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生:反腐败过程不透明问题很大

 
乔新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教授
 
 
在2014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发言人一句“你懂的”曾经引起哄堂大笑。在2015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发言人面对记者的提问,明确表示决策层对腐败零容忍,中国没有“铁帽子王”。这样的表态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当前反腐败的整体形势;另一方面也说明公众对执政党反腐败能否持久进行下去缺乏足够的信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反腐败仍然是体制内的反腐败。其具体表现是:
 
第一,新闻媒体只能报道被打倒的“老虎”,而不能也不敢开展全民“扒粪运动”。互联网络上出现有关揭露腐败的信息,在中国执政党没有查处之前,这些信息很快会被屏蔽。这就使得人们获得反腐败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尽管近些年来,中国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增加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但从整体而言,纪检监察机关披露的信息仍然都是“被证实”的信息,换句话说,只有在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之后,相关信息才会通过官方渠道披露出来。这就不免使人产生怀疑,那些曾经在互联网络上出现但很快被互联网络管理部门屏蔽的信息,是否标志着执政党在反腐败的过程中出现了选择性执法现象。
 
笔者的理解是,互联网络主管部门之所以及时屏蔽尚未被纪检监察机关证实的信息,或许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互联网络信息发布秩序。但这样做在客观上堵塞了反腐败信息交流渠道,让普通民众不明就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让公众畅所欲言。如果互联网络上发布的信息涉及个人隐私,那么,受害人可以依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如果互联网络上的信息涉及侮辱和诽谤,那么,当事人完全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信息发布者的刑事责任。
 
总而言之,由于信息来源过于单一,纪检监察机关发布信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使得人们对执政党反腐败总是心存疑虑。只有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才能坚定信心,同仇敌忾,形成反腐败的社会普遍共识。
 
第二,反腐败运动过程不透明,即使一些高级官员被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人们也无法预测其命运,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纪检监察机关提供的反腐败结论。许多党政高级官员被采取“双规”措施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从人们的视线消失。可是,人们既不知道他们涉案的基本情况,也不知道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情况,一切都处于迷雾之中。公众不了解反腐败的过程,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虽然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官方网站阶段性的披露查办案件的情况,但由于公众在接受信息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他们无法完全相信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公正性。
 
公众不是担心那些被采取强制措施党政官员的最后归宿,而是担心在查处案件的过程中是否会节外生枝,是否会出现政治性的逆转现象。反腐败过程的不透明,使得社会上谣言四起,人们不知道那些被查出的党政官员究竟还会牵连出哪些案件,也不知道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党政官员是否会咸鱼翻身从而让人们的期待彻底落空。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指出:“社会监督的一个前提是政府必须透明公开运行,社会监督尚有较大空间,这就要求政府晒出权力清单。”他认为,现阶段的政府公开做的远远不够。“现在晒的清单,连官员个人财产公开都没做到,其他方面更不要提。很显然,和从上往下的监督不是一个档次和等级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让腐败分子猝不及防。但正是这种查办案件的方式,让人们对反腐败产生更多的疑虑。那些道貌岸然,活跃在中国政坛上的党政官员是否属于被调查的对象,不仅这些官员自己忐忑不安,连普通老百姓也不知所以然。可以这样说,纪检监察机关雷厉风行的办案方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相信那些仍然在台上的党政官员,因为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人们不知道那些在台上口若悬河义正辞严,大讲特讲反腐倡廉重要性的党政官员转身离去的时候,他们是否还能回到人们的视线之内,是否还会继续担任领导职务。可以这样说,由于查处案件的封闭性,使得公众接受信息具有非常明显的被动性。公众不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当然也无法参与案件查办的过程,他们很难“踏着时代的步伐”,跟上纪检监察机关反腐败的节奏。反腐败也就成了执政党的独角戏。
 
反腐败没有止境,这是执政党向社会各界传递出来的信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反腐败的具体指向不明,反腐败的对象不确定,再加上信息传递方式的单一化以及办案过程的不透明,使得人们对执政党反腐败不可避免地产生疑虑。反腐败“红旗究竟能打多久”,这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今年“两会”上,记者之所以追问是否还有“大老虎”,就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这场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能否持续下去。只有公开反腐败的办案程序,让公众广泛参与,随时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向办案机关提供腐败信息,这场反腐败运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可以这样说,反腐败没有止境,因为腐败普遍存在。但是,在反腐败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寻求共识,凝聚共识,必须增加透明度,及时地向公众传递反腐败的信息,并且鼓励公众通过互联网络反映问题,因为只有这样,中国的反腐败才能有效地进行下去。当前反腐败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不管纪检监察机关作出多大的保证,人们始终无法相信,在一个信息不透明的环境里,执政党能够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现在许多海外媒体已经公开披露中国党政高级官员腐败的信息,这些信息为什么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查处理,海外新闻媒体报道的腐败信息为什么被彻底的屏蔽,所有这些都需要中国的纪检监察机关作出合理的解释。只有在信息高度公开的社会里,反腐败才能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乔新生:反腐败过程不透明问题很大

 
乔新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教授
 
 
在2014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发言人一句“你懂的”曾经引起哄堂大笑。在2015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发言人面对记者的提问,明确表示决策层对腐败零容忍,中国没有“铁帽子王”。这样的表态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当前反腐败的整体形势;另一方面也说明公众对执政党反腐败能否持久进行下去缺乏足够的信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反腐败仍然是体制内的反腐败。其具体表现是:
 
第一,新闻媒体只能报道被打倒的“老虎”,而不能也不敢开展全民“扒粪运动”。互联网络上出现有关揭露腐败的信息,在中国执政党没有查处之前,这些信息很快会被屏蔽。这就使得人们获得反腐败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尽管近些年来,中国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增加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但从整体而言,纪检监察机关披露的信息仍然都是“被证实”的信息,换句话说,只有在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之后,相关信息才会通过官方渠道披露出来。这就不免使人产生怀疑,那些曾经在互联网络上出现但很快被互联网络管理部门屏蔽的信息,是否标志着执政党在反腐败的过程中出现了选择性执法现象。
 
笔者的理解是,互联网络主管部门之所以及时屏蔽尚未被纪检监察机关证实的信息,或许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互联网络信息发布秩序。但这样做在客观上堵塞了反腐败信息交流渠道,让普通民众不明就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让公众畅所欲言。如果互联网络上发布的信息涉及个人隐私,那么,受害人可以依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如果互联网络上的信息涉及侮辱和诽谤,那么,当事人完全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信息发布者的刑事责任。
 
总而言之,由于信息来源过于单一,纪检监察机关发布信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使得人们对执政党反腐败总是心存疑虑。只有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才能坚定信心,同仇敌忾,形成反腐败的社会普遍共识。
 
第二,反腐败运动过程不透明,即使一些高级官员被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人们也无法预测其命运,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纪检监察机关提供的反腐败结论。许多党政高级官员被采取“双规”措施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从人们的视线消失。可是,人们既不知道他们涉案的基本情况,也不知道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情况,一切都处于迷雾之中。公众不了解反腐败的过程,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虽然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官方网站阶段性的披露查办案件的情况,但由于公众在接受信息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他们无法完全相信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公正性。
 
公众不是担心那些被采取强制措施党政官员的最后归宿,而是担心在查处案件的过程中是否会节外生枝,是否会出现政治性的逆转现象。反腐败过程的不透明,使得社会上谣言四起,人们不知道那些被查出的党政官员究竟还会牵连出哪些案件,也不知道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党政官员是否会咸鱼翻身从而让人们的期待彻底落空。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指出:“社会监督的一个前提是政府必须透明公开运行,社会监督尚有较大空间,这就要求政府晒出权力清单。”他认为,现阶段的政府公开做的远远不够。“现在晒的清单,连官员个人财产公开都没做到,其他方面更不要提。很显然,和从上往下的监督不是一个档次和等级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让腐败分子猝不及防。但正是这种查办案件的方式,让人们对反腐败产生更多的疑虑。那些道貌岸然,活跃在中国政坛上的党政官员是否属于被调查的对象,不仅这些官员自己忐忑不安,连普通老百姓也不知所以然。可以这样说,纪检监察机关雷厉风行的办案方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相信那些仍然在台上的党政官员,因为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人们不知道那些在台上口若悬河义正辞严,大讲特讲反腐倡廉重要性的党政官员转身离去的时候,他们是否还能回到人们的视线之内,是否还会继续担任领导职务。可以这样说,由于查处案件的封闭性,使得公众接受信息具有非常明显的被动性。公众不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当然也无法参与案件查办的过程,他们很难“踏着时代的步伐”,跟上纪检监察机关反腐败的节奏。反腐败也就成了执政党的独角戏。
 
反腐败没有止境,这是执政党向社会各界传递出来的信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反腐败的具体指向不明,反腐败的对象不确定,再加上信息传递方式的单一化以及办案过程的不透明,使得人们对执政党反腐败不可避免地产生疑虑。反腐败“红旗究竟能打多久”,这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今年“两会”上,记者之所以追问是否还有“大老虎”,就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这场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能否持续下去。只有公开反腐败的办案程序,让公众广泛参与,随时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向办案机关提供腐败信息,这场反腐败运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可以这样说,反腐败没有止境,因为腐败普遍存在。但是,在反腐败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寻求共识,凝聚共识,必须增加透明度,及时地向公众传递反腐败的信息,并且鼓励公众通过互联网络反映问题,因为只有这样,中国的反腐败才能有效地进行下去。当前反腐败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不管纪检监察机关作出多大的保证,人们始终无法相信,在一个信息不透明的环境里,执政党能够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现在许多海外媒体已经公开披露中国党政高级官员腐败的信息,这些信息为什么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查处理,海外新闻媒体报道的腐败信息为什么被彻底的屏蔽,所有这些都需要中国的纪检监察机关作出合理的解释。只有在信息高度公开的社会里,反腐败才能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