔阂似乎也在加深,这么多信息涌到你眼前,你不可能全然了解与接受,於是人们更固执的局限在已知领域。审查似乎无效,却仍在起作用,人们有了如此多的已知选择,为何会费力去寻找未知之事?


到了香港,我才听说李旺阳。这个在中国被遮蔽的名字,在香港无人不知,人们在游行中喊叫他的名字,以他的名义徵集诗歌,在楼房的玻璃窗上张贴为他喊冤的标语。一个常年处於监禁的湖南邵阳市玻璃厂工人,几乎获得了刘晓波、艾未未、陈光诚式的象徵意义。


很有可能,他比这些更知名的异议者更直接地刺激到香港的神经。当香港有线新闻在六月二日播出了有关李旺阳的採访时,一些香港人被他的遭遇的残酷性惊呆了。在过去的二十三年里,作为一名民运分子,除去牢狱之灾与殴打,他还曾被囚於棺材式囚牢,在阔一米、长两米、高一点六米的空间里,他只能或坐或卧,没有灯光和被褥,只有一个取饭洞、一个排泄洞,这样的囚禁最短一个月,最长三个月,而他被关了不少於二十次。他的身体几乎被摧毁,患有严重心脏病、甲状腺亢进、左眼失明、颈椎及腰椎病、双耳接近失聪,身高由一点八二米萎缩至一点七三米。香港记者也发现,他仍保持着惊人的生命力,他不仅没有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还说出了「宁可杀头,也不回头」这样的铿锵语句。但在採访播出四天后,传来了他死亡的消息,邵阳的警方认定他是自杀。


这随即在香港引发了一波情感的巨浪。一个外来者很难理解这个城市对於「六四」事件、民运分子的特别感情。当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门悲剧发生时,香港距离回归中国不过八年。这城市的大部分居民,是因为逃避中国的动荡与残酷而至此的,而今他们发现自己暂时获得的安全、繁荣与自由又可能被葬送——他们该怎么相信一个对自己人民开枪的政府?对於很多香港人来说,这是一个政治觉醒的时刻,他们不能再忽略中国的存在,他们的命运与中国困境紧密相关。


二十三年来,六月四日夜晚的维多利亚公园总聚满了悼念天安门悲剧的人群,令人惊叹的是,它从未中断过。人群的规模时大时小,它与记忆的深浅和社会焦虑程度直接相关。在九十年代初,悲剧记忆仍旧鲜明,对自身前途充满不安,人们群情激荡,而在九十年代末,记忆开始淡化,回归则比想像的更平静,聚集的人群则开始减少。


记忆会淡化,也会变形,在新的环境下,以新的面貌出现。过去几年中,随着中国大陆和香港融合的加速,一种新的焦虑感也随之而来,香港担心自己被一个崛起的中国所吞噬,丧失了独特性。同时,中国的政治体制并未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而更开放,它反而收紧了控制。香港内部矛盾也不断涌现,它与深层的政治与经济结构相关,也是香港回归正常化的不可避免的过程。政治热情、本土精神、身份的寻求、社会运动、反抗意识,这些正常社会的需求在殖民体系中、在一个移民社会中,都被长久地压抑,如今同时释放出来,并且相互激发。而在多重的问题中,中国佔据着核心地位。它要寻求控制,而香港渴望自决,在这对抗中,人们也下意识把多重矛盾简化成与中国的矛盾。


於是,这些高度象徵性的事件与人物,不管是「六四」,还是艾未未与李旺阳,都在香港获得了崭新的意义——香港人把自己的反抗植入了这些人物与事件中,「六四」纪念获得本地意义。


纪念的蜡烛也正传到新一代人手中。这一代人没看过从珠江飘来的武斗至死的屍体,没直接感受过天安门的冲击,李旺阳式的故事则成为了他们了解中国黑暗面的捷径。它象徵了中国的残酷从未衰减,香港再不能置身其外。我在《苹果日报》的头版上,看到四位香港青年人的集体行动,他们试图前往邵阳悼念,结果被当地的公安扣押。


从邵阳到香港,一种新的命运共同体似乎正在诞生。倘若你想继续在香港享有自由,获得渴望已久的民主,你就无法回避中国内部的挣扎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