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青年:香港六七暴动纪录片英国首映

《YP 1967》在英国国家档案馆首映
 
 

今年是香港六七暴动五十年,当时亲共左派发动历时八个月的暴力斗争,企图推翻港英政府。

半个世纪之后,当年因为参与暴动而入狱的青年犯,首次公开回顾五十年以来面对的人生。有香港导演将他们的口述历史拍摄成纪录片《YP 1967》,最近在英国国家档案馆举行首映。

香港纪录片
Image caption《YP 1967》在英国国家档案馆首映

67岁的石中英在六七暴动期间刚刚完成中五会考,当时只有16岁。

“工人罢工、跟警方爆发冲突,我看在眼中,内心躁动不安。同学说不如做些宣传单张于开学时派发,我负责写写文章和印刷。”

就是这张宣传单张令他换来囚犯编号YP 28171。他被控藏有煽动性标语,入狱18个月,在属于高度设防的赤柱监狱服刑,终身留有刑事案底。

“很荒谬,只写了数句爱国无罪、抗暴有理。判刑18个月,我无话可说。”

石中英的父亲从小向他灌输“殖民地出生就是英国人”的思想,但母亲就完全相反,一直提醒他是中国人。他当年就读传统名校金文泰中学,一所以前港督命名的官立学校,唱英国国歌“天佑女王”。他曾经认为自己是个“小英国人”,一直到被捕之后,才冲破身分认同的矛盾。

“1967 年坚定了我的心,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一个16岁小朋友,宣传单张还未派发,却被关在警署,殴打足足两小时。在这处境下你要保护自己,思想必须变得极端,否则会崩溃。

我当时认为我是对的,为国家做事,打我的人不对、殖民不对、英国人不对。

香港纪录片
Image caption石中英:我当时认为我是对的

香港在1967年5月,发生历时八个月的暴动,事件由新蒲岗塑料花厂的劳资纠纷开始,演变成反殖民政府示威:连串暗杀和“土制菠萝”炸弹袭击,造成严重警民冲突。

根据当年香港辅政司署的资料,历时八个月的暴动,一共检获千多枚炸弹,造成800多人受伤、51人死亡,超过1800人入狱,当中数百人跟石中英一样都是青年犯。

出狱50年,石中英形容自己是被这场暴乱遗忘的人。“我在回归当天流下眼泪,是开心的泪还是不开心的泪,我不知道。我认为当时所谓反殖民主义,其实是'无殖可反',六七暴动既有英国镇压,亦有中国在背后支持。所有政治斗争中,个人都很渺小,你不知道当中发生了什么事。”

暴动之前,“左派”曾经代表一股新兴的社会力量,不过“极左”的暴力斗争方法脱离群众,被社会标签为“左仔”、六七暴徒。

然而,石中英坚持当天没有做错、没有耻辱。他说,“如果社会将我们定性为政治犯,我认为更光荣,但称我们为刑事犯,则是一个大笑话,

左仔可以是贬词,但我们认为我们是光荣的左派。

香港纪录片
Image caption导演:让大家从不同角度了解事件

香港导演Can To在2014年着手拍摄纪录片《YP 1967》,「YP」是青年犯“Young Prisoner”的缩写,片中纪录六名当年只有14至16岁的学生,他们分别就读左派学校和官立学校。因为非法集会、行为不检、抢枪等罪名,被判入狱三星期至四年。

Can To表示,在英国国家档案馆参考了七、八十份档案,选择这个地方举行首映,是希望扩阔讨论层面。

“文件档案很重要,在香港找不到白纸黑字的数据,但在英国(档案馆)我可以看到很多的不同层面、六七前后背景、英国政府如何应对,以及如何跟中国政府沟通。

我希望通过不同层面,包括学术上、法律上、历史上,让大家从不同角度了解事件,而不只是那群‘左仔’当年做了什么。”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被遗忘的青年:香港六七暴动纪录片英国首映

《YP 1967》在英国国家档案馆首映
 
 

今年是香港六七暴动五十年,当时亲共左派发动历时八个月的暴力斗争,企图推翻港英政府。

半个世纪之后,当年因为参与暴动而入狱的青年犯,首次公开回顾五十年以来面对的人生。有香港导演将他们的口述历史拍摄成纪录片《YP 1967》,最近在英国国家档案馆举行首映。

香港纪录片
Image caption《YP 1967》在英国国家档案馆首映

67岁的石中英在六七暴动期间刚刚完成中五会考,当时只有16岁。

“工人罢工、跟警方爆发冲突,我看在眼中,内心躁动不安。同学说不如做些宣传单张于开学时派发,我负责写写文章和印刷。”

就是这张宣传单张令他换来囚犯编号YP 28171。他被控藏有煽动性标语,入狱18个月,在属于高度设防的赤柱监狱服刑,终身留有刑事案底。

“很荒谬,只写了数句爱国无罪、抗暴有理。判刑18个月,我无话可说。”

石中英的父亲从小向他灌输“殖民地出生就是英国人”的思想,但母亲就完全相反,一直提醒他是中国人。他当年就读传统名校金文泰中学,一所以前港督命名的官立学校,唱英国国歌“天佑女王”。他曾经认为自己是个“小英国人”,一直到被捕之后,才冲破身分认同的矛盾。

“1967 年坚定了我的心,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一个16岁小朋友,宣传单张还未派发,却被关在警署,殴打足足两小时。在这处境下你要保护自己,思想必须变得极端,否则会崩溃。

我当时认为我是对的,为国家做事,打我的人不对、殖民不对、英国人不对。

香港纪录片
Image caption石中英:我当时认为我是对的

香港在1967年5月,发生历时八个月的暴动,事件由新蒲岗塑料花厂的劳资纠纷开始,演变成反殖民政府示威:连串暗杀和“土制菠萝”炸弹袭击,造成严重警民冲突。

根据当年香港辅政司署的资料,历时八个月的暴动,一共检获千多枚炸弹,造成800多人受伤、51人死亡,超过1800人入狱,当中数百人跟石中英一样都是青年犯。

出狱50年,石中英形容自己是被这场暴乱遗忘的人。“我在回归当天流下眼泪,是开心的泪还是不开心的泪,我不知道。我认为当时所谓反殖民主义,其实是'无殖可反',六七暴动既有英国镇压,亦有中国在背后支持。所有政治斗争中,个人都很渺小,你不知道当中发生了什么事。”

暴动之前,“左派”曾经代表一股新兴的社会力量,不过“极左”的暴力斗争方法脱离群众,被社会标签为“左仔”、六七暴徒。

然而,石中英坚持当天没有做错、没有耻辱。他说,“如果社会将我们定性为政治犯,我认为更光荣,但称我们为刑事犯,则是一个大笑话,

左仔可以是贬词,但我们认为我们是光荣的左派。

香港纪录片
Image caption导演:让大家从不同角度了解事件

香港导演Can To在2014年着手拍摄纪录片《YP 1967》,「YP」是青年犯“Young Prisoner”的缩写,片中纪录六名当年只有14至16岁的学生,他们分别就读左派学校和官立学校。因为非法集会、行为不检、抢枪等罪名,被判入狱三星期至四年。

Can To表示,在英国国家档案馆参考了七、八十份档案,选择这个地方举行首映,是希望扩阔讨论层面。

“文件档案很重要,在香港找不到白纸黑字的数据,但在英国(档案馆)我可以看到很多的不同层面、六七前后背景、英国政府如何应对,以及如何跟中国政府沟通。

我希望通过不同层面,包括学术上、法律上、历史上,让大家从不同角度了解事件,而不只是那群‘左仔’当年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