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小凯:民主的实质


每一次民主选举,就是一次对现政府的合法颠覆。

 

 

 

一位科学家曾说过,真正伟大的创新,通常会毫不起眼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却通过无微不至的影响,最终彻底改变社会的存在方式。


现代民主政治,无疑正是这样一种制度创新。对於生活在民主文明的人们来说,游行集会,投票选举,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政治生活方式,毫无新奇特别之处。正如一个健康的人,往往不会过於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在民主国家,反而常常不会特别感受到民主的存在;民主国家的多数国民,也不会对民主本身,给予太多的关注。


但是,倘若仔细思考,则不难发现,民主实际上是一种相当反常的政治制度。它不但要求,统治者要受到被统治者的制度约束,而且还要求,政权组织要经过定期的轮换交替。这些都与权力的本质属性,形成严重的冲突。


如果以19世纪,美国与英国的政治改革,算做近代民主的起点,那么很显然,专制统治,才是人类历史的漫长主线。在绝大部分时期,所谓权力,就是强制别人服从自身意志的能力;而所谓统治,就是让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国民,屈从於极少数权力精英的支配意志之下。


权力的本质,是强制与扩张。放任权力的发展,不可能自发衍生出权力的自我限制与自我更替。因此,反抗与冲突,才是导致近代民主出现的根本原因。英美等国,在民主出现之前,都曾发生过政治革命,这些并非是与民主无关的偶然事件,而是产生民主政治的重要先导。


以动态来看,现代民主选举的实质,就是政权的反覆解体与重建。每一次民主换届,既是一个旧政权的解体,也是一个新政府的诞生。在这一点上来说,一次选举,同样也是一次政治革命。而两者在途径上的区别,在於民主是通过宪法框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政权的崩溃与重建;而革命,则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大众暴力来实现.


两者的相似性,也并非偶然。民主,与其说是一种制度设计,毋宁说更是一种现实妥协.17世纪,英国国王查尔斯一世,模仿法国,试图建立中央集权王朝,但遭到以清教群体为中心的激烈反抗,并且被俘斩首。然而,夺取权力的清教政府,却不能得到社会主流的支持,只能以残阙议会与军事管制,来实行统治。斯图亚特复辟后,詹姆斯二世,又打算重走查尔斯的老路,最终被光荣革命终结.《权利法案》,既是王权与议会的妥协结果,也是近代民主产生的制度铺垫.


法国的情况也同样。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七月革命终结波旁复辟,二月革命颠覆七月王朝,1870年的政变结束第二帝国。巨大的法兰西,在革命的震荡中摇晃。1870年,在左右派别的激烈冲突与妥协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并最终走向了稳定的宪政民主。


专制帝国本身的刚性,决定了它只能被刚性地终结.在一次次政权的崩溃与重组中,权力垄断的根基,被剥蚀削弱,而民众参政的能力,则逐渐增强。一个制度性的共识,将最终形成。无需通过革命,就可以和平地更替政府,这个制度共识,就是民主。


没有专制的崩溃,就不会有民主的诞生。但如果仅仅是旧制度的崩溃,还远不足以带来民主。中国历史上的屡次王朝更替,以及近现代多个国家的共产革命,都没有产生民主政治。民主观念与实践的引导,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历史上民主形成的实质,就是政权反覆崩溃重建的收敛化与制度化。对於现代国家而言,这一转型的历史进程,或许可以大为缩短,但却无法完全取消。即便是和平转型的机遇,也只能存在於革命的威慑笼罩之下。而历史转折可遇不可求,唯有坚守观念抗争,清晰道路诉求,才能最大化转型机遇,寄现实以希望,逾历史以未来。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项小凯:民主的实质


每一次民主选举,就是一次对现政府的合法颠覆。

 

 

 

一位科学家曾说过,真正伟大的创新,通常会毫不起眼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却通过无微不至的影响,最终彻底改变社会的存在方式。


现代民主政治,无疑正是这样一种制度创新。对於生活在民主文明的人们来说,游行集会,投票选举,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政治生活方式,毫无新奇特别之处。正如一个健康的人,往往不会过於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在民主国家,反而常常不会特别感受到民主的存在;民主国家的多数国民,也不会对民主本身,给予太多的关注。


但是,倘若仔细思考,则不难发现,民主实际上是一种相当反常的政治制度。它不但要求,统治者要受到被统治者的制度约束,而且还要求,政权组织要经过定期的轮换交替。这些都与权力的本质属性,形成严重的冲突。


如果以19世纪,美国与英国的政治改革,算做近代民主的起点,那么很显然,专制统治,才是人类历史的漫长主线。在绝大部分时期,所谓权力,就是强制别人服从自身意志的能力;而所谓统治,就是让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国民,屈从於极少数权力精英的支配意志之下。


权力的本质,是强制与扩张。放任权力的发展,不可能自发衍生出权力的自我限制与自我更替。因此,反抗与冲突,才是导致近代民主出现的根本原因。英美等国,在民主出现之前,都曾发生过政治革命,这些并非是与民主无关的偶然事件,而是产生民主政治的重要先导。


以动态来看,现代民主选举的实质,就是政权的反覆解体与重建。每一次民主换届,既是一个旧政权的解体,也是一个新政府的诞生。在这一点上来说,一次选举,同样也是一次政治革命。而两者在途径上的区别,在於民主是通过宪法框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政权的崩溃与重建;而革命,则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大众暴力来实现.


两者的相似性,也并非偶然。民主,与其说是一种制度设计,毋宁说更是一种现实妥协.17世纪,英国国王查尔斯一世,模仿法国,试图建立中央集权王朝,但遭到以清教群体为中心的激烈反抗,并且被俘斩首。然而,夺取权力的清教政府,却不能得到社会主流的支持,只能以残阙议会与军事管制,来实行统治。斯图亚特复辟后,詹姆斯二世,又打算重走查尔斯的老路,最终被光荣革命终结.《权利法案》,既是王权与议会的妥协结果,也是近代民主产生的制度铺垫.


法国的情况也同样。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七月革命终结波旁复辟,二月革命颠覆七月王朝,1870年的政变结束第二帝国。巨大的法兰西,在革命的震荡中摇晃。1870年,在左右派别的激烈冲突与妥协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并最终走向了稳定的宪政民主。


专制帝国本身的刚性,决定了它只能被刚性地终结.在一次次政权的崩溃与重组中,权力垄断的根基,被剥蚀削弱,而民众参政的能力,则逐渐增强。一个制度性的共识,将最终形成。无需通过革命,就可以和平地更替政府,这个制度共识,就是民主。


没有专制的崩溃,就不会有民主的诞生。但如果仅仅是旧制度的崩溃,还远不足以带来民主。中国历史上的屡次王朝更替,以及近现代多个国家的共产革命,都没有产生民主政治。民主观念与实践的引导,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历史上民主形成的实质,就是政权反覆崩溃重建的收敛化与制度化。对於现代国家而言,这一转型的历史进程,或许可以大为缩短,但却无法完全取消。即便是和平转型的机遇,也只能存在於革命的威慑笼罩之下。而历史转折可遇不可求,唯有坚守观念抗争,清晰道路诉求,才能最大化转型机遇,寄现实以希望,逾历史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