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英:一周新闻聚焦:河南洪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本周,发生在河南郑州的天灾人祸自然是广大网友彻夜难眠追踪转发严重关注的焦点。23号,郑州被淹后的第三天,灾难远没有结束,清理行动尚未了结,重灾区京广路隧道被军管,严禁本地救援人员及媒体靠近拍照,用网友的话说就是“遇难人数已上升到国家机密级别”,所以清理工作被军队接管。

河南120个县市,1108个乡镇,五百多万人仍处在灾区,河南水利厅官网透露,目前河南47座水库正在泄洪,大片村庄城镇被洪水淹没,然而打开电视,全国没有一家卫视在播报河南水灾,河南卫视也在全天播报广告;不过我们却看到新华网发了一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在此之前,网友还看到了习近平视察拉萨的图片,一场“百年”不遇,“千年”不遇,“五千年”不遇的洪灾正在河南发生,习主席却在世界屋脊高瞻远瞩为中国农村厕所革命指明方向。网民赶紧发送德国总理默克尔视察德国灾区的图片,暗讽默克尔搞错了方向,阿尔卑斯山才是她该去的地方!网友刘伟发帖说:洪水大敌当前,还记得排便的事,果然是一代圣君!网友山东刘忠干发帖说:郑州、新乡、鹤壁、齐齐哈尔、广东人民祝您旅途愉快!

不言而喻,北京中央和河南官方及媒体从一开始就试图让当地人和国际间相信:“老天爷要下雨”,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而自己没毛病。不巧的是,中国媒体刚刚对西欧数国下大雨品头论足找毛病,认为连德国这样的富裕严谨国家都没有经受老天爷的考验,欧洲人效率低下制度缺陷暴露无余。而轮到河南不幸连日降下大雨时,中国电视台还在喋喋不休。中国官方甚至称河南大雨为“千年大雨”,这一违背常识的说法震惊海外华人舆论场。难以被世人笑纳的说法引发了“这是天灾还是人祸”的大讨论。

这场讨论的主场虽然是在海外华人舆论场,但讨论的依据却是来自河南灾区民间上传的大量视频照片。郑州街道上黄土积水在一小时内迅速上升向前奔涌,不符合雨水就地积累的样貌。令许多人对“郑州暴雨引发的洪涝”不再认同。有水利专家表示,郑州洪水是水库泄洪造成的。网上曝光的郑州内部文件显示,在指令下达前就已开始泄洪。南方周末记者褚朝新据说在自己的微信号中发文,也质疑这次伤亡如此严重“到底是人祸还是天灾”。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中国郑州特大洪灾都是“定于一尊”惹的祸》,作者颜纯钩认为,郑州洪灾的悲剧不是大雨,也不是水库泄洪,是政府完全没有应急的工作安排。

文章说,郑州洪灾让人联想到武汉疫症初期,武汉市与湖北省政府也是毫无作为,继续举行万家宴,继续放行春节返乡人流,直至酿成大祸为止,市长才出来交代,说是没有中央批准,他们是无权公布疫情的。郑州政府的无作为,显然与武汉的情况相同,便是凡属大的社会灾难事件,如非经过上级批准,当地政府不得擅自采取应急措施,以免造成社会混乱,给反动势力有机可趁。

作者认为,这是“定于一尊”惹的祸。当初下面的人吹捧“定于一尊”时,习近平当然很高兴,但等到全国上下大小事都堆到他案头,他也知道事情不妙了。所以前不久他在一个高干会议上抱怨:难道我不作指示,你们都不用做事情了?

作者指出,习近平没有批示,各级干部都“躺平”,等到灾难发生,他的批示才到,下面才敢做事,但灾难已成,人命已逝,他的“定于一尊”,还有什么意义?

▲自由亚洲电台(RFA)7月21日报道:官媒只报救援人员不报灾情 官、民反应差天共地


官媒只报救援人员不报灾情网上图片

河南郑州周二(20日)发生罕见洪灾,官方周三称事件造成二十五人死亡。对于此次灾情,中国官媒将重点放在当局救灾成果,甚少提到洪灾的具体情况,更有电视台在洪灾期间播放抗日剧和红歌。面对当局报喜不报忧,为了自救,不少被困民众拍下灾情片段,上载到社交媒体请求救援,也有网民整理被困人士的名单、呼吁网民捐出物资、又列出“暴雨自救指南”。

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前,我提议全体起立,向在灾情中不幸遇难的人默哀。”

郑州洪灾第二天,官方宣布灾难酿成25人死亡、7人失联, 但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周三(21日)的头条报道,没有提到郑州暴雨灾情,要在报章的第7版,才看到标题写着“河南遭遇强降水,多地多部门采取应对措施”的相关报道。

文中强调当局“抢险救援,各方全力以赴”,派出1000多名官兵连夜救灾,亦提到受强降雨影响,郑州市交通受到重要影响。不过,暴雨酿成多少死伤、目前多人尚余多少人被困,文中一概没有提到,只说“已转移避险约10万人”。

中国不少由官方控制的媒体就像《人民日报》一样,报道郑州暴雨时,重点围绕着:当局救援成果,或是企业捐款的消息。有网民批评,“到现在为止,我没有看到任何一段由机构媒体拍摄的郑州暴雨视频,也没有看到电视台记者哪怕是作秀的直播。”亦有网民更发现,当郑州发生暴雨灾情的时候,河南卫视竟还在播放抗日剧,又说“神剧播完了,现在唱红歌”,直到21日凌晨12点10分,电视台才改直播灾情。

民众被困地铁消息 时隔两小时官媒才有所反应

在社交媒体,民众看到郑州水灾的真实惨况,不过这些消息,官媒又有没有报道呢?

记者翻查资料,有官媒早在周二下午5点多发布消息,称郑州暴雨导致列车延迟到站或停运,其后晚上9点左右,表示已出动千多名应急民兵“抗洪抢险”;至于有民众被困郑州地铁5号线的消息,晚上8点开始在民间传出,相隔2个小时,约晚上10点多开始,才有官媒引述网络片段报道,并表示被困乘客已全部救出,“无生命危险”。但民众上载到社交媒体的视频看到,地铁站内有多名乘客已奄奄一息,情况相当混乱。直到7月21日凌晨4点,有官媒公布暴雨酿成12人死亡。

评论 : 当局以“丧事喜办”的做法,是为了巩固政权稳定

江苏时事评论人士凌真寳认为,不少官方媒体把这次灾情的重点,放在救援人员身上,正如当局一贯“丧事喜办”的做法,最终是为了巩固政权稳定。

凌真寳: “为了政权的稳固,许多真实、负面的新闻是不容许被报道出来的, 一贯的丧事喜办,最后为党歌功颂德。”

中国灾民缺乏自救意识只懂等待救援

面对当局报喜不报忧,为了自救,不少被困民众拍下灾情片段,上载到社交媒体请求救援:“刚刚我们经历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时刻,因为刚刚的水位大概是在这个位置(地铁玻璃约一半),现在水位终于下降了。我们在车里就可以等(救援)。”在微博,有网民更建立名为“河南暴雨互助”的专页,让网民在此交换信息,包括发布被困人士的名单、呼吁捐出物资、列出“暴雨自救指南”等。


左图:为了自救,不少被困民众拍下灾情片段,上载到社交媒体请求救援。(网络片段截图) ; 右图: 有网民更建立名为“河南暴雨互助”的专页,让网民在此交换信息。(微博截图)

不过时事评论员王先生对本台说,自己看过一段视频,当时水位仍在地铁外面,尚未到地铁玻璃位置,但却没人打烂玻璃自救,最终水位淹过地铁玻璃的四分之三。他认为民众心中始终希望等待当局救援,又说当局越不肯说灾情,代表灾情越严重。

王先生:“什么‘亲自指挥’,派多少人救灾,这都是为了骗‘韭菜’,我看到地铁里那些人拍的视频,我觉得很奇怪,他们内心永远想着让别人来救他,有的还说打电话报警,有的还说打电话报警。他们就没有自救意识,源于是什么?源于他们过于相信这个政府和国家。”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周二头条为“欧洲洪灾肆虐 引发深度反思”,被网民嘲讽“国内水灾不见报道,对欧洲洪灾却发深度反思”。《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回复表示,“对河南大水的抗击和对我们自己问题的反思,不妨碍对德吹英吹美吹的鄙视”,强调“不掩饰、不粉饰,赞同中国社会正视自己的每一个问题。”

记者:郑日尧、乔龙 记者:胡力汉 许书婷 网编:瑞哲

▲自由亚洲电台(RFA)7月21日报道:常庄水库泄洪14小时未发预警 民众质疑郑州洪灾是人祸

郑州洪灾 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郑州洪灾 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网上图片

河南连日暴雨造成数十个大中型水库水位超出警戒线,本周二(7月20日)傍晚,郑州地铁五号线遭洪水倒灌,超过五百名乘客被困车厢内。在受灾地区不少人通宵不停呼救。有民众质疑当局,水库泄洪为何不预警、为何不关闭地铁及事先疏散人群。

持续多日的暴雨夹杂着洪水,导致郑州低洼地区成为泽国。本周二傍晚,郑州地铁五号线海滩寺至沙口路中间位置等多条地铁隧道遭洪水倒灌,五百多名乘客被困车厢内,他们通过上传现场视频向外呼救,要求网民代为报警。一位拍摄者在灌满洪水的车厢内向外界留言称,这可能是他最后一个视频:

“我们现在困在地铁里边了,水现在已经很深了,我们在地铁里边水已经漫到腰部了,看到视频帮我们报警,我们现在沙口路,沙口路地铁五号线。”

逃到车厢外的乘客看到,水流速度达每秒5-6米。一位乘客说,车厢内的乘客如果离开车厢必会被水流冲走。在月台地面上,躺者五、六具年轻女子的尸体,有人在旁不停的哭泣。而在街道上,夹带泥沙的洪水肆虐,有一对父子被洪水冲走。站在高处的一名拍摄者说:

“人被水冲泡了,车辆互撞,啊呀、呀呀、人冲跑了,抓住东西(喊叫水中父子),啊呀,一个父亲,一个小孩子,啊呀,小孩冲跑了。”

在路边,另有多具体尸体倒卧在水中,场面令人伤感。当局周三凌晨发布消息,有12人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傍晚官方改称死亡人数增至25人,7人失联。但视频所见,躺在地上的尸体已被水侵泡多时,被居民打捞上来时,已经死亡。

民众质疑郑州洪灾不全是天灾造成

郑州防灾服务台“郑州发布” 周三凌晨一点钟称,由于郑州遭遇历史上持续最大强降水,且上游水量大,郑州常庄水库防汛形势极其严峻。7月20日上午10:30分开始向下游泄洪,截至21时34分,常庄水库实时水位130.54米,超汛限水位3.05米,距当日最高水位已回落70厘米。

对此,众多网民质疑当局为何上午泄洪,深夜发通报。郑州居民王女士周三接受本台采访时说,政府未在泄洪前发出预警,地铁服务始终如常运作才导致人员伤亡:

“没有预警,包括地铁按道理说应该停运,他也没有停运。真正水淹是昨天傍晚五、六点钟的时候,一下子水势增大,这是有点奇怪的。如果之前雨下得一直这么大,水位是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它不可能一个小时忽然那么厉害。因为很多人都没有准备,连地铁都没有停运。”

市中心水位半小时内突然暴涨

有郑州民众实拍周二中午市中心的情况,在短短约半小时内,整条马路突然间被洪水淹没,证明洪水不是由下了多日的暴雨造成,而是因为受突如其来的洪水侵袭。

当晚8时许,郑州官方“郑州发布”发文称,5号线海滩寺站到沙口路站隧道内在傍晚6点前有列车停驶。但只字不提还有乘客受困及死亡。一个半小时后又发文称8时35分,被困地铁五号线车厢内的小佩已经获救。

众多网民对官方“挤牙膏式”发布灾情感到愤怒,质问政府说话为何要遮遮掩掩。包括白天发布的“内部明电”只说“正在泄洪”,却不说具体时间。本台尝试致电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但电话被接驳到传真机。


左上:官方“郑州发布”21日凌晨通知,常庄水库于前一天上午10:30分泄洪。 右上:网民质疑官方为何提前不清空水库,而且上午泄洪,晚上发通知。 左下:7月20日,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的《明电传真》,指常庄水库坝正在泄洪,通知群众紧急转移,却未注明通知时间。 右下:河南省武警当晚近七点钟投入抗洪抢险。(乔龙提供)

关注灾情的郑州时事评论人士唐先生批评当地政府,从水库泄洪时间到居民被水淹,一直在试图隐瞒。他对本台说:

“就算是降雨量大,但是你作为一个政府,你对这座城市的预案在哪里,你应该很早就知道要有暴雨,为什么不停运一些公共交通,为什么不早做沙袋防汛。他(官员)怕丢了乌纱帽,开始隐瞒数据,隐瞒受灾情况。”

新华社周三报道,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指出,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报道还称,截至目前,当地已转移避险约10万人。

河南省水利厅周三凌晨发文,河南此次降雨量“超5000年一遇”。据悉,常庄水库距郑州市西四环路仅2公里,距离市中心约6公里。

目前,郑州部分地区停电、断网或断水。暴雨还导致郑州及周边巩义市等区域电力和通讯中断,数千班次列车停驶,航班取消,滞留旅客数万人。另据路透社报道,河南至少31座大、中型水库水位已经超过警戒线。

记者:乔龙 责编:胡力汉 许书婷 网编:瑞哲

▲自由亚洲电台(RFA)7月21日报道:郑州大水风传极端暴雨是主因 专家说是“人造洪水”


郑州大水风传极端暴雨是主因 专家说是“人造洪水”。自由亚洲电台制图

郑州市内洪水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牵动着国人的心。有舆论认为,这次洪水是超出历史极值的暴雨造成的,不要怪责城市的排水系统。那么事实上是这样的吗?本台记者王允邀请到身居德国的水利专家王维洛和以保卫太湖出名的环保专家吴立红,对这次洪水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以下是本次讨论的录音。

在郑州发生水灾的前几天,德国不少地区也发生了重大水灾。社媒上一时展开了对两国水灾的热烈讨论。

王维洛所住的德国鲁尔区紧邻这次发生大洪水的哈根、迈恩等地区。他所住的村庄也在这次洪灾中受损。

王维洛告诉本台,他自己家侥幸安全。但他对面邻居的地下室冲进了洪水。他隔壁的领居,两个孩子的爸爸,开车出门被洪水冲倒的树干砸中驾驶室,人差点受伤。郑州的水灾让他有些感同身受。

2021年7月20日,洪水袭击河南郑州市区。(路透社图片)

记者:王博士,这一次郑州水灾发生后,有很多人认为,主要原因是郑州降水超过了历史极值,德国前不久的水灾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不要去责怪城市的排水系统,这主要是一个天灾。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维洛:说这次是历史极值,这是错的,这次绝对不是中国暴雨的历史极值。你要仔细看报道,它说的是中国城市气象站所记载的暴雨量的极值。

中国最大的暴雨一次出现在1963年,在邯郸、邢台和保定这个地区。第二次则是在1975年,在河南驻马店地区的一次暴雨。这是中国大陆暴雨的历史极值。

记者:所以,这一次郑州水灾,是天然的因素更多,还是人为的因素更多?

王维洛:这次水灾是郑州市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制造的。他们现在把郑州市建造成一个水乡,包括河流、湿地这些都有,一环一环的,它的三环就是一条河,再加上南水北调的中线干渠。上游的洪水下来的时候,全部都往郑州市中心压。

我们还要说他的排水系统。按照他的城市规划,到2020年,城市排水系统在一般地区,排雨水要达到三年一遇暴雨的标准,在重点地区是五年一遇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很低的,远远低于中国城市规定的指标。郑州实际上是一个降雨不少的地方,平均每年600毫米的降雨,是半湿润半干旱的地区。

记者:那么德国呢,它的洪水是因为自然因素,雨量太大,是这样吗?

王维洛:也不完全是这个因素。八年以前,德国搞国土规划的人已经提出过警告,在防洪方面,不要以为发生了1999年和2003年的洪水之后,不会有太大的洪水,就放松了这一块。因为将来还有暴雨,要注意这方面的工作。

德国这次主要受影响的主要是一些偏僻的小镇、小溪流,它不是大河大江,暴雨来得比较急。那几天我们手机上都收到预警,说会有暴雨,但不能确定在哪个区域,而只是在很大的一个范围内报了一下。


在洪水中行走的郑州市民(法新社图片)

记者:王博士提到了预警的问题。这次郑州水灾,之前几天也是有暴雨预报的,但看起来还是有很多人准备不足,造成一些人丧生。这当中政府有责任吗?有请吴先生。

吴立红:洪涝来的时候应该有预警。我们中国有气象台,对台风等都会有预警,叫老百姓事先做好防范作用。

但这次几乎是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就来了。来了之后,我看官媒都不怎么报的,都是社媒上在传,而且还有人被封杀,甚至有人被上门警告,说不准发这个东西。

现在就是出了问题,当局老是给自己找台阶下,就说是天灾,归结于自然灾害,但恰恰这些灾害背后是有人为因素的,怠政、懒政,没有及时预警造成的。

记者:因为德国和郑州都因为大雨发生了洪灾,这是不是全球变暖的征兆呢?

吴立红:是的,雨量增多是全球变暖的一个征兆,这是自然界被破坏导致的。全球变暖的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呼吁。

记者:王博士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王维洛:不一定是全球变暖的征兆,但可能是暴雨模式的改变。若要把它和全球变暖或全球变冷联系起来,这还难以确定。

记者:对这次城市大水,有人说可以通过建设海绵城市,或者建水坝,来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吴先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吴立红:郑州也造了海绵城市,说雨水来了之后,可以吸走,而且还可以循环使用。他们投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和金钱,这次洪涝来了之后,这些不都打了水漂了吗?

它这个海绵城市说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的海绵城市并没有什么防洪能力。它只是官样文章,是豆腐渣工程。

记者:王博士怎么看待海绵城市的问题?

王维洛:海绵城市是说可以把雨水全部都吸到城市里面。这次郑州三天降了600多毫米,这是降在你自己土地上的雨水,这还不太要紧。但郑州地势比较低,河南西部的水下来的话,那你就不是600毫米了,而可能是2000毫米了。你再有什么海绵城市,他也是不能的。

记者:还有一个水库的问题。这次我们知道郑州的常庄水库因为降雨,发生了防汛的严峻情况,被迫在7月20日上午泄洪,所以有人说这次洪水跟泄洪是有关系的。您认为,水库在面对这种形势的时候,能起什么角色?

王维洛:你要想好建水坝是干什么用的。比如说供水的,常庄水库就是供水的,供水的水库一般不能把水放掉。而防洪的,在洪水来临前,要把水放掉。那种说水库既能防洪,又能抗旱,是来自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学那本书里边的。中国就是学斯大林那一套。

水库是可以用来防洪,但防洪的时候,它的库容要特别大。但常庄水库这种都是很小的水库,下点雨它就满了。满了之后它就发生危险了,这个时候政府就不管下面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怎么样,它要先保大坝的安全,所以他要紧急放水。紧急放水放出来的水就是人造的洪水。

记者:感谢两位提供的分析。

(记者:王允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

▲自由亚洲电台(RFA)7月22日报道:郑州水灾增至33人丧生 自拍水灾视频成“负能量”被禁


2021 年 7 月 21 日,暴雨袭击了中国中部河南省郑州市,汽车停在洪水中。法新社图片

河南郑州遭遇洪水灾害,遇难人数增至33人,失踪8人。有郑州地铁员工报称,地铁公司早接到洪水预警,但决策者没有把握救人机会。另有网民在微信群转发自拍视频,被群主阻挠,也有人被警方拘留。

河南郑州水灾死亡人数继续增加。新华社本周四(7月22日)报道,强降雨已致河南33人死亡,8人失踪。周四,郑州城内不少遭遇洪水冲击的地区仍有积水、淤泥或等待维修的建筑物。在图片中,见到一些店铺被水冲毁,汽车翻转,也有车辆在水中行驶。

积水深至腰部 部分地区无网络

郑州居民杨女士对本台说,当地断电停水、无网络的情况非常普遍,部分地区积水最深至腰部:“网络太差,时常断网,在老区那边,很多地方没有网络。你需要从家里走到外面找网络。有些地方的积水还是挺深的,高架桥正常通行了,地面有些地方还是有很大的积水。主要现在雨云转移了,如安阳、新乡等地水灾比较严重。”


左图:一位微信网民抱怨自己在群里转发水灾视频,被群主移出。 右图:网传郑州地铁员工曝当局早已接到水灾预警,只是“各怀鬼胎”而已。(乔龙提供)

本周二傍晚,洪水倒灌郑州地铁五号线,数百人被困于地铁隧道和车厢内。官方至今未公开说明隧道内的人员遇难情况和洪水如何涌入地铁隧道。网名“只是曾经”的一位郑州地铁员工,发文曝称,作为地铁从业者,运营口官员不敢做决断,为了保全乌纱帽,在接到红色预警的情况下,坚持运营,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该文称,现场决策领导不了解情况,处理不及时。从水倒灌进入轨行区、到没过轨底、轨面,到必须断电等。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次机会,但决策者没有把握。文章对遇难事故的结论是:“各怀鬼胎?都抱着侥幸心理,人祸一定是灾难的主要因素。”

郑州地铁五号线于2019年5月开通运营,全长四十多公里,单日客运量可达36万人次。郑州居民张女士告诉本台,五号线的建设速度很快,问题也不少: “不知道是泄洪的原因还是五号线设计有缺陷,我看到网上也在评论,按道理说,水是不应进入地铁隧道和车厢。郑州的地铁建成较晚。而且有点赶工,它是几条线路同时施工,所以此事值得去查一下究竟怎么回事。”


山东一网民被指在微信群内“辱骂河南人民”,被处以行政拘留。(网页截图)

网警禁止“负能量”水灾视频

在过去两天,郑州水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持续受到网民关注,人们纷纷追查真相,希望从中汲取教训,但对政府官员有所批评的文字和视频都遭到禁止。有网民上传图片显示,他在微信群转发自媒体发布的视频,遭到群众警告,而群主则受到网络警察的警告及授权,只要发现“负能量”视频,立即追究。一位网名“勘查九九”的网民在微信群转发一名女子被打捞上来的图片,以及三幅描述灾情的截图后,被群主移出聊天群。

居住在郑州大学附近的王女士说,当地灾情也非常严重,但是媒体并未作出相关报道:

“郑州大学,就是西开发区那边的新校区的水也挺大的,但都没有报道,伤亡情况都没有看到报道,都说是停电断水,以及没有网络。”

另外,山东一位网民被指在微信群内“公开辱骂受灾中的河南人民,造成恶劣影响”,7月21日被鞍山市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0日。

记者:乔龙 责编:许书婷 网编:瑞哲

▲德国之声(DW)7月22日援引德语媒体:河南洪灾“暴露中国审查制度的虚伪”

德国《日报》关注河南暴雨洪灾分析并指出,“河南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气候变化的风险 ,也暴露了中国审查制度的虚伪”。波恩地方报《General-Anzeiger》访问的一位从新疆流亡到德国的维吾尔人说,他很高兴可以在德国自由地践行自己的信仰,“这在新疆是不可想象的”。

(德国之声中文网)持续数日的强降雨已经在中国中部省份河南造成数十人死亡。德国《日报》发表的一篇题为《气候变化?这不是我们的问题》(Klimawandel? Das ist doch nicht unser Problem)的报道中写道:“谁看了中国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有关河南水灾的可怕视频,谁就会对中国官方公布的(截至21日统计的)25人死亡的数字感到惊讶。在郑州,暴雨之下道路变成了河流,整片的小区停电,连医院也受到波及。一辆火车停在铁轨上40个小时不能动弹,车上的乘客缺吃少喝。”

“上周六夜间开始,河南省多地开始出现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降雨。三天的降雨量相当于全年的降水量。超过14万人被疏散。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被派到灾区参与抢险救灾。”

文章指出,中国很多地区洪水在夏天都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尽管政府正试图利用水坝和排水系统控制该国的河流,但暴雨的规模正变得越来越可怕。虽然气象部门试着解释河南这次遭遇的特大暴雨天气的成因,但是“这种极端天气是不是气候变化所造成的讨论却只是边缘话题。”

文章写道:“河南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气候变化的风险 ,也暴露了中国审查制度的虚伪,连幸存者发表的贴文都删除。 《人民日报》周三的头版甚至没有提及这场暴雨。 ”

“更令人吃惊的是,中国还有一些官方媒体采用幸灾乐祸和冷嘲热讽的方式看待德国西部发生的洪水灾害。……《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在微博上写道:”从迈阿密塌楼到德国大水,更有疫情中西方国家反人道主义的表现,一拨又一拨深刻冲击着中国人原有对西方治理水平和其对人道主义忠诚的认知。‘ ……这里的双重标准的虚伪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这样的语气让许多中国人听得津津有味,因为由于全方位的审查制度,他们无法获得自由信息。“

波恩地方报《General-Anzeiger》发表的一篇题为《北京的长臂触及波恩》(Chinas langer Arm reicht bis Bonn)的文章采访了一名从新疆流亡到德国的维吾尔男子。这名男子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名,他告诉记者,可以叫他Balanzga,在维吾尔语是“哥们”的意思。

他说,他不清楚他在新疆的朋友中还有多少人仍被关在再教育营里。所有的朋友都逐渐地把他从通讯软件上屏蔽掉了。但他猜测那些朋友是被迫这么做的。

文章描述称:“他甚至和父母都没有聊过新疆的局势。因为谁也信不过。官方截获聊天内容的风险太高。Balanzga说,多年来,监控摄像头和窃听技术对于维吾尔人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在再教育营杀害穆斯林的情况也不罕见。……一条头巾、一通海外打来的电话或者手机里储存的一张错误的照片就足以引起调查人员的注意。中国的穆斯林即使获准出国,回国之后也有可能失去自由。”

文章描述道:“千禧年的时候,Balanzga还在新疆生活。但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汉人和维吾尔人之间的矛盾开始升级。由于担心被肆意逮捕,Balanzga在蛇头的帮助下逃到俄罗斯。不久之后又在德国获得了政治庇护。”

“现如今,Balanzga已经感觉德国就是他的家。大约8年前,他回到新疆看望了自己的父母。‘那一次我是冒着被逮捕的风险回去的。我父母家附近经常可以看到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窗也是深色玻璃。有时候我进城的时候,背后会有人跟着我。这信号越来越清晰:你应该知道,我们盯着你呢。’现在,Balanzga不再去中国了。对他来说,被投入再教育营的风险太大。”

文章写道:“Balanzga说,他没办法说服自己的父母逃到国外来。‘他们在监视的环境中长大的,也从不认识了解其它的制度。那里(新疆)就是他们的家,他们适应了。’他说。Balanzga父母对国家的忠诚也让他们获得些奖励。几年前,这对老夫妻获准来德国探望儿子。Balanzga的父亲来到德国,一见儿子就问他,为什么留着大胡子看着像个恐怖分子,还让他赶紧把胡子剃掉。Balanzga很高兴可以在德国自由地践行自己的信仰。他说:”我妻子戴头巾,每天都祷告5次。这在新疆是不可想象的。‘虽然返回自己的故乡就意味着危险重重,但是Balanzga回家的渴望是强烈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们有一天能去看望他们的祖父母。’但是这个愿望到今天还没有实现。”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7月22日援引法国报纸:法国媒体普遍关注华中地区的严重水灾

包括总统马克龙在内一些法国政治人物遭窃听软件“飞马”监听引发法国舆论哗然。22日出版的法国全国性大报继续以大版篇幅报道窃听事件引发的震荡,分析这起事件暴露出的安全隐患。各报也都引据法新社消息,报道中国华中地区遭遇的严重洪灾。

《解放报》报道指出,这是中国气象部门有记录以来的60年间,单日降雨量最强的一次记录。三天之内的降雨量几乎与当地全年的降雨量相当。郑州市自周二起就进入气象部门最高级别的红色警报。但是,由于警报发出太晚,公共交通继续运行,结果很多居民还是去上班了。灾情最严重的是郑州地铁。从社交媒体传发的各种视频来看,车厢里水位已经高到乘客肩膀。据当地政府所说,数百乘客得以安全被救上地面。不过,还是有12人丧生,5人重伤。根据文物保护部门的公报,保存有重要的舍利对象的少林寺以及保存有佛教雕像等历史文物的龙门石窟,都不同程度受到水灾破坏。

《回声报》报道特别指出,郑州因其地理位置而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台湾富士康集团在这里设厂,组装苹果手机。但富士康表示没有受到水灾直接影响。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郑州工厂供应链短期内受到影响,而日产集团郑州广场则宣布暂时停产。河南占全国总人口的70%,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5.4%.报道指出,中国在夏季经常发生水灾。1998年长江沿岸的洪灾曾导致数千人丧命。科学界估计,正如美国和加拿大近期的酷暑高温天气,以及欧洲地区发生的严重水灾,中国的强降雨天气也因为气候升温而变得更加严重。

《人道报》报道郑州水灾带来的混乱局面的同时指出,洛阳地区的伊何滩水库一度接近溃坝。前来救援的军队实施引爆,得以控制水流排泄。此前三天,内蒙古有两座水库溃堤,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附近居民提前被撤离。报道写道,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用来疏导洪水的水库和水坝,后来为发电,继续兴建水库和大坝。但这些水库和堤坝有80%都已经至少有40年的历史,一些设施出现安全隐患。雨季来临时,中国各地经常发生水灾。2020年,53条河道夏季水位达到最高记录。但正如德国上周发生的水灾,这些灾情与气候升温明显有关联。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GIEC)早在90年代就提醒说,温室效应气体的积累会加剧水文循环的两种极端现象:越来越多的强降雨期,和越来越多的干旱期。城市化建设以及土地人工化减低了土地的吸水能力。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7月22日要闻分析:万众瞩目河南洪灾 习近平却去了拉萨?

发生在中国中部河南省的严重水灾仍在持续。尽管河南省会郑州市的雨势逐渐减小,但河南省北部的四个城市新乡、安阳、鹤壁、焦作等其它城市在周三(7月21日)再次遭遇极端暴雨侵袭。就在河南各地传出老百姓的微信微博求救求生信息的同时,却传出一些习近平抵达西藏拉萨的非官方视频。

为什么习近平在河南爆发严重洪灾之时,前往拉萨访问?他好像是在效仿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国内遭受洪灾时没有中断对美国访问行程。德国总理的华盛顿之行与水灾几乎同时,难道习近平也是在郑州下大雨的那几天或之前就启程前往拉萨了?

藏人行政中央驻台代表格桑坚参22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日前从西藏境内传出消息,21号到27号之间,在拉萨上空要进行空中禁飞,以及要突然关闭布达拉宫。从这些迹象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两天中共总书记应已到了拉萨。

境内藏人传出数张照片和视频还显示,习近平已经抵达拉萨。习近平从拉萨朵究仓藏装店步出,也在八廓大昭寺外,大批侍卫护卫下向尖叫的群众们挥手,及在一个广场上发表简短讲话。不过,中国的媒体没有报道。

格桑坚参说:“听说习近平一行去了公波灵芝地区,拉萨到灵芝的铁路前两天刚刚开通。之前六月,习近平才去藏区青海地区,这次又到西藏拉萨。可以这样解读,习近平从2012年担任中共总书记至今,将近十年内,第一次到西藏拉萨,可以说明中共很自信,整个西藏已经被他所谓维稳机器控制得很有把握。”

格桑坚参还提到,习近平一个多月间连续到藏区,可能说明中共认为西藏问题、新疆问题等少数民族问题,已成为现在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这次到拉萨,令人担心中国政府对藏人会进行更严厉残酷的镇压。

格桑坚参也强调:“需要关注的是,习近平肯定接见在西藏部队的武警、人民解放军,这些讲话里会透露什么讯息?中印之间对峙愈来愈严重,(美国的)印太战略,突显西藏问题的重要性,习近平会谈些什么内容?都是我们看习近平对西藏问题的态度的指标。”

河南灾情扩大严重 民众组织自救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截至周四(7月22日)早上,这场当地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降雨已导致33人死亡,8人失踪,受灾人数超过300万人,当局已转移25万人进行安置。人们在微信和微博上铺天盖地地发布求助信息,很多网民自发建立了各类互助群组,发布应急信息和寻人启事,帮助受困者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

河南暴雨和洪灾也持续成为中国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但官媒的报道仍明显侧重于宣传当局的救援成绩和感人的救援事迹,并反复强调这是“千年一遇”的暴雨,几乎不见有关灾难原因的分析和讨论。但官方媒体强调救援中的正能量、淡化灾难原因的做法遭到质疑。

在万众瞩目河南灾区的节骨眼上,出现习近平在拉萨的视频,对此人们无言以对。 据说习近平十年来没有去过西藏,因此这次去应该是预先安排的一场“大戏”。这场拉萨的戏,客观上可能会部分地转移人们对已经或正在到来的一系列灾害的关注度。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人指望习近平会去亲临救灾现场,这好像从来也不算是他党的总书记的职责,一位非民选的国家领导人自然享有这种制度优势。

刚用无数民脂民膏庆祝过的中共百年,还不到一个月,就被一场大洪水冲走了精心设计的虚幻和欺骗。

▲自由亚洲电台(RFA)7月23日报道:郑州救援工作继续 网上寻亲人数远超官方伤亡数据


网上寻亲人数远超官方伤亡数据(网上图片)

河南水灾重灾区已转移至乡郊地区,但在省会郑州,洪水仍未退去。外界最关注的,是地处郑州繁华地段,在暴雨中被淹的京广路隧道,隧道内仍有大量车辆,郑州居民深信,隧道内仍有不少尸体等待处理。至于真实遇难者数字,一般人都估计都远超政府公布的统计。

郑州水灾后两周,救援人员仍在市内寻找失踪者,救援人员从京广隧道内不断抬出死者遗体,同时排走积水、清理汽车残骸,现场有大批警员把守,严禁其他人靠近。有居民从高处拍摄现场情况。

郑州居民 : UPS “看到没有,隧道里抬出来的人,看到没有,我出来看看,一看啊,外头的景象惨不忍睹啊!”

凤凰卫视记者胡玲23日下午在微博发布消息,指郑州京广隧道全部戒严,不允许途人拍摄警察、救护车和大巴。

官方周五公布最新伤亡数字,郑州暴雨导致超过50多人遇难。周四通报是全省33死亡,8人失踪。但大陆社交媒体上仍涌现大量寻找郑州失踪者的讯息,当中还有郑州外围的乡镇,其中有一个网站列出了多达130多名失踪者的个人资料。

郑州居民 : 官方一直在掩盖洪灾的严重程度

郑州居民胡先生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官方一直在掩盖洪灾的严重程度,官方公布的死伤数据,根本没有多少人相信:

胡先生: “ 京广隧道,究竟埋了多少人,有多少人的亲属失踪了,是否在里面,很多人在围观寻找亲人,有维稳力量不让他们接近,在受灾严重的社区,还处于封闭状态,不容许居民回家,可能有一些不想让民众知道的,因为很多地下车库可能淹了很多车,里面应该是有人的,好多是出不了来的。”

网上不断传出消息,也有目击者向媒体披露,暴雨最严重时候,很多司机和乘客都被困在隧道内,一直等不到救援人员来施救。

学者:社交媒体大量讯息推翻官方数据真确性

大陆传媒学者方老师认为,早在政府发布消息之前,网上已流出大量现场图片、视频,所以就算政府公布的消息,很快被民间反驳。

方老师:“在主管机构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有大量现场讯息、图片、视频流传出去,这段时间差是实现突破报道的非常重要一点。”

根据河南省政府最新公布的消息,截至周五中午,救援人员已紧急转移安置近40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4万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人民币。

防疫部门表示,郑州市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暂时未发现有疫情异常爆发。当局抢修供电供水系统,预计主城区明日全部恢复供电,后日基本恢复供水;全市通讯用户基本恢复正常使用;食品供应保持正常。

省政府还提醒市民关注官方消息,不信谣言、不传谣言。

记者:罗燕云、陈妙玲 责编:胡力汉 许书婷 网编:瑞哲

▲自由亚洲电台(RFA)7月23日报道:河南洪水未退 习近平选择考察西藏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受灾期间不去灾区而到西藏考察,官媒称是要公布治藏新方略,但有河南民众表示,习近平不到河南考察,只会让地方官员肆意掩盖受灾的真相。有学者表示,习近平是要保护嫡系官员,想试图淡化事件。

河南暴雨成灾,到目前洪水仍未减退, 重灾区已由郑州移至北面的鹤壁、新乡一带。卫河鹤壁、新乡段决堤,救援队把一车车石头,甚至整部大卡车填入河道,都无法堵住洪水,新乡牧野湖、定国湖等均出现倒灌现象。

当地灾民不断在网上对外求救,两日来未见到救援人员踪影。网上视频显示,有人寻找到亲人尸体时,情绪失控。

在水灾的情况备受国内国外关注之际,中国官媒开始发布东京奥运的消息,而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亦选择在同一时间,到西藏考察调研2天,并公布治藏的新方略。

这次是习近平出任中共总书记后,首次到西藏视察,根据中国的官方传媒报道,习近平今次西藏之行,是要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强调,没有中共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新西藏,认为中共对于西藏的工作是完全正确,又表示,会推动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成就。

官方传媒表示,习近平在7月21日上午,抵达林芝米林机场,在林芝逗留一天后,乘坐火车到拉萨继续视察,期间有到布达拉宫广场和市中心的八廓街参观,向在场的民众发表讲话。

习近平到西藏的考察,在官媒的大力宣传下,正受灾情的河南民众,亦知道领导人的新行程,但关注不高。

习近平打破前任惯例没有第一时间到灾区视察

化名王先生的郑州居民对本台表示,在河南民众的微信圈,大部分人都在讨论灾区和失踪人口的情况,对习近平到西藏的关注度不高,但亦有人讨论习近平不到河南的原因。他估计,习近平不到灾区考察,是为了方便地方官员掩盖受灾的真相。

王先生:“习近平上场以来,都打破之前所谓的惯例,不再去灾难现场,他们觉得自己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可能也不想为地方政府添乱,因为去了以后,一旦发生了问题不处理的话,大家都看着,干脆就不去了,喊就喊得挺响,实际上只是做秀,现在连做秀都懒得做了。他不来,地方上想如何掩盖,想怎样干就怎样干,可以随意处置,几乎是完全不透明的。”

王先生表示,以往有灾情时,不少救灾活动都由民间组织自发,但由于近年民间组织受到官方打压,今次河南发生水灾,已没有看到民间组织到来救援,在官方自顾不及的情况下,当地的民众只能自救,互相协助。

澳学者:习近平自视根正苗红,不用建立亲民形象

研究中国问题多年的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冯崇义表示,习近平不到灾区视察,与他的出身和背景有关。

冯崇义:“江泽民还是算是技术官僚,胡锦涛和温家宝更是,进入最高领导层后,他们有一些压力,要做亲民形象,对他地位很重要。但习近平是属于红二代,或者以前说的太子党,他是根正苗红,他自己认为生出来就可以当国家领导人,并不在乎别人说他什么,所以他的做法与他的前两任有好大的差别。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是之江新军之一

冯崇义表示,河南发生的水灾,已引发了民众质疑是否人祸,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是之江新军之一,他认为,习近平到西藏,而不到河南视察,也能起淡化的作用,减少民间对官方追责的压力。

对于这次陪同习近平到西藏的官员当中,随了必定会同行的副总理刘鹤外,还有国防部长魏凤和。冯崇义表示,习近平在中国国内考察期间,较少带同魏凤和或解放军的高层同行,他表示,与国家安全有关,因为西藏、新疆和内蒙古,都是中国维稳的重点关键地区之一,相信今次魏凤和同行,与近年中印边境局势紧张有关。

记者:陈妙玲 责编:胡力汉 许书婷 网编:瑞哲

▲德国之声(DW)7月23日报道:郑州京广隧道现死伤 救难人员:是天灾也是人祸

中国河南省郑州洪灾逐渐缓和,但救难人员仍持续在京广隧道进行抢救,市内多处也传出路面坍塌的情况。此外,河南的新乡也因水位仍持续上涨,紧急向外界求援。

许多媒体以“汽车坟场”形容京广隧道抽掉积水后的情况,当中死伤还没有确定的数字。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河南周五(7月23日)在致命的暴雨和洪灾后开始清理工作。据河南省应急管理厅提供的消息,截至周五晚间,河南强降雨已造成56人遇难、5人失踪,救援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郑州当局22号开始抽水工程,长约4.5公里的“京广快速道路隧道”严重灾情也跟着曝光。现场画面显示,有汽车倒插在水中,或是翻复后堆在一起,还有遗体躺在路面上。

根据《湖北日报》新创媒体极目新闻报道,7月20日下午4时到5时,郑州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家住隧道出口旁的市民观察,约30万立方米的积水在3小时内灌满双向六车道的隧道。洪水最后淹没京广北路隧道,旁边的酒店也淹到约1米高。

《财新网》报道,根据官方目前的数据,京广北路隧道积水已造成两人死亡,但在现场参与救援的第一线工作人员以及住在隧道附近的居民却向德国之声透露,京广隧道内的确切死亡数量应该比目前媒体与官方所公布的还高很多。

救灾前线:死伤更多

在现场担任第一线救灾人员的张先生指出,京广隧道内塞了有几百辆车,水现在还在排,但确切的死亡人数应该比目前所报出来的还多。他说:“京广隧道在周二与周三大淹水时里面塞满的车,现场救难人员预估里面有上百辆的车。目前若要把隧道内的积水全部抽完,至少还需要两至三天日夜不间断的工作才能完成。”

除了京广隧道之外,其他前线的救难人员还表示,郑州现在多处仍有道路坍塌,或是周围大楼因道路坍塌风险而必须撤离所有住户的情况。同样在前线担任救灾人员的王先生告诉德国之声:“郑州市的花园路与丰产路传出塌陷的情况,附近的兰德中心已经整栋撤离,居民互相警告避免外出。”

王先生表示,由于郑州当地不少地区的地下网管工程都有缺陷,因此导致不少道路都在洪灾后,出现了坍塌的现象。他批评:“这些政府所做的改善都是表面的,郑州市不少地方的道路都出现坍塌情况,郑州很多地下管网都是‘豆腐渣工程’,是有坍塌危险的。”

救灾人员:新乡急需外界抢救

除了郑州市区外,河南省其馀县市也传来灾情。《红星新闻》报导,位于黄河北部的新乡市,有多个村庄受内涝所害,众多村民受困,而多地也传来河水漫堤的灾情。官方预估,新乡市中受灾人口高达约47万。

救灾人员张先生告诉德国之声,虽然郑州情况已逐渐稳定,但是新乡市却仍有许多地方有大量村民受困,面临河水随时溃堤的紧急状况。他说:“目前新乡市仍有不少地区因为水位仍持续上涨,居民面临必须紧急撤离的情况。由于郑州的状况已逐渐稳定,现在河南省各地的救灾人员都在呼吁他人前往新乡市协助救灾。”

自由亚洲电台等媒体报道,不少民众质疑,官方死亡数据维持在死亡33人失踪8人,但从各界传出的消息看来,死伤人数应该不止于此,认为是官方严加控管信息,甚至是担心被追责而可能隐瞒数字。此外也有舆论关注,灾情发生至今,中国政府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会否引发救灾不力或是淡化灾情。

“是天灾,也是人祸”

救灾人员张先生向德国之声表示,这次郑州大规模的灾害不仅是天灾,“也是人祸”。他回忆道,在20日强降雨最严重的当天,他有一个朋友与其他乘客受困于当时淹水深及肩膀的地铁车厢内,从下午5点多开始等待救援,但救难人员直到晚间8点多才抵达现场。

他说:“他所在的车厢没有死人,但是是靠自救才跑出去的。每个车厢应该都有消防锤可以砸烂窗户脱困,但他那个车厢的乘客把消防锤都砸断了,玻璃却砸不烂。他们尝试拿灭火器砸窗户,但灭火器爆了窗户还是不烂。”

他透露,连专业的救灾人员到场后,用器具试图砸烂窗户时仍然不可行。最终,救灾人员被迫在车厢顶上开一个口,才能让受困的乘客离开淹水的车厢。他说:“最后一批乘客是到了午夜12点后才被救出来,根本不是官方报导称的晚上9点多。”

此外,另一位救灾人员王先生也提到,现任的郑州市市委书记上任后,便开始在许多主要道路中间兴建花坛,但动工过程中,把不少地下管线都挖断了,所以才会在强降雨发生时,发生路面上水排不了的状况。

王先生预估,虽然在这次的严重灾情后,当地政府一定会开始格外重视水灾相关的防护工作,但他不认为其他状况会因此有所改变。他说:“即使郑州不出事,其他地方也有可能出事。”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7月23日要闻分析:天灾还是人祸?河南大洪水带来一场大讨论

灾后郑州街头军车 2021年7月23日 中央社

7月23日法新社北京报道:中国官方有关河南省洪灾在郑州造成的遇难人数已攀升至51人。随着水灾在河南省的蔓延发展,死难者数字估计还会上升。这场突如其来的河南大洪水,还带来了一场“它是天灾还是人祸”的全球华人大讨论。

不言而喻,北京中央和河南官方及媒体从一开始就试图让当地人和国际间相信:“老天爷要下雨”,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而自己没毛病。不巧的是,中国媒体刚刚对西欧数国下大雨品头论足找毛病,认为连德国这样的富裕严谨国家都没有经受老天爷的考验,欧洲人效率低下制度缺陷暴露无余。而轮到河南不幸连日降下大雨时,中国电视台还在喋喋不休。中国官方甚至称河南大雨为“千年大雨”,这一违背常识的说法震惊海外华人舆论场。难以被世人笑纳的说法引发了“这是天灾还是人祸”的大讨论。

这场讨论的主场虽然是在海外华人舆论场,但讨论的依据却是来自河南灾区民间上传的大量视频照片。郑州街道上黄土积水在一小时内迅速上升向前奔涌,不符合雨水就地积累的样貌。令许多人对“郑州暴雨引发的洪涝”不再认同。有水利专家表示,郑州洪水是水库泄洪造成的。网上曝光的郑州内部文件显示,在指令下达前就已开始泄洪。南方周末记者褚朝新据说在自己的微信号中发文,也质疑这次伤亡如此严重“到底是人祸还是天灾”。

郑州气象局20日当天曾经连续发布了5次暴雨红色预警,但地铁站却迟迟不关闭,没有如同其他城市在暴雨发生前通知各单位不再上班。有不作为之嫌。按照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指南,红色预警发布后,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御。但郑州显然没有因为连日暴雨和警告就停课、停业。

“天灾人祸”是同一个中文词汇,说明两者间的紧密联系。中国官媒虽可以修订遇难者人数,但仍坚持这是一场天灾的说辞。法新社引用的“河南日报”网站23日发布的文章题为:“郑州暴雨引发的洪涝和次生灾害已致51人遇难”,强调的仍是:郑州的暴雨引发了洪涝和次生灾害。文章指出,持续强降雨天气,给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两天来,海外华人舆论场关注河南洪灾发展的每一个方方面面,继郑州地铁5号线一列车遭洪水灌入,造成多人惨剧后,目前最大的焦点集中于郑州市内京广路隧道成为“死亡隧道”的情况。20日晚间遭洪水快速淹没,网传大批车辆被困,恐多人罹难难以估计。在救援的同时,大批军队中午开抵隧道现场也令人侧目。

令人感到一丝安慰的是有来自郑州的视频显示:20日当晚,暴雨导致京广路隧道车流拥堵,洪水迅速淹起时,一名侯姓男子果断决定弃车,他还在车流中大喊并拍车门叫车主们弃车逃生。他这一举动至少帮助几十人逃过一劫。

现场一名侥幸逃生的女子回忆,自己当时的车辆距隧道口仅4、50公尺,在洪水不断涌入隧道内后,她果断选择弃车逃命,在这短短的路程中,几度差点被水冲走。逃出隧道口后,她眼睁睁看见自己的车在5分钟内被淹没,而在隧道内部深处还有很多车辆,大概率很难逃出来。

据报导,京广路段自北向南3个隧道中,京广北路隧道车辆被淹情况最为严重,光是隧道口前就有百馀辆车被困或被淹。负责隧道抽排水作业的中国安能集团有关负责人昨天指出,隧道内积水最深处达13公尺左右。截至周五下午4时,京广北路隧道口车辆才清理完毕,目前最深处还有超过3公尺深的积水,预计明天可以完成抽水工作。

河南20日大暴雨后,郑州市曾经空转,没有官方组织的救援力量,只有市民自己互救和自救。第二天据报只有穿戴干净整齐的150名军人来到郑州的照片,被人质疑是在装样子。最新的郑州官方发文称,武警已出动5290名官兵在当地救灾重建,并协助隧道、地铁等淤泥清理工作。

中央社也报道:就在京广隧道救援与灾情引发陆民关注之际,网传多辆挂着抗灾标语的军车载着大批军人中午开抵现场,接管后续的清理与救援作业,并管制人车不得靠近。此举已引发议论,许多网友认为后续灾情恐怕十分惨重。军人军管的信息也引发对舆论进一步管制的担忧。

随着时间推移,财新网中国青年报等新闻机构不断推出在当地的详细报导,将弥补社交媒体信息的不足。财新网的报导指出,尽管郑州雨势已明显缓和,但暴雨造成的积水、路面塌陷等问题仍十分严重。仅郑州市中原区一区,就有84处不同程度的路面坍塌坑洼,而坑洼的原因有8、9成是因之前入地工程开挖后回填不实。工程质量隐患在大雨冲击下暴露无遗后继续威胁市民的安全。

▲美国之音(VOA)7月24日报道:郑州地铁的恐怖情景在世界各国引起不同反思

华盛顿 —中国郑州的一场洪灾引发了人们诸多思考。郑州地方当局对地铁灌水,造成5号线12名乘客死亡、大批乘客陷入险境究竟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地铁这个现代城市的象征是否应该继续大力发展?

“车外面的水一直在涨,也一直在从门缝里往里渗着,慢慢的水越来越多,我们能站在座位上都站在座位上,最后站在座位上水都到胸口了,我真的害怕了。”

郑州地铁5号线的一名乘客在逃生后回顾濒临死亡经历的这段视频传遍了网络。

这个亲历者继续说,最绝望的时候是在晚上九点左右,车厢的水已经漫到脖子,而且车厢出现缺氧,人们体力不支,恐惧情绪持续升温。大家都在通过手机向家人交待后事。


河南郑州暴雨中地铁五号线的车中乘客被困洪水中。(2021年7月20日)

由于当地政府对信息的过滤和控制,大量的现场报道被作为“非正能量”信息遭到封杀。而这些地铁乘客们因为获救,他们的叙述才获得了“正能量”的身份得以传播出来。但出乎网管们预料的是,这样的“正能量言论”也同样激发起公众对地方政府和管理当局追责的声音。

中国国内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郑州地方当局在5号线灾难问题上至少存在几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在气象部门发布强降雨警报后没有立即宣布地铁停运,致使大批乘客陷入险境。二是在特大洪水发生之前,没有对地铁入口的防水设施进行加固和防范。三是所谓“海绵城市”工程可能存在严重问题,形同豆腐渣工程。

官方的说法是,在这次地铁事故中,有12人死亡,5人受伤。但这个数字受到许多郑州居民和公众的质疑。他们认为,实际数字要多很多。

郑州市在2017年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在2020年之前,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在水安全方面的设计目标是在规划区的防洪标准可以应对200年一遇的洪水灾害。

分析人士指出,在这次洪水测试中,海绵城市项目完全不及格。切莫说是200年一遇的水灾,即便是50年一遇的水灾,这个项目都未能通过。中国官方称,这次的强降雨雨量是千年一遇,但实际上,有专家指出,这次的日降雨量实际上还不及1975年河南板桥洪灾的降雨量。板桥水灾造成了十几万人的死亡。

在中国民众要求追责的时候,美国的专家们却从郑州5号线的遭遇看到了不同的教训。纽约时报引用纽约大学交通专家莎拉·考夫曼(Sarah Kaufman)的话说,“这太可怕了”。极端天气因气候变化而提前到来,本来应该在100年后发生的风暴,“有可能明天就来了”。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伦敦、纽约和东京等大都市的地铁系统都已经老旧,虽然已经通过改进,加强了防洪能力,但本周中国的危机表明,“即使是世界上一些最新的系统(郑州地铁投入运营甚至还不到十年)也可能不堪一击”。

在郑州洪灾发生前几天,德国刚刚发生了同样的灾难,有160人死亡。此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伯利亚和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也遭受了严重热浪的冲击。

美国地铁和公交车乘客权益倡导组织“乘客联盟”(Riders Alliance)的执行董事贝琪·普朗姆(Betsy Plum)表示,“问题的规模已经超出了我们的城市和州所能解决的范围。”

纽约时报说,一些专家提出,随着更多的极端洪灾的到来,要永远保护地铁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人类应该对发展公共汽车和自行车给与更多的思考和重视。

墨西哥城非盈利交通组织交通发展研究所(Institute for Transport Development)研究员贝尔纳多·巴兰达·塞普尔韦达(Bernardo Baranda Sepúlveda)对纽约时报说,街道轻轨、公交系统和自行车道不仅不易受洪水侵袭,而且建造成本更低,而且更方便前往。

塞普尔韦达表示,“我们从上个世纪就有这种惯性,把如此多的地面可用空间给了汽车。”“但一条公交车道的载客量比三条汽车道还要多。”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7月24日报道:河南悲剧,是天灾也是人祸

本周,发生在河南郑州的天灾人祸自然是广大网友彻夜难眠追踪转发严重关注的焦点。23号,郑州被淹后的第三天,灾难远没有结束,清理行动尚未了结,重灾区京广路隧道被军管,严禁本地救援人员及媒体靠近拍照,用网友的话说就是“遇难人数已上升到国家机密级别”,所以清理工作被军队接管。

河南120个县市,1108个乡镇,五百多万人仍处在灾区,河南水利厅官网透露,目前河南47座水库正在泄洪,大片村庄城镇被洪水淹没,然而打开电视,全国没有一家卫视在播报河南水灾,河南卫视也在全天播报广告;不过我们却看到新华网发了一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在此之前,网友还看到了习近平视察拉萨的图片,一场“百年”不遇,“千年”不遇,“五千年”不遇的洪灾正在河南发生,习主席却在世界屋脊高瞻远瞩为中国农村厕所革命指明方向。网民赶紧发送德国总理默克尔视察德国灾区的图片,暗讽默克尔搞错了方向,阿尔卑斯山才是她该去的地方!网友刘伟发帖说:洪水大敌当前,还记得排便的事,果然是一代圣君!网友山东刘忠干发帖说:郑州、新乡、鹤壁、齐齐哈尔、广东人民祝您旅途愉快!

7月20号,全网通过民间不断上传的求救图片目击了发生在郑州的一场天灾人祸,短短数小时,整座城被淹,成百上千人被困地铁,黑暗的车厢里,几小时站在逐渐上升的水中绝望地等待政府救援的乘客以及他们那无助麻木惊恐的脸,京广隧道瞬间被洪水灌满,拥堵在隧道内的车辆几分钟内被洪水吞没,无论政府如何粉饰狡辩,用一百年五千年掩耳盗铃,年长的人都对758板桥溃坝人祸记忆尚存,也许他们要感谢共产党,在其执政的七十多年间,让他们卑微的人生有幸多次重温五千年难遇的天灾人祸。有网友发帖说:哪里有哀鸿遍野,哪里就有罪恶滔天。

网友子龙肆发帖说: 郑州降雨准确的来说就是40年一遇,比758的降雨差了一倍多。所以说什么千年一遇,5000年一遇,都是将人祸推给天灾的说词。气象预警了5天,地铁没有停运, 低洼地没有疏散,防灾预警严重不足。 水库隐患,没有提前清库泄洪,客观造就了迭洪泄洪加重洪灾的效果……所有这一切就为了推脱问责,恨不能说是万年一遇。

网友日出江花发帖说:几十年不遇,几百年不遇,这次是几千年一遇的洪水,我们都赶上了。四年一次的选举我们一次也没遇上。我们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网友何立信发帖说:上午开闸放水,下午才想到去通知你,很多人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于洪水围城的急流之中。我无法用语言表达。生的计划,死的随机,这是一个什么社会?

网友浪里白条发帖说: 按照网络留下的所有资讯,基本可以还原这次天灾的真实脉络,尤其是时间,地点,图片,视频等相关联的证据链,完成了一个清晰的指向一一借天灾之名下的一场极为纯粹的人祸……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自古如此,今莫例外,如果把垒积的尸骸比作稻草,这稻草的份量已如泰山压顶,但谁是那峰骆驼呢?或者说为一匹即将暴毙,已病入膏肓的骆驼,这代价太惨烈了吧?……

网友“只是曾经”发帖说:作为地铁从业者,我就敢这样说:运营口领导,不敢拍板做决断,为保乌纱帽不给自己添麻烦,在已经接到红色预警的情况下,坚持运营,造成最后不可挽回的局面。现场决策领导,不了解现场情况,处理不及时。从水开始倒灌进轨行区,到没过轨底,到没过轨面,到不能行车,到触网必须断电,到没过疏散平台,到求生无望。 整个过程不是一下发生的,中间有时间,有很多次机会。决策者没有把握。 当值调度没有把车扣住不放进区间。当班司机没有第一 时间开门疏散乘客到平台组织大家逃生。 大家都规规矩矩不越雷池不犯错,一片祥和,但都是杀人犯!

网友川4G发帖说:我悬赏1000人民币征集一个问题的答案,中国这么多年出现的洪涝灾害可谓数不胜数,几乎年年都有,损伤不计其数。而且“多难兴邦,吃一堑长一 智”。 我的问题是:经过了这么多次同样的灾难,中国官方到底学习反思改进了什么?

网友刘力朋回帖说:学会社交网络全面实名、舆情监测、量化分析有害信息样本、地区分组审核策略、有害图片视频的机器深度学习拦截、网警巡查和举报检举机制、网络通讯员梯队、中国治理话语和境外势力新冷战意识形态、洪水美学和拟人叙事体。

网友曲子徽发帖说:2020年武汉病毒,地方和部门高官均不敢对外公布,最终传染世界……2021年7.20郑州洪灾惨烈情形,官媒央视又不敢公开及时报道,使得洪灾人祸灾难失控。去年南方多地发生洪灾都被掩盖。一尊体制让国民一次又一次承受巨大代价。

▲德国之声(DW)7月25日墙外文摘:郑州洪灾与“定于一尊”

有评论指出,郑州洪灾让人联想到武汉疫症初期,武汉市与湖北省政府也是毫无作为,这是“定于一尊”惹的祸。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中国郑州特大洪灾都是“定于一尊”惹的祸》,作者颜纯钩认为,郑州洪灾的悲剧不是大雨,也不是水库泄洪,是政府完全没有应急的工作安排。

文章说,郑州洪灾让人联想到武汉疫症初期,武汉市与湖北省政府也是毫无作为,继续举行万家宴,继续放行春节返乡人流,直至酿成大祸为止,市长才出来交代,说是没有中央批准,他们是无权公布疫情的。郑州政府的无作为,显然与武汉的情况相同,便是凡属大的社会灾难事件,如非经过上级批准,当地政府不得擅自采取应急措施,以免造成社会混乱,给反动势力有机可趁。

作者认为,这是“定于一尊”惹的祸。当初下面的人吹捧“定于一尊”时,习近平当然很高兴,但等到全国上下大小事都堆到他案头,他也知道事情不妙了。所以前不久他在一个高干会议上抱怨:难道我不作指示,你们都不用做事情了?

作者指出,习近平没有批示,各级干部都“躺平”,等到灾难发生,他的批示才到,下面才敢做事,但灾难已成,人命已逝,他的“定于一尊”,还有什么意义?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7月26日要闻分析:“河南人民政治觉悟高 成功阻止外媒记者拍摄”

来自国际和大陆社交媒体信息显示,郑州发生水灾几天后,一些前往当地采访的外国媒体人员受到几位郑州“民众”的围堵阻拦,指责他们的报道给中国抹了黑。

有推特和大陆微博的视频片段分别显示以下几个场景:一名后被证实记者身份的外国男子与陪同人员一起,在郑州街头受到几位中国男女的围堵拍照和指责。德国记者不断用英文问“你们是谁”?一位戴口罩的蓝衣女性边对他拍照,边低声回答,好像说的是:“我是中国人”。

另一位戴黑口罩黑帽的年轻女性全程参与两位中国男性和德国记者的争论,这两位不戴口罩的男性指责外媒报道给河南抹了黑,不友好,造谣攻击污蔑了中国。德国记者于是提出要求,希望也采访他们,一男性回答:“我不接受你的采访,我讨厌你”。德国记者只好笑纳放弃。

但另一位男子拉拽德国记者胳膊不许他离开时,黑帽口罩女赶紧介入,高声劝说:“不要动手,不要着急。听我说,”但她不断警告后,又好像没什么可说似的。另一个片段显示:同位黑帽口罩女向德国记者解释:他们认错人了,以为德国人是写了抹黑郑州的文章的英国BBC记者。

在场的还有一位美籍华裔女性,她一直在为德国记者与郑州人间进行沟通。后来她把事件的过程写在推特上,才使人知道她是美国洛杉矶时报驻北京记者苏奕安。

多维网则转引大陆观察者网的报道称:这名在郑州街头被人围困“问责”的老外是德国之声(DW)驻北京记者马蒂亚斯·比灵格(Mathias B?linger)。说这人7月22日启程前往河南,在德国之声24日发布的新闻短片中,神色局促,停顿颇多,但依旧不忘借河南灾情抹黑中国。纵观他的推特,多有转发、撰写抹黑中国新疆和香港事务的推文。

多维网文章还以网友之口称:在郑州街头为德国之声记者解围的是《洛杉矶时报》北京首席ALICE Su,(中文名字为苏奕安)。并介绍说她“从小在香港、台湾、加州和上海生活。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北京大学,应该又是学传媒新闻的,之前在中东当了4年的自由职业者。”还查到:“此人推特置顶贴是抹黑新疆的专题报道。并说:”从Alice Su的推文得知了郑州群众后续对两人的态度:解释完之后,群众相信了他们的说法。有一位黑衣女士还说:这两位是德国朋友,大家应该欢迎。大家鼓掌,一位群众说抱歉。

以上是多维的有关报道,但从视频上,看到的主要是两男两女在和外媒记者争论,并没有引发多少路人围观的兴趣。

视频显示两位外媒记者的面目是无遮无掩的,他们的身份也得到中国媒体的调查证实,但参与街头议论的两男两女身份无从得知了,只能将他们视为郑州市民。在这两男两女中,两位又拍照又说话的中国女性自己戴了大口罩,而所有参与这场街头议论和围观的人,甚至过路的人都没有戴口罩。所以谁也看不清这两位“爱国郑州女”的长相,而两位指责外国记者的“郑州男”虽没戴口罩,但视频里显露的不是他们的背影就是侧影。在信息封锁下,他们是如何迅速得知BBC发表的有关郑州水灾报道的?也不得而知。

至于BBC哪篇文章让郑州人不满?据多维的说法是:BBC记者7月22日发布消息称:“地铁上的乘客被扔在站台上等死”,而此言论遭到网友反驳说:“我就在郑州,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没有任何人被丢在地铁上等死。”“不要刻意抹黑中国,请用事实说出郑州水灾的真相!”

多维还引述:中国媒体《环球时报》发表评论称,因为愤怒于BBC等外媒对河南水灾等的不客观报道,有人在网上呼吁警惕他们在郑州的采访,甚至主张在郑州找到他们,上述摩擦不知是否与那些呼吁有关。

《环球时报》认为,中国公众对西方媒体的报道产生愤怒情绪完全事出有因。西方媒体长期扮演了抹黑中国的角色,对西方社会形成偏执的对华看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西方媒体在编造一个针对中国的超级谎言,它们的一些在华记者在这当中扮演了活跃角色,有些人的报道严重违反新闻从业人员基本道德,西方媒体显然需要围绕中国报道开展集体反思,真正回归新闻报道的客观原则。

该媒体总编辑胡锡进表示,强烈不建议各地民众对西方记者个体进行现场围堵。在那些记者没有破坏性卷入并干预事态本身,而是作为采访者进行记录的时候,不宜以强制方式阻止他们的拍摄等。

他指出,第一,这无助于阻止那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发生的事情开展负面报道,扭转不了他们的视角和态度,反而可能会给他们宣传自己在中国的报道受到“冲击”和“打压”提供现场素材,使他们在西方的语境下进一步抹黑中国更加振振有词。

第二,这样的摩擦会高抬那些西方媒体,他们可以借此炫耀自己在中国多么“受到重视”。事实上,那些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都在下降,有些下降得还非常厉害,描述自己在中国“被重视”“受打压”已经成为他们在西方自抬身价的常用套路之一。

胡锡进表示,中国社会对那些西方“主流媒体”影响力的很多印象还停留在互联网时代之前。那些媒体当然仍有影响,但已远不如前,他们急迫想围绕中国搞事,彰显自己维护西方利益的“不可取代”作用,在中国碰瓷对他们自我炒作有着特殊意义,我们不能遂了他们的愿。

《环球时报》主张,要以更加恰当的方式与西方舆论机构博弈,中国公众对他们的强烈不满要更加有效地表达出来,包括被采访的中国人完全可以毫不客气地对那些西方媒体提出批评。在他们的报道发出后,如果有严重不实之处,中国被采访者应高声抗议,让那些西方记者和他们所属的媒体付出声誉代价等等。

胡锡进并主张,不与出现在事发地现场的西方记者直接冲突,不给他们攻击中国社会提供篡改、利用现场素材的额外机会。

在多维上述转载环时文章后的留言大多持支持环时观点,而在两位外媒记者推特上的留言观点则较多样。其中大陆律师刘晓原的一句评论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河南人民的政治觉悟还是很高的,这不,又成功地阻止了外媒记者拍摄。”

▲德国之声(DW)7月26日客座评论:由郑州洪灾看习政权的阿喀琉斯之踵

据7月26日的官方数字,河南强降雨已导致69人遇难,5人失踪。对此次灾情,中国的自媒体和网络舆论可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炸开了锅”。这样的舆情让人想到新冠疫情最初在武汉爆发时的民间不满情景。

(德国之声中文网)对中国当局特别是河南地方政府来说,这乃是一起由天灾造成的意外事件而非人祸,然而,它们无法忽视大众的愤懑。

固然,官方所说“千年一遇”的暴雨是导致灾祸的客观因素,在这种极端天气面前,要想完全避免不出现灾难是不可能的,因为像城市排涝系统这样的基础设施不可能按照“千年一遇”的标准去建设。就此而言,此次洪涝似乎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官方和官媒正是如此解释的,把洪涝灾祸的原因归咎于无法抗御的“天灾”。但是,大众不满的正是官方的这个解释。他们认为天灾只是外因,人祸才是本质,人们指责官方没有及时预报这次暴雨,让大家不是呆在家里而是去上班;地铁在洪水灌进来后没有及时停运,导致12人死亡;水库泄洪没有提前告知民众,让人们来不及转移;灾祸发生后,官员不能最快组织营救;官方隐瞒灾情和死亡人数,官媒还在按部就班宣传常规节目,对大洪灾没有以一种突发事件的要求去报道,提供人们足够多的信息,等等。

人们指责的上述方面如果全部或部分做好了,官员救援称职,虽然不可能避免灾害,但灾害的程度会减轻,至少一些人不会无辜送命。

中国式救灾模式

中国当局显然感受到洪灾点燃的民间舆情压力,所以才会有习近平发出的抗洪救灾工作指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以平民愤。从中国的政治语言学看,最高领袖强调什么,很可能说明正缺什么。换言之,河南和郑州市的两级领导干部有可能在极端暴雨来临时,没有做到身先士卒和靠前指挥,这也就间接证实民间对当局的指责至少部分属实。

而在习近平发出“御旨”后,上至中央的防洪和救灾管理部门,下至基层政府,以及解放军,快速行动起来,投入到这场灾情中,相关官员无人敢懈怠。这正是人们看到的中国救灾模式,是中共体制特有也是惯常的现象。说特有,是其他体制尤其民主政体难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如此多资源协调和统一行动;说惯常,是这种事时常出现,非个案。在最高领袖发出指示前,官员们各顾一摊,只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突发事件或者灾祸无动于衷,不敏感,又或虽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在上级尤其最高领袖下达指令前,不敢妄自行动,因为他们无法把握其中的分寸,不清楚领袖是否满意。用一句俗语讲,官员的行为就像磨磨一样,你推一下,他才动一下。

但在最高领袖发出了指令后,官员们也就迅速行动起来,各方汇集成千军万马,此乃中共特有的动员机制,可把它看作举国体制的一部分,尤其在面对不管是地震、防洪、防疫以及其他大的灾害处理时,都如此。一旦这个机制启动,往往能快速和高效地解决问题。

很多人只注意到了这个体制的后半部分,看到它在短时间内集中资源办所谓“大事”的效率和优势,但对这个体制的前半部分,即常态化管理不甚关注。事实上,后者看起来的高效是以前者的懈怠和不作为的低效为代价的。往往是,由于日常管理的怠政激化矛盾,酿成事故,或者加重某种灾害,事后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处理和救济,从而也才有此种灾害动员机制。也就是说,中共的灾害动员和救济模式是以日常的怠政和不作为为依托的。

脆弱的强权

然而,郑州洪灾民间对政府救灾不力的不满显示当局的系统性怠政有很大可能会成为习近平政权的阿喀琉斯之踵。

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是个大力士,无人能打败他,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死穴,就是脚后跟,只要射中了这里,这位神力士就会死亡。后来人们用“阿喀琉斯之踵”来比拟再伟大的人物或者强权都有致命弱点。因此,对反对者来说,只要找到了对手的“阿喀琉斯之踵”,并善加利用,就不怕打不败它。

习近平政权无疑是中共建政以来最强大的时刻,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独裁政权之一,不承认这点将会陷入唐吉可德式的作战。然而,习政权或许也是脆弱的政权,其脆弱之处就在于它面临各种复杂的内外矛盾和危机,所以可把它称为脆弱的强权。对习近平个人以及他建立的统治来说,最危险的还不是他四面树敌以及海外的公开反对,对这些他会以民族主义和中共的铁的纪律裹挟全党和人民去应对;而是当局从上到下的系统性怠政和不作为,特别是基层政府的欺上瞒下,信息扭曲,不作为和乱作为所导致的矛盾扩大成灾难或危机,触动政权稳定的玄关。

官方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是极权体制的通病,也是中共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是,在习近平的新时代,这个问题的严峻性被空前强化。如果说,在邓江胡时代,相对不作为,官员和政府更多表现为借着改革乱作为,那么现在更突出地表现为不作为,表现为不敢担责、不愿担责,也就是一种系统性的懈怠。原因在于习近平加大了对权力的集中程度和对官员群体的空前的政治高压。

无论是改革、经济发展和日常管理,都需要分权,面对突发危机更需要当机立断、自主决策,假如事事都向上级请示,不敢处置,很可能会错过宝贵的时间窗口。因为尽管现在信息传输非常方便,然而上级毕竟不在现场,不很了解事情的细节和严重程度,也有其他的考虑,也许下级认为是危机的事情,在上级看来却没什么大不了,这都有可能影响和耽误对事情的处置,让小问题酿成大危机。可是在习近平时期,他不仅在政治上高度集权,要官员效忠自己,大小事情亲自发指令,更通过党内法规的形式剥夺了官员在本层级应有的自主权。2019年2月,中共出台《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明确规定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向党组织就重大事项请求指示或者批准,用中办负责人的话说,其目的就是要解决有的地方和部门请示报告意识不强、内容把握不准、程序方式不规范,以及一些党组织在请示报告上打折扣、搞变通、不实事求是等问题。

固然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但为了解决问题而强化请示报告制度只会让下级官员坐等上级批准,什么事情都不去做也不愿去做,逃避自己的责任,从而贻误时机,让事情升级。习近平并非没看到这点,他多次发指示敦促官员大胆行动。在今年1月的一个讲话中,他还罕有批评官员只等待他的书面指令,而不愿积极行政,批评官员只知道说场面话,不干实事。在郑州洪灾发生后,官媒也梳理了习最近几年针对防洪救灾发出的指示,有7次之多。

大水冲破防水墙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遭遇数百年未遇的特大暴雨。7月20日晚,积水冲破挡水墙,进入地下交通区域,地铁进水。尤其是郑州地铁5号线灾情最严重,被困人数最多。当日晚郑州地铁全线关闭。

然而,中共当局特别是基层政府的系统性怠政,根子正是习自己一手造成的,他虽然注意到这个问题,但解决的手段还是依赖他的行政指令,这就陷入了一个恶行循环,从极端的情况看,他之下的所有官员,都在等着他的发号施令。问题在于,中国没有自治传统,民众已经习惯于官员的管理,而在一个大小事都由政府说了算、政府并且垄断了主要资源的状况下,虽然这种懈怠在日常治理中也会产生很多弊端,但冲击力有限,且事后可弥补消化,构不成对政权的威胁。但是,一旦突遇重大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其弊端很可能让解决问题的时机丧失,激化矛盾。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官员的漫不经心、无动于衷,基层的无能为力,下上级之间信息传递的扭曲、时滞甚至脱节,都会恶化而不是缓和问题的解决,而对问题解决的时机把握是缓和事态的关键,这个体制恰恰在这点上最没优势。

等到最高当局有所回应或者重视后,极可能为时已晚,恶果显现,回天无力。

去年的武汉疫情由于病毒的快速扩散西方应对马虎,让习近平得已成功地扭转疫情叙事并得到民众支持,但这次郑州和河南洪灾民间的不满显示民众对官方固有的低信任度并未消失。尽管官方也在总结这类经验教训,但此乃政权内在的痼疾,无法根治,这使得类似洪灾的治理危机会一次次重演。此种事情一多,总会加强民众对习近平政权的不良印象,一旦某次灾害或危机造成的损害特别大,民变或许就会发生。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施英:一周新闻聚焦:河南洪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本周,发生在河南郑州的天灾人祸自然是广大网友彻夜难眠追踪转发严重关注的焦点。23号,郑州被淹后的第三天,灾难远没有结束,清理行动尚未了结,重灾区京广路隧道被军管,严禁本地救援人员及媒体靠近拍照,用网友的话说就是“遇难人数已上升到国家机密级别”,所以清理工作被军队接管。

河南120个县市,1108个乡镇,五百多万人仍处在灾区,河南水利厅官网透露,目前河南47座水库正在泄洪,大片村庄城镇被洪水淹没,然而打开电视,全国没有一家卫视在播报河南水灾,河南卫视也在全天播报广告;不过我们却看到新华网发了一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在此之前,网友还看到了习近平视察拉萨的图片,一场“百年”不遇,“千年”不遇,“五千年”不遇的洪灾正在河南发生,习主席却在世界屋脊高瞻远瞩为中国农村厕所革命指明方向。网民赶紧发送德国总理默克尔视察德国灾区的图片,暗讽默克尔搞错了方向,阿尔卑斯山才是她该去的地方!网友刘伟发帖说:洪水大敌当前,还记得排便的事,果然是一代圣君!网友山东刘忠干发帖说:郑州、新乡、鹤壁、齐齐哈尔、广东人民祝您旅途愉快!

不言而喻,北京中央和河南官方及媒体从一开始就试图让当地人和国际间相信:“老天爷要下雨”,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而自己没毛病。不巧的是,中国媒体刚刚对西欧数国下大雨品头论足找毛病,认为连德国这样的富裕严谨国家都没有经受老天爷的考验,欧洲人效率低下制度缺陷暴露无余。而轮到河南不幸连日降下大雨时,中国电视台还在喋喋不休。中国官方甚至称河南大雨为“千年大雨”,这一违背常识的说法震惊海外华人舆论场。难以被世人笑纳的说法引发了“这是天灾还是人祸”的大讨论。

这场讨论的主场虽然是在海外华人舆论场,但讨论的依据却是来自河南灾区民间上传的大量视频照片。郑州街道上黄土积水在一小时内迅速上升向前奔涌,不符合雨水就地积累的样貌。令许多人对“郑州暴雨引发的洪涝”不再认同。有水利专家表示,郑州洪水是水库泄洪造成的。网上曝光的郑州内部文件显示,在指令下达前就已开始泄洪。南方周末记者褚朝新据说在自己的微信号中发文,也质疑这次伤亡如此严重“到底是人祸还是天灾”。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中国郑州特大洪灾都是“定于一尊”惹的祸》,作者颜纯钩认为,郑州洪灾的悲剧不是大雨,也不是水库泄洪,是政府完全没有应急的工作安排。

文章说,郑州洪灾让人联想到武汉疫症初期,武汉市与湖北省政府也是毫无作为,继续举行万家宴,继续放行春节返乡人流,直至酿成大祸为止,市长才出来交代,说是没有中央批准,他们是无权公布疫情的。郑州政府的无作为,显然与武汉的情况相同,便是凡属大的社会灾难事件,如非经过上级批准,当地政府不得擅自采取应急措施,以免造成社会混乱,给反动势力有机可趁。

作者认为,这是“定于一尊”惹的祸。当初下面的人吹捧“定于一尊”时,习近平当然很高兴,但等到全国上下大小事都堆到他案头,他也知道事情不妙了。所以前不久他在一个高干会议上抱怨:难道我不作指示,你们都不用做事情了?

作者指出,习近平没有批示,各级干部都“躺平”,等到灾难发生,他的批示才到,下面才敢做事,但灾难已成,人命已逝,他的“定于一尊”,还有什么意义?

▲自由亚洲电台(RFA)7月21日报道:官媒只报救援人员不报灾情 官、民反应差天共地


官媒只报救援人员不报灾情网上图片

河南郑州周二(20日)发生罕见洪灾,官方周三称事件造成二十五人死亡。对于此次灾情,中国官媒将重点放在当局救灾成果,甚少提到洪灾的具体情况,更有电视台在洪灾期间播放抗日剧和红歌。面对当局报喜不报忧,为了自救,不少被困民众拍下灾情片段,上载到社交媒体请求救援,也有网民整理被困人士的名单、呼吁网民捐出物资、又列出“暴雨自救指南”。

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前,我提议全体起立,向在灾情中不幸遇难的人默哀。”

郑州洪灾第二天,官方宣布灾难酿成25人死亡、7人失联, 但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周三(21日)的头条报道,没有提到郑州暴雨灾情,要在报章的第7版,才看到标题写着“河南遭遇强降水,多地多部门采取应对措施”的相关报道。

文中强调当局“抢险救援,各方全力以赴”,派出1000多名官兵连夜救灾,亦提到受强降雨影响,郑州市交通受到重要影响。不过,暴雨酿成多少死伤、目前多人尚余多少人被困,文中一概没有提到,只说“已转移避险约10万人”。

中国不少由官方控制的媒体就像《人民日报》一样,报道郑州暴雨时,重点围绕着:当局救援成果,或是企业捐款的消息。有网民批评,“到现在为止,我没有看到任何一段由机构媒体拍摄的郑州暴雨视频,也没有看到电视台记者哪怕是作秀的直播。”亦有网民更发现,当郑州发生暴雨灾情的时候,河南卫视竟还在播放抗日剧,又说“神剧播完了,现在唱红歌”,直到21日凌晨12点10分,电视台才改直播灾情。

民众被困地铁消息 时隔两小时官媒才有所反应

在社交媒体,民众看到郑州水灾的真实惨况,不过这些消息,官媒又有没有报道呢?

记者翻查资料,有官媒早在周二下午5点多发布消息,称郑州暴雨导致列车延迟到站或停运,其后晚上9点左右,表示已出动千多名应急民兵“抗洪抢险”;至于有民众被困郑州地铁5号线的消息,晚上8点开始在民间传出,相隔2个小时,约晚上10点多开始,才有官媒引述网络片段报道,并表示被困乘客已全部救出,“无生命危险”。但民众上载到社交媒体的视频看到,地铁站内有多名乘客已奄奄一息,情况相当混乱。直到7月21日凌晨4点,有官媒公布暴雨酿成12人死亡。

评论 : 当局以“丧事喜办”的做法,是为了巩固政权稳定

江苏时事评论人士凌真寳认为,不少官方媒体把这次灾情的重点,放在救援人员身上,正如当局一贯“丧事喜办”的做法,最终是为了巩固政权稳定。

凌真寳: “为了政权的稳固,许多真实、负面的新闻是不容许被报道出来的, 一贯的丧事喜办,最后为党歌功颂德。”

中国灾民缺乏自救意识只懂等待救援

面对当局报喜不报忧,为了自救,不少被困民众拍下灾情片段,上载到社交媒体请求救援:“刚刚我们经历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时刻,因为刚刚的水位大概是在这个位置(地铁玻璃约一半),现在水位终于下降了。我们在车里就可以等(救援)。”在微博,有网民更建立名为“河南暴雨互助”的专页,让网民在此交换信息,包括发布被困人士的名单、呼吁捐出物资、列出“暴雨自救指南”等。


左图:为了自救,不少被困民众拍下灾情片段,上载到社交媒体请求救援。(网络片段截图) ; 右图: 有网民更建立名为“河南暴雨互助”的专页,让网民在此交换信息。(微博截图)

不过时事评论员王先生对本台说,自己看过一段视频,当时水位仍在地铁外面,尚未到地铁玻璃位置,但却没人打烂玻璃自救,最终水位淹过地铁玻璃的四分之三。他认为民众心中始终希望等待当局救援,又说当局越不肯说灾情,代表灾情越严重。

王先生:“什么‘亲自指挥’,派多少人救灾,这都是为了骗‘韭菜’,我看到地铁里那些人拍的视频,我觉得很奇怪,他们内心永远想着让别人来救他,有的还说打电话报警,有的还说打电话报警。他们就没有自救意识,源于是什么?源于他们过于相信这个政府和国家。”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周二头条为“欧洲洪灾肆虐 引发深度反思”,被网民嘲讽“国内水灾不见报道,对欧洲洪灾却发深度反思”。《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回复表示,“对河南大水的抗击和对我们自己问题的反思,不妨碍对德吹英吹美吹的鄙视”,强调“不掩饰、不粉饰,赞同中国社会正视自己的每一个问题。”

记者:郑日尧、乔龙 记者:胡力汉 许书婷 网编:瑞哲

▲自由亚洲电台(RFA)7月21日报道:常庄水库泄洪14小时未发预警 民众质疑郑州洪灾是人祸

郑州洪灾 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郑州洪灾 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网上图片

河南连日暴雨造成数十个大中型水库水位超出警戒线,本周二(7月20日)傍晚,郑州地铁五号线遭洪水倒灌,超过五百名乘客被困车厢内。在受灾地区不少人通宵不停呼救。有民众质疑当局,水库泄洪为何不预警、为何不关闭地铁及事先疏散人群。

持续多日的暴雨夹杂着洪水,导致郑州低洼地区成为泽国。本周二傍晚,郑州地铁五号线海滩寺至沙口路中间位置等多条地铁隧道遭洪水倒灌,五百多名乘客被困车厢内,他们通过上传现场视频向外呼救,要求网民代为报警。一位拍摄者在灌满洪水的车厢内向外界留言称,这可能是他最后一个视频:

“我们现在困在地铁里边了,水现在已经很深了,我们在地铁里边水已经漫到腰部了,看到视频帮我们报警,我们现在沙口路,沙口路地铁五号线。”

逃到车厢外的乘客看到,水流速度达每秒5-6米。一位乘客说,车厢内的乘客如果离开车厢必会被水流冲走。在月台地面上,躺者五、六具年轻女子的尸体,有人在旁不停的哭泣。而在街道上,夹带泥沙的洪水肆虐,有一对父子被洪水冲走。站在高处的一名拍摄者说:

“人被水冲泡了,车辆互撞,啊呀、呀呀、人冲跑了,抓住东西(喊叫水中父子),啊呀,一个父亲,一个小孩子,啊呀,小孩冲跑了。”

在路边,另有多具体尸体倒卧在水中,场面令人伤感。当局周三凌晨发布消息,有12人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傍晚官方改称死亡人数增至25人,7人失联。但视频所见,躺在地上的尸体已被水侵泡多时,被居民打捞上来时,已经死亡。

民众质疑郑州洪灾不全是天灾造成

郑州防灾服务台“郑州发布” 周三凌晨一点钟称,由于郑州遭遇历史上持续最大强降水,且上游水量大,郑州常庄水库防汛形势极其严峻。7月20日上午10:30分开始向下游泄洪,截至21时34分,常庄水库实时水位130.54米,超汛限水位3.05米,距当日最高水位已回落70厘米。

对此,众多网民质疑当局为何上午泄洪,深夜发通报。郑州居民王女士周三接受本台采访时说,政府未在泄洪前发出预警,地铁服务始终如常运作才导致人员伤亡:

“没有预警,包括地铁按道理说应该停运,他也没有停运。真正水淹是昨天傍晚五、六点钟的时候,一下子水势增大,这是有点奇怪的。如果之前雨下得一直这么大,水位是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它不可能一个小时忽然那么厉害。因为很多人都没有准备,连地铁都没有停运。”

市中心水位半小时内突然暴涨

有郑州民众实拍周二中午市中心的情况,在短短约半小时内,整条马路突然间被洪水淹没,证明洪水不是由下了多日的暴雨造成,而是因为受突如其来的洪水侵袭。

当晚8时许,郑州官方“郑州发布”发文称,5号线海滩寺站到沙口路站隧道内在傍晚6点前有列车停驶。但只字不提还有乘客受困及死亡。一个半小时后又发文称8时35分,被困地铁五号线车厢内的小佩已经获救。

众多网民对官方“挤牙膏式”发布灾情感到愤怒,质问政府说话为何要遮遮掩掩。包括白天发布的“内部明电”只说“正在泄洪”,却不说具体时间。本台尝试致电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但电话被接驳到传真机。


左上:官方“郑州发布”21日凌晨通知,常庄水库于前一天上午10:30分泄洪。 右上:网民质疑官方为何提前不清空水库,而且上午泄洪,晚上发通知。 左下:7月20日,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的《明电传真》,指常庄水库坝正在泄洪,通知群众紧急转移,却未注明通知时间。 右下:河南省武警当晚近七点钟投入抗洪抢险。(乔龙提供)

关注灾情的郑州时事评论人士唐先生批评当地政府,从水库泄洪时间到居民被水淹,一直在试图隐瞒。他对本台说:

“就算是降雨量大,但是你作为一个政府,你对这座城市的预案在哪里,你应该很早就知道要有暴雨,为什么不停运一些公共交通,为什么不早做沙袋防汛。他(官员)怕丢了乌纱帽,开始隐瞒数据,隐瞒受灾情况。”

新华社周三报道,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指出,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报道还称,截至目前,当地已转移避险约10万人。

河南省水利厅周三凌晨发文,河南此次降雨量“超5000年一遇”。据悉,常庄水库距郑州市西四环路仅2公里,距离市中心约6公里。

目前,郑州部分地区停电、断网或断水。暴雨还导致郑州及周边巩义市等区域电力和通讯中断,数千班次列车停驶,航班取消,滞留旅客数万人。另据路透社报道,河南至少31座大、中型水库水位已经超过警戒线。

记者:乔龙 责编:胡力汉 许书婷 网编:瑞哲

▲自由亚洲电台(RFA)7月21日报道:郑州大水风传极端暴雨是主因 专家说是“人造洪水”


郑州大水风传极端暴雨是主因 专家说是“人造洪水”。自由亚洲电台制图

郑州市内洪水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牵动着国人的心。有舆论认为,这次洪水是超出历史极值的暴雨造成的,不要怪责城市的排水系统。那么事实上是这样的吗?本台记者王允邀请到身居德国的水利专家王维洛和以保卫太湖出名的环保专家吴立红,对这次洪水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以下是本次讨论的录音。

在郑州发生水灾的前几天,德国不少地区也发生了重大水灾。社媒上一时展开了对两国水灾的热烈讨论。

王维洛所住的德国鲁尔区紧邻这次发生大洪水的哈根、迈恩等地区。他所住的村庄也在这次洪灾中受损。

王维洛告诉本台,他自己家侥幸安全。但他对面邻居的地下室冲进了洪水。他隔壁的领居,两个孩子的爸爸,开车出门被洪水冲倒的树干砸中驾驶室,人差点受伤。郑州的水灾让他有些感同身受。

2021年7月20日,洪水袭击河南郑州市区。(路透社图片)

记者:王博士,这一次郑州水灾发生后,有很多人认为,主要原因是郑州降水超过了历史极值,德国前不久的水灾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不要去责怪城市的排水系统,这主要是一个天灾。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维洛:说这次是历史极值,这是错的,这次绝对不是中国暴雨的历史极值。你要仔细看报道,它说的是中国城市气象站所记载的暴雨量的极值。

中国最大的暴雨一次出现在1963年,在邯郸、邢台和保定这个地区。第二次则是在1975年,在河南驻马店地区的一次暴雨。这是中国大陆暴雨的历史极值。

记者:所以,这一次郑州水灾,是天然的因素更多,还是人为的因素更多?

王维洛:这次水灾是郑州市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制造的。他们现在把郑州市建造成一个水乡,包括河流、湿地这些都有,一环一环的,它的三环就是一条河,再加上南水北调的中线干渠。上游的洪水下来的时候,全部都往郑州市中心压。

我们还要说他的排水系统。按照他的城市规划,到2020年,城市排水系统在一般地区,排雨水要达到三年一遇暴雨的标准,在重点地区是五年一遇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很低的,远远低于中国城市规定的指标。郑州实际上是一个降雨不少的地方,平均每年600毫米的降雨,是半湿润半干旱的地区。

记者:那么德国呢,它的洪水是因为自然因素,雨量太大,是这样吗?

王维洛:也不完全是这个因素。八年以前,德国搞国土规划的人已经提出过警告,在防洪方面,不要以为发生了1999年和2003年的洪水之后,不会有太大的洪水,就放松了这一块。因为将来还有暴雨,要注意这方面的工作。

德国这次主要受影响的主要是一些偏僻的小镇、小溪流,它不是大河大江,暴雨来得比较急。那几天我们手机上都收到预警,说会有暴雨,但不能确定在哪个区域,而只是在很大的一个范围内报了一下。


在洪水中行走的郑州市民(法新社图片)

记者:王博士提到了预警的问题。这次郑州水灾,之前几天也是有暴雨预报的,但看起来还是有很多人准备不足,造成一些人丧生。这当中政府有责任吗?有请吴先生。

吴立红:洪涝来的时候应该有预警。我们中国有气象台,对台风等都会有预警,叫老百姓事先做好防范作用。

但这次几乎是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就来了。来了之后,我看官媒都不怎么报的,都是社媒上在传,而且还有人被封杀,甚至有人被上门警告,说不准发这个东西。

现在就是出了问题,当局老是给自己找台阶下,就说是天灾,归结于自然灾害,但恰恰这些灾害背后是有人为因素的,怠政、懒政,没有及时预警造成的。

记者:因为德国和郑州都因为大雨发生了洪灾,这是不是全球变暖的征兆呢?

吴立红:是的,雨量增多是全球变暖的一个征兆,这是自然界被破坏导致的。全球变暖的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呼吁。

记者:王博士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王维洛:不一定是全球变暖的征兆,但可能是暴雨模式的改变。若要把它和全球变暖或全球变冷联系起来,这还难以确定。

记者:对这次城市大水,有人说可以通过建设海绵城市,或者建水坝,来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吴先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吴立红:郑州也造了海绵城市,说雨水来了之后,可以吸走,而且还可以循环使用。他们投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和金钱,这次洪涝来了之后,这些不都打了水漂了吗?

它这个海绵城市说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的海绵城市并没有什么防洪能力。它只是官样文章,是豆腐渣工程。

记者:王博士怎么看待海绵城市的问题?

王维洛:海绵城市是说可以把雨水全部都吸到城市里面。这次郑州三天降了600多毫米,这是降在你自己土地上的雨水,这还不太要紧。但郑州地势比较低,河南西部的水下来的话,那你就不是600毫米了,而可能是2000毫米了。你再有什么海绵城市,他也是不能的。

记者:还有一个水库的问题。这次我们知道郑州的常庄水库因为降雨,发生了防汛的严峻情况,被迫在7月20日上午泄洪,所以有人说这次洪水跟泄洪是有关系的。您认为,水库在面对这种形势的时候,能起什么角色?

王维洛:你要想好建水坝是干什么用的。比如说供水的,常庄水库就是供水的,供水的水库一般不能把水放掉。而防洪的,在洪水来临前,要把水放掉。那种说水库既能防洪,又能抗旱,是来自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学那本书里边的。中国就是学斯大林那一套。

水库是可以用来防洪,但防洪的时候,它的库容要特别大。但常庄水库这种都是很小的水库,下点雨它就满了。满了之后它就发生危险了,这个时候政府就不管下面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怎么样,它要先保大坝的安全,所以他要紧急放水。紧急放水放出来的水就是人造的洪水。

记者:感谢两位提供的分析。

(记者:王允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

▲自由亚洲电台(RFA)7月22日报道:郑州水灾增至33人丧生 自拍水灾视频成“负能量”被禁


2021 年 7 月 21 日,暴雨袭击了中国中部河南省郑州市,汽车停在洪水中。法新社图片

河南郑州遭遇洪水灾害,遇难人数增至33人,失踪8人。有郑州地铁员工报称,地铁公司早接到洪水预警,但决策者没有把握救人机会。另有网民在微信群转发自拍视频,被群主阻挠,也有人被警方拘留。

河南郑州水灾死亡人数继续增加。新华社本周四(7月22日)报道,强降雨已致河南33人死亡,8人失踪。周四,郑州城内不少遭遇洪水冲击的地区仍有积水、淤泥或等待维修的建筑物。在图片中,见到一些店铺被水冲毁,汽车翻转,也有车辆在水中行驶。

积水深至腰部 部分地区无网络

郑州居民杨女士对本台说,当地断电停水、无网络的情况非常普遍,部分地区积水最深至腰部:“网络太差,时常断网,在老区那边,很多地方没有网络。你需要从家里走到外面找网络。有些地方的积水还是挺深的,高架桥正常通行了,地面有些地方还是有很大的积水。主要现在雨云转移了,如安阳、新乡等地水灾比较严重。”


左图:一位微信网民抱怨自己在群里转发水灾视频,被群主移出。 右图:网传郑州地铁员工曝当局早已接到水灾预警,只是“各怀鬼胎”而已。(乔龙提供)

本周二傍晚,洪水倒灌郑州地铁五号线,数百人被困于地铁隧道和车厢内。官方至今未公开说明隧道内的人员遇难情况和洪水如何涌入地铁隧道。网名“只是曾经”的一位郑州地铁员工,发文曝称,作为地铁从业者,运营口官员不敢做决断,为了保全乌纱帽,在接到红色预警的情况下,坚持运营,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该文称,现场决策领导不了解情况,处理不及时。从水倒灌进入轨行区、到没过轨底、轨面,到必须断电等。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次机会,但决策者没有把握。文章对遇难事故的结论是:“各怀鬼胎?都抱着侥幸心理,人祸一定是灾难的主要因素。”

郑州地铁五号线于2019年5月开通运营,全长四十多公里,单日客运量可达36万人次。郑州居民张女士告诉本台,五号线的建设速度很快,问题也不少: “不知道是泄洪的原因还是五号线设计有缺陷,我看到网上也在评论,按道理说,水是不应进入地铁隧道和车厢。郑州的地铁建成较晚。而且有点赶工,它是几条线路同时施工,所以此事值得去查一下究竟怎么回事。”


山东一网民被指在微信群内“辱骂河南人民”,被处以行政拘留。(网页截图)

网警禁止“负能量”水灾视频

在过去两天,郑州水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持续受到网民关注,人们纷纷追查真相,希望从中汲取教训,但对政府官员有所批评的文字和视频都遭到禁止。有网民上传图片显示,他在微信群转发自媒体发布的视频,遭到群众警告,而群主则受到网络警察的警告及授权,只要发现“负能量”视频,立即追究。一位网名“勘查九九”的网民在微信群转发一名女子被打捞上来的图片,以及三幅描述灾情的截图后,被群主移出聊天群。

居住在郑州大学附近的王女士说,当地灾情也非常严重,但是媒体并未作出相关报道:

“郑州大学,就是西开发区那边的新校区的水也挺大的,但都没有报道,伤亡情况都没有看到报道,都说是停电断水,以及没有网络。”

另外,山东一位网民被指在微信群内“公开辱骂受灾中的河南人民,造成恶劣影响”,7月21日被鞍山市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0日。

记者:乔龙 责编:许书婷 网编:瑞哲

▲德国之声(DW)7月22日援引德语媒体:河南洪灾“暴露中国审查制度的虚伪”

德国《日报》关注河南暴雨洪灾分析并指出,“河南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气候变化的风险 ,也暴露了中国审查制度的虚伪”。波恩地方报《General-Anzeiger》访问的一位从新疆流亡到德国的维吾尔人说,他很高兴可以在德国自由地践行自己的信仰,“这在新疆是不可想象的”。

(德国之声中文网)持续数日的强降雨已经在中国中部省份河南造成数十人死亡。德国《日报》发表的一篇题为《气候变化?这不是我们的问题》(Klimawandel? Das ist doch nicht unser Problem)的报道中写道:“谁看了中国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有关河南水灾的可怕视频,谁就会对中国官方公布的(截至21日统计的)25人死亡的数字感到惊讶。在郑州,暴雨之下道路变成了河流,整片的小区停电,连医院也受到波及。一辆火车停在铁轨上40个小时不能动弹,车上的乘客缺吃少喝。”

“上周六夜间开始,河南省多地开始出现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降雨。三天的降雨量相当于全年的降水量。超过14万人被疏散。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被派到灾区参与抢险救灾。”

文章指出,中国很多地区洪水在夏天都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尽管政府正试图利用水坝和排水系统控制该国的河流,但暴雨的规模正变得越来越可怕。虽然气象部门试着解释河南这次遭遇的特大暴雨天气的成因,但是“这种极端天气是不是气候变化所造成的讨论却只是边缘话题。”

文章写道:“河南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气候变化的风险 ,也暴露了中国审查制度的虚伪,连幸存者发表的贴文都删除。 《人民日报》周三的头版甚至没有提及这场暴雨。 ”

“更令人吃惊的是,中国还有一些官方媒体采用幸灾乐祸和冷嘲热讽的方式看待德国西部发生的洪水灾害。……《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在微博上写道:”从迈阿密塌楼到德国大水,更有疫情中西方国家反人道主义的表现,一拨又一拨深刻冲击着中国人原有对西方治理水平和其对人道主义忠诚的认知。‘ ……这里的双重标准的虚伪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这样的语气让许多中国人听得津津有味,因为由于全方位的审查制度,他们无法获得自由信息。“

波恩地方报《General-Anzeiger》发表的一篇题为《北京的长臂触及波恩》(Chinas langer Arm reicht bis Bonn)的文章采访了一名从新疆流亡到德国的维吾尔男子。这名男子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名,他告诉记者,可以叫他Balanzga,在维吾尔语是“哥们”的意思。

他说,他不清楚他在新疆的朋友中还有多少人仍被关在再教育营里。所有的朋友都逐渐地把他从通讯软件上屏蔽掉了。但他猜测那些朋友是被迫这么做的。

文章描述称:“他甚至和父母都没有聊过新疆的局势。因为谁也信不过。官方截获聊天内容的风险太高。Balanzga说,多年来,监控摄像头和窃听技术对于维吾尔人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在再教育营杀害穆斯林的情况也不罕见。……一条头巾、一通海外打来的电话或者手机里储存的一张错误的照片就足以引起调查人员的注意。中国的穆斯林即使获准出国,回国之后也有可能失去自由。”

文章描述道:“千禧年的时候,Balanzga还在新疆生活。但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汉人和维吾尔人之间的矛盾开始升级。由于担心被肆意逮捕,Balanzga在蛇头的帮助下逃到俄罗斯。不久之后又在德国获得了政治庇护。”

“现如今,Balanzga已经感觉德国就是他的家。大约8年前,他回到新疆看望了自己的父母。‘那一次我是冒着被逮捕的风险回去的。我父母家附近经常可以看到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窗也是深色玻璃。有时候我进城的时候,背后会有人跟着我。这信号越来越清晰:你应该知道,我们盯着你呢。’现在,Balanzga不再去中国了。对他来说,被投入再教育营的风险太大。”

文章写道:“Balanzga说,他没办法说服自己的父母逃到国外来。‘他们在监视的环境中长大的,也从不认识了解其它的制度。那里(新疆)就是他们的家,他们适应了。’他说。Balanzga父母对国家的忠诚也让他们获得些奖励。几年前,这对老夫妻获准来德国探望儿子。Balanzga的父亲来到德国,一见儿子就问他,为什么留着大胡子看着像个恐怖分子,还让他赶紧把胡子剃掉。Balanzga很高兴可以在德国自由地践行自己的信仰。他说:”我妻子戴头巾,每天都祷告5次。这在新疆是不可想象的。‘虽然返回自己的故乡就意味着危险重重,但是Balanzga回家的渴望是强烈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们有一天能去看望他们的祖父母。’但是这个愿望到今天还没有实现。”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7月22日援引法国报纸:法国媒体普遍关注华中地区的严重水灾

包括总统马克龙在内一些法国政治人物遭窃听软件“飞马”监听引发法国舆论哗然。22日出版的法国全国性大报继续以大版篇幅报道窃听事件引发的震荡,分析这起事件暴露出的安全隐患。各报也都引据法新社消息,报道中国华中地区遭遇的严重洪灾。

《解放报》报道指出,这是中国气象部门有记录以来的60年间,单日降雨量最强的一次记录。三天之内的降雨量几乎与当地全年的降雨量相当。郑州市自周二起就进入气象部门最高级别的红色警报。但是,由于警报发出太晚,公共交通继续运行,结果很多居民还是去上班了。灾情最严重的是郑州地铁。从社交媒体传发的各种视频来看,车厢里水位已经高到乘客肩膀。据当地政府所说,数百乘客得以安全被救上地面。不过,还是有12人丧生,5人重伤。根据文物保护部门的公报,保存有重要的舍利对象的少林寺以及保存有佛教雕像等历史文物的龙门石窟,都不同程度受到水灾破坏。

《回声报》报道特别指出,郑州因其地理位置而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台湾富士康集团在这里设厂,组装苹果手机。但富士康表示没有受到水灾直接影响。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郑州工厂供应链短期内受到影响,而日产集团郑州广场则宣布暂时停产。河南占全国总人口的70%,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5.4%.报道指出,中国在夏季经常发生水灾。1998年长江沿岸的洪灾曾导致数千人丧命。科学界估计,正如美国和加拿大近期的酷暑高温天气,以及欧洲地区发生的严重水灾,中国的强降雨天气也因为气候升温而变得更加严重。

《人道报》报道郑州水灾带来的混乱局面的同时指出,洛阳地区的伊何滩水库一度接近溃坝。前来救援的军队实施引爆,得以控制水流排泄。此前三天,内蒙古有两座水库溃堤,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附近居民提前被撤离。报道写道,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用来疏导洪水的水库和水坝,后来为发电,继续兴建水库和大坝。但这些水库和堤坝有80%都已经至少有40年的历史,一些设施出现安全隐患。雨季来临时,中国各地经常发生水灾。2020年,53条河道夏季水位达到最高记录。但正如德国上周发生的水灾,这些灾情与气候升温明显有关联。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GIEC)早在90年代就提醒说,温室效应气体的积累会加剧水文循环的两种极端现象:越来越多的强降雨期,和越来越多的干旱期。城市化建设以及土地人工化减低了土地的吸水能力。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7月22日要闻分析:万众瞩目河南洪灾 习近平却去了拉萨?

发生在中国中部河南省的严重水灾仍在持续。尽管河南省会郑州市的雨势逐渐减小,但河南省北部的四个城市新乡、安阳、鹤壁、焦作等其它城市在周三(7月21日)再次遭遇极端暴雨侵袭。就在河南各地传出老百姓的微信微博求救求生信息的同时,却传出一些习近平抵达西藏拉萨的非官方视频。

为什么习近平在河南爆发严重洪灾之时,前往拉萨访问?他好像是在效仿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国内遭受洪灾时没有中断对美国访问行程。德国总理的华盛顿之行与水灾几乎同时,难道习近平也是在郑州下大雨的那几天或之前就启程前往拉萨了?

藏人行政中央驻台代表格桑坚参22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日前从西藏境内传出消息,21号到27号之间,在拉萨上空要进行空中禁飞,以及要突然关闭布达拉宫。从这些迹象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两天中共总书记应已到了拉萨。

境内藏人传出数张照片和视频还显示,习近平已经抵达拉萨。习近平从拉萨朵究仓藏装店步出,也在八廓大昭寺外,大批侍卫护卫下向尖叫的群众们挥手,及在一个广场上发表简短讲话。不过,中国的媒体没有报道。

格桑坚参说:“听说习近平一行去了公波灵芝地区,拉萨到灵芝的铁路前两天刚刚开通。之前六月,习近平才去藏区青海地区,这次又到西藏拉萨。可以这样解读,习近平从2012年担任中共总书记至今,将近十年内,第一次到西藏拉萨,可以说明中共很自信,整个西藏已经被他所谓维稳机器控制得很有把握。”

格桑坚参还提到,习近平一个多月间连续到藏区,可能说明中共认为西藏问题、新疆问题等少数民族问题,已成为现在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这次到拉萨,令人担心中国政府对藏人会进行更严厉残酷的镇压。

格桑坚参也强调:“需要关注的是,习近平肯定接见在西藏部队的武警、人民解放军,这些讲话里会透露什么讯息?中印之间对峙愈来愈严重,(美国的)印太战略,突显西藏问题的重要性,习近平会谈些什么内容?都是我们看习近平对西藏问题的态度的指标。”

河南灾情扩大严重 民众组织自救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截至周四(7月22日)早上,这场当地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降雨已导致33人死亡,8人失踪,受灾人数超过300万人,当局已转移25万人进行安置。人们在微信和微博上铺天盖地地发布求助信息,很多网民自发建立了各类互助群组,发布应急信息和寻人启事,帮助受困者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

河南暴雨和洪灾也持续成为中国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但官媒的报道仍明显侧重于宣传当局的救援成绩和感人的救援事迹,并反复强调这是“千年一遇”的暴雨,几乎不见有关灾难原因的分析和讨论。但官方媒体强调救援中的正能量、淡化灾难原因的做法遭到质疑。

在万众瞩目河南灾区的节骨眼上,出现习近平在拉萨的视频,对此人们无言以对。 据说习近平十年来没有去过西藏,因此这次去应该是预先安排的一场“大戏”。这场拉萨的戏,客观上可能会部分地转移人们对已经或正在到来的一系列灾害的关注度。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人指望习近平会去亲临救灾现场,这好像从来也不算是他党的总书记的职责,一位非民选的国家领导人自然享有这种制度优势。

刚用无数民脂民膏庆祝过的中共百年,还不到一个月,就被一场大洪水冲走了精心设计的虚幻和欺骗。

▲自由亚洲电台(RFA)7月23日报道:郑州救援工作继续 网上寻亲人数远超官方伤亡数据


网上寻亲人数远超官方伤亡数据(网上图片)

河南水灾重灾区已转移至乡郊地区,但在省会郑州,洪水仍未退去。外界最关注的,是地处郑州繁华地段,在暴雨中被淹的京广路隧道,隧道内仍有大量车辆,郑州居民深信,隧道内仍有不少尸体等待处理。至于真实遇难者数字,一般人都估计都远超政府公布的统计。

郑州水灾后两周,救援人员仍在市内寻找失踪者,救援人员从京广隧道内不断抬出死者遗体,同时排走积水、清理汽车残骸,现场有大批警员把守,严禁其他人靠近。有居民从高处拍摄现场情况。

郑州居民 : UPS “看到没有,隧道里抬出来的人,看到没有,我出来看看,一看啊,外头的景象惨不忍睹啊!”

凤凰卫视记者胡玲23日下午在微博发布消息,指郑州京广隧道全部戒严,不允许途人拍摄警察、救护车和大巴。

官方周五公布最新伤亡数字,郑州暴雨导致超过50多人遇难。周四通报是全省33死亡,8人失踪。但大陆社交媒体上仍涌现大量寻找郑州失踪者的讯息,当中还有郑州外围的乡镇,其中有一个网站列出了多达130多名失踪者的个人资料。

郑州居民 : 官方一直在掩盖洪灾的严重程度

郑州居民胡先生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官方一直在掩盖洪灾的严重程度,官方公布的死伤数据,根本没有多少人相信:

胡先生: “ 京广隧道,究竟埋了多少人,有多少人的亲属失踪了,是否在里面,很多人在围观寻找亲人,有维稳力量不让他们接近,在受灾严重的社区,还处于封闭状态,不容许居民回家,可能有一些不想让民众知道的,因为很多地下车库可能淹了很多车,里面应该是有人的,好多是出不了来的。”

网上不断传出消息,也有目击者向媒体披露,暴雨最严重时候,很多司机和乘客都被困在隧道内,一直等不到救援人员来施救。

学者:社交媒体大量讯息推翻官方数据真确性

大陆传媒学者方老师认为,早在政府发布消息之前,网上已流出大量现场图片、视频,所以就算政府公布的消息,很快被民间反驳。

方老师:“在主管机构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有大量现场讯息、图片、视频流传出去,这段时间差是实现突破报道的非常重要一点。”

根据河南省政府最新公布的消息,截至周五中午,救援人员已紧急转移安置近40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4万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人民币。

防疫部门表示,郑州市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暂时未发现有疫情异常爆发。当局抢修供电供水系统,预计主城区明日全部恢复供电,后日基本恢复供水;全市通讯用户基本恢复正常使用;食品供应保持正常。

省政府还提醒市民关注官方消息,不信谣言、不传谣言。

记者:罗燕云、陈妙玲 责编:胡力汉 许书婷 网编:瑞哲

▲自由亚洲电台(RFA)7月23日报道:河南洪水未退 习近平选择考察西藏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受灾期间不去灾区而到西藏考察,官媒称是要公布治藏新方略,但有河南民众表示,习近平不到河南考察,只会让地方官员肆意掩盖受灾的真相。有学者表示,习近平是要保护嫡系官员,想试图淡化事件。

河南暴雨成灾,到目前洪水仍未减退, 重灾区已由郑州移至北面的鹤壁、新乡一带。卫河鹤壁、新乡段决堤,救援队把一车车石头,甚至整部大卡车填入河道,都无法堵住洪水,新乡牧野湖、定国湖等均出现倒灌现象。

当地灾民不断在网上对外求救,两日来未见到救援人员踪影。网上视频显示,有人寻找到亲人尸体时,情绪失控。

在水灾的情况备受国内国外关注之际,中国官媒开始发布东京奥运的消息,而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亦选择在同一时间,到西藏考察调研2天,并公布治藏的新方略。

这次是习近平出任中共总书记后,首次到西藏视察,根据中国的官方传媒报道,习近平今次西藏之行,是要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强调,没有中共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新西藏,认为中共对于西藏的工作是完全正确,又表示,会推动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成就。

官方传媒表示,习近平在7月21日上午,抵达林芝米林机场,在林芝逗留一天后,乘坐火车到拉萨继续视察,期间有到布达拉宫广场和市中心的八廓街参观,向在场的民众发表讲话。

习近平到西藏的考察,在官媒的大力宣传下,正受灾情的河南民众,亦知道领导人的新行程,但关注不高。

习近平打破前任惯例没有第一时间到灾区视察

化名王先生的郑州居民对本台表示,在河南民众的微信圈,大部分人都在讨论灾区和失踪人口的情况,对习近平到西藏的关注度不高,但亦有人讨论习近平不到河南的原因。他估计,习近平不到灾区考察,是为了方便地方官员掩盖受灾的真相。

王先生:“习近平上场以来,都打破之前所谓的惯例,不再去灾难现场,他们觉得自己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可能也不想为地方政府添乱,因为去了以后,一旦发生了问题不处理的话,大家都看着,干脆就不去了,喊就喊得挺响,实际上只是做秀,现在连做秀都懒得做了。他不来,地方上想如何掩盖,想怎样干就怎样干,可以随意处置,几乎是完全不透明的。”

王先生表示,以往有灾情时,不少救灾活动都由民间组织自发,但由于近年民间组织受到官方打压,今次河南发生水灾,已没有看到民间组织到来救援,在官方自顾不及的情况下,当地的民众只能自救,互相协助。

澳学者:习近平自视根正苗红,不用建立亲民形象

研究中国问题多年的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冯崇义表示,习近平不到灾区视察,与他的出身和背景有关。

冯崇义:“江泽民还是算是技术官僚,胡锦涛和温家宝更是,进入最高领导层后,他们有一些压力,要做亲民形象,对他地位很重要。但习近平是属于红二代,或者以前说的太子党,他是根正苗红,他自己认为生出来就可以当国家领导人,并不在乎别人说他什么,所以他的做法与他的前两任有好大的差别。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是之江新军之一

冯崇义表示,河南发生的水灾,已引发了民众质疑是否人祸,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是之江新军之一,他认为,习近平到西藏,而不到河南视察,也能起淡化的作用,减少民间对官方追责的压力。

对于这次陪同习近平到西藏的官员当中,随了必定会同行的副总理刘鹤外,还有国防部长魏凤和。冯崇义表示,习近平在中国国内考察期间,较少带同魏凤和或解放军的高层同行,他表示,与国家安全有关,因为西藏、新疆和内蒙古,都是中国维稳的重点关键地区之一,相信今次魏凤和同行,与近年中印边境局势紧张有关。

记者:陈妙玲 责编:胡力汉 许书婷 网编:瑞哲

▲德国之声(DW)7月23日报道:郑州京广隧道现死伤 救难人员:是天灾也是人祸

中国河南省郑州洪灾逐渐缓和,但救难人员仍持续在京广隧道进行抢救,市内多处也传出路面坍塌的情况。此外,河南的新乡也因水位仍持续上涨,紧急向外界求援。

许多媒体以“汽车坟场”形容京广隧道抽掉积水后的情况,当中死伤还没有确定的数字。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河南周五(7月23日)在致命的暴雨和洪灾后开始清理工作。据河南省应急管理厅提供的消息,截至周五晚间,河南强降雨已造成56人遇难、5人失踪,救援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郑州当局22号开始抽水工程,长约4.5公里的“京广快速道路隧道”严重灾情也跟着曝光。现场画面显示,有汽车倒插在水中,或是翻复后堆在一起,还有遗体躺在路面上。

根据《湖北日报》新创媒体极目新闻报道,7月20日下午4时到5时,郑州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家住隧道出口旁的市民观察,约30万立方米的积水在3小时内灌满双向六车道的隧道。洪水最后淹没京广北路隧道,旁边的酒店也淹到约1米高。

《财新网》报道,根据官方目前的数据,京广北路隧道积水已造成两人死亡,但在现场参与救援的第一线工作人员以及住在隧道附近的居民却向德国之声透露,京广隧道内的确切死亡数量应该比目前媒体与官方所公布的还高很多。

救灾前线:死伤更多

在现场担任第一线救灾人员的张先生指出,京广隧道内塞了有几百辆车,水现在还在排,但确切的死亡人数应该比目前所报出来的还多。他说:“京广隧道在周二与周三大淹水时里面塞满的车,现场救难人员预估里面有上百辆的车。目前若要把隧道内的积水全部抽完,至少还需要两至三天日夜不间断的工作才能完成。”

除了京广隧道之外,其他前线的救难人员还表示,郑州现在多处仍有道路坍塌,或是周围大楼因道路坍塌风险而必须撤离所有住户的情况。同样在前线担任救灾人员的王先生告诉德国之声:“郑州市的花园路与丰产路传出塌陷的情况,附近的兰德中心已经整栋撤离,居民互相警告避免外出。”

王先生表示,由于郑州当地不少地区的地下网管工程都有缺陷,因此导致不少道路都在洪灾后,出现了坍塌的现象。他批评:“这些政府所做的改善都是表面的,郑州市不少地方的道路都出现坍塌情况,郑州很多地下管网都是‘豆腐渣工程’,是有坍塌危险的。”

救灾人员:新乡急需外界抢救

除了郑州市区外,河南省其馀县市也传来灾情。《红星新闻》报导,位于黄河北部的新乡市,有多个村庄受内涝所害,众多村民受困,而多地也传来河水漫堤的灾情。官方预估,新乡市中受灾人口高达约47万。

救灾人员张先生告诉德国之声,虽然郑州情况已逐渐稳定,但是新乡市却仍有许多地方有大量村民受困,面临河水随时溃堤的紧急状况。他说:“目前新乡市仍有不少地区因为水位仍持续上涨,居民面临必须紧急撤离的情况。由于郑州的状况已逐渐稳定,现在河南省各地的救灾人员都在呼吁他人前往新乡市协助救灾。”

自由亚洲电台等媒体报道,不少民众质疑,官方死亡数据维持在死亡33人失踪8人,但从各界传出的消息看来,死伤人数应该不止于此,认为是官方严加控管信息,甚至是担心被追责而可能隐瞒数字。此外也有舆论关注,灾情发生至今,中国政府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会否引发救灾不力或是淡化灾情。

“是天灾,也是人祸”

救灾人员张先生向德国之声表示,这次郑州大规模的灾害不仅是天灾,“也是人祸”。他回忆道,在20日强降雨最严重的当天,他有一个朋友与其他乘客受困于当时淹水深及肩膀的地铁车厢内,从下午5点多开始等待救援,但救难人员直到晚间8点多才抵达现场。

他说:“他所在的车厢没有死人,但是是靠自救才跑出去的。每个车厢应该都有消防锤可以砸烂窗户脱困,但他那个车厢的乘客把消防锤都砸断了,玻璃却砸不烂。他们尝试拿灭火器砸窗户,但灭火器爆了窗户还是不烂。”

他透露,连专业的救灾人员到场后,用器具试图砸烂窗户时仍然不可行。最终,救灾人员被迫在车厢顶上开一个口,才能让受困的乘客离开淹水的车厢。他说:“最后一批乘客是到了午夜12点后才被救出来,根本不是官方报导称的晚上9点多。”

此外,另一位救灾人员王先生也提到,现任的郑州市市委书记上任后,便开始在许多主要道路中间兴建花坛,但动工过程中,把不少地下管线都挖断了,所以才会在强降雨发生时,发生路面上水排不了的状况。

王先生预估,虽然在这次的严重灾情后,当地政府一定会开始格外重视水灾相关的防护工作,但他不认为其他状况会因此有所改变。他说:“即使郑州不出事,其他地方也有可能出事。”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7月23日要闻分析:天灾还是人祸?河南大洪水带来一场大讨论

灾后郑州街头军车 2021年7月23日 中央社

7月23日法新社北京报道:中国官方有关河南省洪灾在郑州造成的遇难人数已攀升至51人。随着水灾在河南省的蔓延发展,死难者数字估计还会上升。这场突如其来的河南大洪水,还带来了一场“它是天灾还是人祸”的全球华人大讨论。

不言而喻,北京中央和河南官方及媒体从一开始就试图让当地人和国际间相信:“老天爷要下雨”,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而自己没毛病。不巧的是,中国媒体刚刚对西欧数国下大雨品头论足找毛病,认为连德国这样的富裕严谨国家都没有经受老天爷的考验,欧洲人效率低下制度缺陷暴露无余。而轮到河南不幸连日降下大雨时,中国电视台还在喋喋不休。中国官方甚至称河南大雨为“千年大雨”,这一违背常识的说法震惊海外华人舆论场。难以被世人笑纳的说法引发了“这是天灾还是人祸”的大讨论。

这场讨论的主场虽然是在海外华人舆论场,但讨论的依据却是来自河南灾区民间上传的大量视频照片。郑州街道上黄土积水在一小时内迅速上升向前奔涌,不符合雨水就地积累的样貌。令许多人对“郑州暴雨引发的洪涝”不再认同。有水利专家表示,郑州洪水是水库泄洪造成的。网上曝光的郑州内部文件显示,在指令下达前就已开始泄洪。南方周末记者褚朝新据说在自己的微信号中发文,也质疑这次伤亡如此严重“到底是人祸还是天灾”。

郑州气象局20日当天曾经连续发布了5次暴雨红色预警,但地铁站却迟迟不关闭,没有如同其他城市在暴雨发生前通知各单位不再上班。有不作为之嫌。按照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指南,红色预警发布后,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御。但郑州显然没有因为连日暴雨和警告就停课、停业。

“天灾人祸”是同一个中文词汇,说明两者间的紧密联系。中国官媒虽可以修订遇难者人数,但仍坚持这是一场天灾的说辞。法新社引用的“河南日报”网站23日发布的文章题为:“郑州暴雨引发的洪涝和次生灾害已致51人遇难”,强调的仍是:郑州的暴雨引发了洪涝和次生灾害。文章指出,持续强降雨天气,给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两天来,海外华人舆论场关注河南洪灾发展的每一个方方面面,继郑州地铁5号线一列车遭洪水灌入,造成多人惨剧后,目前最大的焦点集中于郑州市内京广路隧道成为“死亡隧道”的情况。20日晚间遭洪水快速淹没,网传大批车辆被困,恐多人罹难难以估计。在救援的同时,大批军队中午开抵隧道现场也令人侧目。

令人感到一丝安慰的是有来自郑州的视频显示:20日当晚,暴雨导致京广路隧道车流拥堵,洪水迅速淹起时,一名侯姓男子果断决定弃车,他还在车流中大喊并拍车门叫车主们弃车逃生。他这一举动至少帮助几十人逃过一劫。

现场一名侥幸逃生的女子回忆,自己当时的车辆距隧道口仅4、50公尺,在洪水不断涌入隧道内后,她果断选择弃车逃命,在这短短的路程中,几度差点被水冲走。逃出隧道口后,她眼睁睁看见自己的车在5分钟内被淹没,而在隧道内部深处还有很多车辆,大概率很难逃出来。

据报导,京广路段自北向南3个隧道中,京广北路隧道车辆被淹情况最为严重,光是隧道口前就有百馀辆车被困或被淹。负责隧道抽排水作业的中国安能集团有关负责人昨天指出,隧道内积水最深处达13公尺左右。截至周五下午4时,京广北路隧道口车辆才清理完毕,目前最深处还有超过3公尺深的积水,预计明天可以完成抽水工作。

河南20日大暴雨后,郑州市曾经空转,没有官方组织的救援力量,只有市民自己互救和自救。第二天据报只有穿戴干净整齐的150名军人来到郑州的照片,被人质疑是在装样子。最新的郑州官方发文称,武警已出动5290名官兵在当地救灾重建,并协助隧道、地铁等淤泥清理工作。

中央社也报道:就在京广隧道救援与灾情引发陆民关注之际,网传多辆挂着抗灾标语的军车载着大批军人中午开抵现场,接管后续的清理与救援作业,并管制人车不得靠近。此举已引发议论,许多网友认为后续灾情恐怕十分惨重。军人军管的信息也引发对舆论进一步管制的担忧。

随着时间推移,财新网中国青年报等新闻机构不断推出在当地的详细报导,将弥补社交媒体信息的不足。财新网的报导指出,尽管郑州雨势已明显缓和,但暴雨造成的积水、路面塌陷等问题仍十分严重。仅郑州市中原区一区,就有84处不同程度的路面坍塌坑洼,而坑洼的原因有8、9成是因之前入地工程开挖后回填不实。工程质量隐患在大雨冲击下暴露无遗后继续威胁市民的安全。

▲美国之音(VOA)7月24日报道:郑州地铁的恐怖情景在世界各国引起不同反思

华盛顿 —中国郑州的一场洪灾引发了人们诸多思考。郑州地方当局对地铁灌水,造成5号线12名乘客死亡、大批乘客陷入险境究竟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地铁这个现代城市的象征是否应该继续大力发展?

“车外面的水一直在涨,也一直在从门缝里往里渗着,慢慢的水越来越多,我们能站在座位上都站在座位上,最后站在座位上水都到胸口了,我真的害怕了。”

郑州地铁5号线的一名乘客在逃生后回顾濒临死亡经历的这段视频传遍了网络。

这个亲历者继续说,最绝望的时候是在晚上九点左右,车厢的水已经漫到脖子,而且车厢出现缺氧,人们体力不支,恐惧情绪持续升温。大家都在通过手机向家人交待后事。


河南郑州暴雨中地铁五号线的车中乘客被困洪水中。(2021年7月20日)

由于当地政府对信息的过滤和控制,大量的现场报道被作为“非正能量”信息遭到封杀。而这些地铁乘客们因为获救,他们的叙述才获得了“正能量”的身份得以传播出来。但出乎网管们预料的是,这样的“正能量言论”也同样激发起公众对地方政府和管理当局追责的声音。

中国国内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郑州地方当局在5号线灾难问题上至少存在几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在气象部门发布强降雨警报后没有立即宣布地铁停运,致使大批乘客陷入险境。二是在特大洪水发生之前,没有对地铁入口的防水设施进行加固和防范。三是所谓“海绵城市”工程可能存在严重问题,形同豆腐渣工程。

官方的说法是,在这次地铁事故中,有12人死亡,5人受伤。但这个数字受到许多郑州居民和公众的质疑。他们认为,实际数字要多很多。

郑州市在2017年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在2020年之前,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在水安全方面的设计目标是在规划区的防洪标准可以应对200年一遇的洪水灾害。

分析人士指出,在这次洪水测试中,海绵城市项目完全不及格。切莫说是200年一遇的水灾,即便是50年一遇的水灾,这个项目都未能通过。中国官方称,这次的强降雨雨量是千年一遇,但实际上,有专家指出,这次的日降雨量实际上还不及1975年河南板桥洪灾的降雨量。板桥水灾造成了十几万人的死亡。

在中国民众要求追责的时候,美国的专家们却从郑州5号线的遭遇看到了不同的教训。纽约时报引用纽约大学交通专家莎拉·考夫曼(Sarah Kaufman)的话说,“这太可怕了”。极端天气因气候变化而提前到来,本来应该在100年后发生的风暴,“有可能明天就来了”。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伦敦、纽约和东京等大都市的地铁系统都已经老旧,虽然已经通过改进,加强了防洪能力,但本周中国的危机表明,“即使是世界上一些最新的系统(郑州地铁投入运营甚至还不到十年)也可能不堪一击”。

在郑州洪灾发生前几天,德国刚刚发生了同样的灾难,有160人死亡。此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伯利亚和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也遭受了严重热浪的冲击。

美国地铁和公交车乘客权益倡导组织“乘客联盟”(Riders Alliance)的执行董事贝琪·普朗姆(Betsy Plum)表示,“问题的规模已经超出了我们的城市和州所能解决的范围。”

纽约时报说,一些专家提出,随着更多的极端洪灾的到来,要永远保护地铁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人类应该对发展公共汽车和自行车给与更多的思考和重视。

墨西哥城非盈利交通组织交通发展研究所(Institute for Transport Development)研究员贝尔纳多·巴兰达·塞普尔韦达(Bernardo Baranda Sepúlveda)对纽约时报说,街道轻轨、公交系统和自行车道不仅不易受洪水侵袭,而且建造成本更低,而且更方便前往。

塞普尔韦达表示,“我们从上个世纪就有这种惯性,把如此多的地面可用空间给了汽车。”“但一条公交车道的载客量比三条汽车道还要多。”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7月24日报道:河南悲剧,是天灾也是人祸

本周,发生在河南郑州的天灾人祸自然是广大网友彻夜难眠追踪转发严重关注的焦点。23号,郑州被淹后的第三天,灾难远没有结束,清理行动尚未了结,重灾区京广路隧道被军管,严禁本地救援人员及媒体靠近拍照,用网友的话说就是“遇难人数已上升到国家机密级别”,所以清理工作被军队接管。

河南120个县市,1108个乡镇,五百多万人仍处在灾区,河南水利厅官网透露,目前河南47座水库正在泄洪,大片村庄城镇被洪水淹没,然而打开电视,全国没有一家卫视在播报河南水灾,河南卫视也在全天播报广告;不过我们却看到新华网发了一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在此之前,网友还看到了习近平视察拉萨的图片,一场“百年”不遇,“千年”不遇,“五千年”不遇的洪灾正在河南发生,习主席却在世界屋脊高瞻远瞩为中国农村厕所革命指明方向。网民赶紧发送德国总理默克尔视察德国灾区的图片,暗讽默克尔搞错了方向,阿尔卑斯山才是她该去的地方!网友刘伟发帖说:洪水大敌当前,还记得排便的事,果然是一代圣君!网友山东刘忠干发帖说:郑州、新乡、鹤壁、齐齐哈尔、广东人民祝您旅途愉快!

7月20号,全网通过民间不断上传的求救图片目击了发生在郑州的一场天灾人祸,短短数小时,整座城被淹,成百上千人被困地铁,黑暗的车厢里,几小时站在逐渐上升的水中绝望地等待政府救援的乘客以及他们那无助麻木惊恐的脸,京广隧道瞬间被洪水灌满,拥堵在隧道内的车辆几分钟内被洪水吞没,无论政府如何粉饰狡辩,用一百年五千年掩耳盗铃,年长的人都对758板桥溃坝人祸记忆尚存,也许他们要感谢共产党,在其执政的七十多年间,让他们卑微的人生有幸多次重温五千年难遇的天灾人祸。有网友发帖说:哪里有哀鸿遍野,哪里就有罪恶滔天。

网友子龙肆发帖说: 郑州降雨准确的来说就是40年一遇,比758的降雨差了一倍多。所以说什么千年一遇,5000年一遇,都是将人祸推给天灾的说词。气象预警了5天,地铁没有停运, 低洼地没有疏散,防灾预警严重不足。 水库隐患,没有提前清库泄洪,客观造就了迭洪泄洪加重洪灾的效果……所有这一切就为了推脱问责,恨不能说是万年一遇。

网友日出江花发帖说:几十年不遇,几百年不遇,这次是几千年一遇的洪水,我们都赶上了。四年一次的选举我们一次也没遇上。我们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网友何立信发帖说:上午开闸放水,下午才想到去通知你,很多人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于洪水围城的急流之中。我无法用语言表达。生的计划,死的随机,这是一个什么社会?

网友浪里白条发帖说: 按照网络留下的所有资讯,基本可以还原这次天灾的真实脉络,尤其是时间,地点,图片,视频等相关联的证据链,完成了一个清晰的指向一一借天灾之名下的一场极为纯粹的人祸……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自古如此,今莫例外,如果把垒积的尸骸比作稻草,这稻草的份量已如泰山压顶,但谁是那峰骆驼呢?或者说为一匹即将暴毙,已病入膏肓的骆驼,这代价太惨烈了吧?……

网友“只是曾经”发帖说:作为地铁从业者,我就敢这样说:运营口领导,不敢拍板做决断,为保乌纱帽不给自己添麻烦,在已经接到红色预警的情况下,坚持运营,造成最后不可挽回的局面。现场决策领导,不了解现场情况,处理不及时。从水开始倒灌进轨行区,到没过轨底,到没过轨面,到不能行车,到触网必须断电,到没过疏散平台,到求生无望。 整个过程不是一下发生的,中间有时间,有很多次机会。决策者没有把握。 当值调度没有把车扣住不放进区间。当班司机没有第一 时间开门疏散乘客到平台组织大家逃生。 大家都规规矩矩不越雷池不犯错,一片祥和,但都是杀人犯!

网友川4G发帖说:我悬赏1000人民币征集一个问题的答案,中国这么多年出现的洪涝灾害可谓数不胜数,几乎年年都有,损伤不计其数。而且“多难兴邦,吃一堑长一 智”。 我的问题是:经过了这么多次同样的灾难,中国官方到底学习反思改进了什么?

网友刘力朋回帖说:学会社交网络全面实名、舆情监测、量化分析有害信息样本、地区分组审核策略、有害图片视频的机器深度学习拦截、网警巡查和举报检举机制、网络通讯员梯队、中国治理话语和境外势力新冷战意识形态、洪水美学和拟人叙事体。

网友曲子徽发帖说:2020年武汉病毒,地方和部门高官均不敢对外公布,最终传染世界……2021年7.20郑州洪灾惨烈情形,官媒央视又不敢公开及时报道,使得洪灾人祸灾难失控。去年南方多地发生洪灾都被掩盖。一尊体制让国民一次又一次承受巨大代价。

▲德国之声(DW)7月25日墙外文摘:郑州洪灾与“定于一尊”

有评论指出,郑州洪灾让人联想到武汉疫症初期,武汉市与湖北省政府也是毫无作为,这是“定于一尊”惹的祸。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中国郑州特大洪灾都是“定于一尊”惹的祸》,作者颜纯钩认为,郑州洪灾的悲剧不是大雨,也不是水库泄洪,是政府完全没有应急的工作安排。

文章说,郑州洪灾让人联想到武汉疫症初期,武汉市与湖北省政府也是毫无作为,继续举行万家宴,继续放行春节返乡人流,直至酿成大祸为止,市长才出来交代,说是没有中央批准,他们是无权公布疫情的。郑州政府的无作为,显然与武汉的情况相同,便是凡属大的社会灾难事件,如非经过上级批准,当地政府不得擅自采取应急措施,以免造成社会混乱,给反动势力有机可趁。

作者认为,这是“定于一尊”惹的祸。当初下面的人吹捧“定于一尊”时,习近平当然很高兴,但等到全国上下大小事都堆到他案头,他也知道事情不妙了。所以前不久他在一个高干会议上抱怨:难道我不作指示,你们都不用做事情了?

作者指出,习近平没有批示,各级干部都“躺平”,等到灾难发生,他的批示才到,下面才敢做事,但灾难已成,人命已逝,他的“定于一尊”,还有什么意义?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7月26日要闻分析:“河南人民政治觉悟高 成功阻止外媒记者拍摄”

来自国际和大陆社交媒体信息显示,郑州发生水灾几天后,一些前往当地采访的外国媒体人员受到几位郑州“民众”的围堵阻拦,指责他们的报道给中国抹了黑。

有推特和大陆微博的视频片段分别显示以下几个场景:一名后被证实记者身份的外国男子与陪同人员一起,在郑州街头受到几位中国男女的围堵拍照和指责。德国记者不断用英文问“你们是谁”?一位戴口罩的蓝衣女性边对他拍照,边低声回答,好像说的是:“我是中国人”。

另一位戴黑口罩黑帽的年轻女性全程参与两位中国男性和德国记者的争论,这两位不戴口罩的男性指责外媒报道给河南抹了黑,不友好,造谣攻击污蔑了中国。德国记者于是提出要求,希望也采访他们,一男性回答:“我不接受你的采访,我讨厌你”。德国记者只好笑纳放弃。

但另一位男子拉拽德国记者胳膊不许他离开时,黑帽口罩女赶紧介入,高声劝说:“不要动手,不要着急。听我说,”但她不断警告后,又好像没什么可说似的。另一个片段显示:同位黑帽口罩女向德国记者解释:他们认错人了,以为德国人是写了抹黑郑州的文章的英国BBC记者。

在场的还有一位美籍华裔女性,她一直在为德国记者与郑州人间进行沟通。后来她把事件的过程写在推特上,才使人知道她是美国洛杉矶时报驻北京记者苏奕安。

多维网则转引大陆观察者网的报道称:这名在郑州街头被人围困“问责”的老外是德国之声(DW)驻北京记者马蒂亚斯·比灵格(Mathias B?linger)。说这人7月22日启程前往河南,在德国之声24日发布的新闻短片中,神色局促,停顿颇多,但依旧不忘借河南灾情抹黑中国。纵观他的推特,多有转发、撰写抹黑中国新疆和香港事务的推文。

多维网文章还以网友之口称:在郑州街头为德国之声记者解围的是《洛杉矶时报》北京首席ALICE Su,(中文名字为苏奕安)。并介绍说她“从小在香港、台湾、加州和上海生活。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北京大学,应该又是学传媒新闻的,之前在中东当了4年的自由职业者。”还查到:“此人推特置顶贴是抹黑新疆的专题报道。并说:”从Alice Su的推文得知了郑州群众后续对两人的态度:解释完之后,群众相信了他们的说法。有一位黑衣女士还说:这两位是德国朋友,大家应该欢迎。大家鼓掌,一位群众说抱歉。

以上是多维的有关报道,但从视频上,看到的主要是两男两女在和外媒记者争论,并没有引发多少路人围观的兴趣。

视频显示两位外媒记者的面目是无遮无掩的,他们的身份也得到中国媒体的调查证实,但参与街头议论的两男两女身份无从得知了,只能将他们视为郑州市民。在这两男两女中,两位又拍照又说话的中国女性自己戴了大口罩,而所有参与这场街头议论和围观的人,甚至过路的人都没有戴口罩。所以谁也看不清这两位“爱国郑州女”的长相,而两位指责外国记者的“郑州男”虽没戴口罩,但视频里显露的不是他们的背影就是侧影。在信息封锁下,他们是如何迅速得知BBC发表的有关郑州水灾报道的?也不得而知。

至于BBC哪篇文章让郑州人不满?据多维的说法是:BBC记者7月22日发布消息称:“地铁上的乘客被扔在站台上等死”,而此言论遭到网友反驳说:“我就在郑州,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没有任何人被丢在地铁上等死。”“不要刻意抹黑中国,请用事实说出郑州水灾的真相!”

多维还引述:中国媒体《环球时报》发表评论称,因为愤怒于BBC等外媒对河南水灾等的不客观报道,有人在网上呼吁警惕他们在郑州的采访,甚至主张在郑州找到他们,上述摩擦不知是否与那些呼吁有关。

《环球时报》认为,中国公众对西方媒体的报道产生愤怒情绪完全事出有因。西方媒体长期扮演了抹黑中国的角色,对西方社会形成偏执的对华看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西方媒体在编造一个针对中国的超级谎言,它们的一些在华记者在这当中扮演了活跃角色,有些人的报道严重违反新闻从业人员基本道德,西方媒体显然需要围绕中国报道开展集体反思,真正回归新闻报道的客观原则。

该媒体总编辑胡锡进表示,强烈不建议各地民众对西方记者个体进行现场围堵。在那些记者没有破坏性卷入并干预事态本身,而是作为采访者进行记录的时候,不宜以强制方式阻止他们的拍摄等。

他指出,第一,这无助于阻止那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发生的事情开展负面报道,扭转不了他们的视角和态度,反而可能会给他们宣传自己在中国的报道受到“冲击”和“打压”提供现场素材,使他们在西方的语境下进一步抹黑中国更加振振有词。

第二,这样的摩擦会高抬那些西方媒体,他们可以借此炫耀自己在中国多么“受到重视”。事实上,那些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都在下降,有些下降得还非常厉害,描述自己在中国“被重视”“受打压”已经成为他们在西方自抬身价的常用套路之一。

胡锡进表示,中国社会对那些西方“主流媒体”影响力的很多印象还停留在互联网时代之前。那些媒体当然仍有影响,但已远不如前,他们急迫想围绕中国搞事,彰显自己维护西方利益的“不可取代”作用,在中国碰瓷对他们自我炒作有着特殊意义,我们不能遂了他们的愿。

《环球时报》主张,要以更加恰当的方式与西方舆论机构博弈,中国公众对他们的强烈不满要更加有效地表达出来,包括被采访的中国人完全可以毫不客气地对那些西方媒体提出批评。在他们的报道发出后,如果有严重不实之处,中国被采访者应高声抗议,让那些西方记者和他们所属的媒体付出声誉代价等等。

胡锡进并主张,不与出现在事发地现场的西方记者直接冲突,不给他们攻击中国社会提供篡改、利用现场素材的额外机会。

在多维上述转载环时文章后的留言大多持支持环时观点,而在两位外媒记者推特上的留言观点则较多样。其中大陆律师刘晓原的一句评论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河南人民的政治觉悟还是很高的,这不,又成功地阻止了外媒记者拍摄。”

▲德国之声(DW)7月26日客座评论:由郑州洪灾看习政权的阿喀琉斯之踵

据7月26日的官方数字,河南强降雨已导致69人遇难,5人失踪。对此次灾情,中国的自媒体和网络舆论可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炸开了锅”。这样的舆情让人想到新冠疫情最初在武汉爆发时的民间不满情景。

(德国之声中文网)对中国当局特别是河南地方政府来说,这乃是一起由天灾造成的意外事件而非人祸,然而,它们无法忽视大众的愤懑。

固然,官方所说“千年一遇”的暴雨是导致灾祸的客观因素,在这种极端天气面前,要想完全避免不出现灾难是不可能的,因为像城市排涝系统这样的基础设施不可能按照“千年一遇”的标准去建设。就此而言,此次洪涝似乎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官方和官媒正是如此解释的,把洪涝灾祸的原因归咎于无法抗御的“天灾”。但是,大众不满的正是官方的这个解释。他们认为天灾只是外因,人祸才是本质,人们指责官方没有及时预报这次暴雨,让大家不是呆在家里而是去上班;地铁在洪水灌进来后没有及时停运,导致12人死亡;水库泄洪没有提前告知民众,让人们来不及转移;灾祸发生后,官员不能最快组织营救;官方隐瞒灾情和死亡人数,官媒还在按部就班宣传常规节目,对大洪灾没有以一种突发事件的要求去报道,提供人们足够多的信息,等等。

人们指责的上述方面如果全部或部分做好了,官员救援称职,虽然不可能避免灾害,但灾害的程度会减轻,至少一些人不会无辜送命。

中国式救灾模式

中国当局显然感受到洪灾点燃的民间舆情压力,所以才会有习近平发出的抗洪救灾工作指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以平民愤。从中国的政治语言学看,最高领袖强调什么,很可能说明正缺什么。换言之,河南和郑州市的两级领导干部有可能在极端暴雨来临时,没有做到身先士卒和靠前指挥,这也就间接证实民间对当局的指责至少部分属实。

而在习近平发出“御旨”后,上至中央的防洪和救灾管理部门,下至基层政府,以及解放军,快速行动起来,投入到这场灾情中,相关官员无人敢懈怠。这正是人们看到的中国救灾模式,是中共体制特有也是惯常的现象。说特有,是其他体制尤其民主政体难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如此多资源协调和统一行动;说惯常,是这种事时常出现,非个案。在最高领袖发出指示前,官员们各顾一摊,只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突发事件或者灾祸无动于衷,不敏感,又或虽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在上级尤其最高领袖下达指令前,不敢妄自行动,因为他们无法把握其中的分寸,不清楚领袖是否满意。用一句俗语讲,官员的行为就像磨磨一样,你推一下,他才动一下。

但在最高领袖发出了指令后,官员们也就迅速行动起来,各方汇集成千军万马,此乃中共特有的动员机制,可把它看作举国体制的一部分,尤其在面对不管是地震、防洪、防疫以及其他大的灾害处理时,都如此。一旦这个机制启动,往往能快速和高效地解决问题。

很多人只注意到了这个体制的后半部分,看到它在短时间内集中资源办所谓“大事”的效率和优势,但对这个体制的前半部分,即常态化管理不甚关注。事实上,后者看起来的高效是以前者的懈怠和不作为的低效为代价的。往往是,由于日常管理的怠政激化矛盾,酿成事故,或者加重某种灾害,事后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处理和救济,从而也才有此种灾害动员机制。也就是说,中共的灾害动员和救济模式是以日常的怠政和不作为为依托的。

脆弱的强权

然而,郑州洪灾民间对政府救灾不力的不满显示当局的系统性怠政有很大可能会成为习近平政权的阿喀琉斯之踵。

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是个大力士,无人能打败他,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死穴,就是脚后跟,只要射中了这里,这位神力士就会死亡。后来人们用“阿喀琉斯之踵”来比拟再伟大的人物或者强权都有致命弱点。因此,对反对者来说,只要找到了对手的“阿喀琉斯之踵”,并善加利用,就不怕打不败它。

习近平政权无疑是中共建政以来最强大的时刻,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独裁政权之一,不承认这点将会陷入唐吉可德式的作战。然而,习政权或许也是脆弱的政权,其脆弱之处就在于它面临各种复杂的内外矛盾和危机,所以可把它称为脆弱的强权。对习近平个人以及他建立的统治来说,最危险的还不是他四面树敌以及海外的公开反对,对这些他会以民族主义和中共的铁的纪律裹挟全党和人民去应对;而是当局从上到下的系统性怠政和不作为,特别是基层政府的欺上瞒下,信息扭曲,不作为和乱作为所导致的矛盾扩大成灾难或危机,触动政权稳定的玄关。

官方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是极权体制的通病,也是中共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是,在习近平的新时代,这个问题的严峻性被空前强化。如果说,在邓江胡时代,相对不作为,官员和政府更多表现为借着改革乱作为,那么现在更突出地表现为不作为,表现为不敢担责、不愿担责,也就是一种系统性的懈怠。原因在于习近平加大了对权力的集中程度和对官员群体的空前的政治高压。

无论是改革、经济发展和日常管理,都需要分权,面对突发危机更需要当机立断、自主决策,假如事事都向上级请示,不敢处置,很可能会错过宝贵的时间窗口。因为尽管现在信息传输非常方便,然而上级毕竟不在现场,不很了解事情的细节和严重程度,也有其他的考虑,也许下级认为是危机的事情,在上级看来却没什么大不了,这都有可能影响和耽误对事情的处置,让小问题酿成大危机。可是在习近平时期,他不仅在政治上高度集权,要官员效忠自己,大小事情亲自发指令,更通过党内法规的形式剥夺了官员在本层级应有的自主权。2019年2月,中共出台《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明确规定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向党组织就重大事项请求指示或者批准,用中办负责人的话说,其目的就是要解决有的地方和部门请示报告意识不强、内容把握不准、程序方式不规范,以及一些党组织在请示报告上打折扣、搞变通、不实事求是等问题。

固然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但为了解决问题而强化请示报告制度只会让下级官员坐等上级批准,什么事情都不去做也不愿去做,逃避自己的责任,从而贻误时机,让事情升级。习近平并非没看到这点,他多次发指示敦促官员大胆行动。在今年1月的一个讲话中,他还罕有批评官员只等待他的书面指令,而不愿积极行政,批评官员只知道说场面话,不干实事。在郑州洪灾发生后,官媒也梳理了习最近几年针对防洪救灾发出的指示,有7次之多。

大水冲破防水墙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遭遇数百年未遇的特大暴雨。7月20日晚,积水冲破挡水墙,进入地下交通区域,地铁进水。尤其是郑州地铁5号线灾情最严重,被困人数最多。当日晚郑州地铁全线关闭。

然而,中共当局特别是基层政府的系统性怠政,根子正是习自己一手造成的,他虽然注意到这个问题,但解决的手段还是依赖他的行政指令,这就陷入了一个恶行循环,从极端的情况看,他之下的所有官员,都在等着他的发号施令。问题在于,中国没有自治传统,民众已经习惯于官员的管理,而在一个大小事都由政府说了算、政府并且垄断了主要资源的状况下,虽然这种懈怠在日常治理中也会产生很多弊端,但冲击力有限,且事后可弥补消化,构不成对政权的威胁。但是,一旦突遇重大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其弊端很可能让解决问题的时机丧失,激化矛盾。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官员的漫不经心、无动于衷,基层的无能为力,下上级之间信息传递的扭曲、时滞甚至脱节,都会恶化而不是缓和问题的解决,而对问题解决的时机把握是缓和事态的关键,这个体制恰恰在这点上最没优势。

等到最高当局有所回应或者重视后,极可能为时已晚,恶果显现,回天无力。

去年的武汉疫情由于病毒的快速扩散西方应对马虎,让习近平得已成功地扭转疫情叙事并得到民众支持,但这次郑州和河南洪灾民间的不满显示民众对官方固有的低信任度并未消失。尽管官方也在总结这类经验教训,但此乃政权内在的痼疾,无法根治,这使得类似洪灾的治理危机会一次次重演。此种事情一多,总会加强民众对习近平政权的不良印象,一旦某次灾害或危机造成的损害特别大,民变或许就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