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楚诗选《别梦成灰》
先说两句自身:我充其量一个入不了流的舞文弄墨者罢了,不配就诗歌乱评论。入世纷纷,潮起潮落,不尽滔滔。诗人细腻的情感,深邃的目光,笔调或忧伤或控诉,非胸中常燃一团火和悲天悯人者难以达到的。不过,也许是无情岁月强加的共同记忆,它是那样顽强,那样直插肺腑,也就有了见同道人之感,因而也就胡乱谈点读后感。
篇首的《乞丐》,为作者十五六岁时所作。朴实,自然,无作秀文采,难得。从文字上看,是对当时现实的控诉与责问。那几年,乃是饿殍累累的极悲惨岁月。诗人笔下乞丐的无助形象,司空见惯。就事论事,这样的控诉与责问,更多是一种不忍目睹的感情倾泻,于太多的人不免好了疮疤忘了痛。但少年诗人的控诉与责问却穿越了时空。请看,“自从田园荒芜后……这双手原可以创造世界!”“这双手原可以创造世界……长夜漫漫,他在等待!”
诗中的乞丐,是实指,也是泛指。实指是生活资料一无所有者,泛指是物质、精神皆面临绝境者。这样的意境,使人不禁联想起一首唐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样的悲天悯人境界在任何时代都是很高的了,而诗人未止于此,他相信某一天人的双手“可以创造世界……长夜漫漫,他在等待!”
固然,诗中反映的期待,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此事不应苛求,但也不应拔高。这里重要的是,诗人胸中的一团火在燃烧,自己在命令自己这团火不能熄灭。我们依稀看见,当那一天来到,诗人愿将残躯化为一粒萤火,加入熊熊燃烧的大火之中,只为人世间飞出一只火凤凰。六十年前的少年诗人,一掬了他的至纯赤子情。革命不是他的追求,他的目的是建设。
此种至纯赤子情源自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请看:“想起了你,夜色更加沉寂。沉寂中不见你纯真的笑容,不见你我感到窒息的哽咽。”再看:“去年春天你飞到了这里……我爱听你喃喃的燕语。”还有:“大海呵我愿作一粒闪光的水珠,大地呵我愿是一撮平凡的泥土,我更愿是一支蜡烛,去照亮生命幽暗的道路。”
诚然,诗人没有也不可能身上全无时代的印痕,那是超凡入圣者的道路,更是党文化的非凡魔力所致。《礼拜堂内》,“上帝保佑华主席,阿门 因为华主席解放了宗教。”便带有郭沫若乃至贺敬之的诗风。但即便如此,诗人也是双关语,无损诗人热爱人生、自然、追求自由、正义之主调。
诗人意境走向明晰,也可以说是升华,应是上世界八十年代后的事儿。《古隆中》里,他说:“我说孔明你不如就呆在乡间,多创造些木牛流马。”似此惊世骇俗语言,明显悖于国人的审美观,然而,诗人若跟风,再写孔明三顾恩,渡泸水,伐中原,五丈原的故事,到底有多大意义?千年过去了,英雄何其多,英雄安在?他们为子孙后代带来了什么福祉?全是肥皂泡般虚荣心。这样的情愫在古代很正常,今人仍如此,便是莫大悲哀。
从诗人的自序中看得出来,诗人一生坎坷,不能不为生存挣扎,被夺去良好教育机会。但也正因如此,他的诗作不媚俗,直抒胸臆,未忘沉重人生的不幸者,艺术上自有一种质朴清纯美,很明显是少年始胸中那团火一直燃烧之故。他适合罗素的那句话:“若唯于人,是无底的深渊,也是奋进的阶梯。”
愿能读到诗人更多的诗篇。无分新旧,艺术不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